你身邊有沒有這樣的人?個性暴躁,幾句話說不對就出語傷人。有些人則表現得很暴力,愛打架生事。我們在生活或工作中,經常會遇見那些“毒舌”,挖空心思挖苦別人,取笑別人,誰不小心得罪了他,便不指名地指桑罵槐,冷嘲熱諷,說話惡毒,而且當著許多人攻擊別人的缺點,故意給對方造成傷害,從別人身上找自信。大多數人使用言語上的攻擊,能實現內心的平衡和慰藉。有些人是炮仗脾氣,遇事易衝動,很不受人歡迎,心理學上稱這些人為攻擊型人格。
攻擊心理就如同我們吃飯睡覺一樣,是生物的本性。我們在工作和生活中都需要一種平衡,有些人的攻擊型人格是將自己對強勢一方不滿地轉移,他將這種不滿轉移到比他弱的一方。芳兒的老公在外溫順,他孤僻、內向,話不多,在公司唯唯諾諾,工作一貫鬆鬆垮垮、磨磨蹭蹭,沒有上進心,沒有積極性,好像什麼事都不順心似的。半年前,因為工作拖拉,領導批評了他,他雖然不太服氣,但也沒說什麼,他不敢反抗領導給的壓力。可是他在家卻情緒急躁易怒,常常為一點芝麻小事大動干戈,行動反覆無常,心理極度不平衡,牢騷滿腹,怨天尤人,行為和情緒具有明顯衝動性,後來竟然出手打他老婆。
人一生下來本身就有一種內在的攻擊傾向,當受到挫折時,人本能地會表示不滿、敵意、對抗和反對。將內心的不滿朝著被認為是同自己作對的人和事物直接發洩出來,表現出對立的態度和憤怒的心情。
多數的攻擊性格來自成長過程中嚴重缺失的安全感,嬰兒期、幼兒期、童年期等。專家表示,兒童期和青春期也是攻擊型人格的“潛伏”期。這些現象多發生在青少年男性身上,他們在這一時期情緒容易波動,導致苦悶、煩躁、歇斯底里、衝動等行為,並且這種行為往往會在外界的刺激下呈現出一些不健康心理,成了攻擊性行為的心理誘因。每個人都可能因自己身體狀況、家庭出身、生活條件、工作性質等產生自卑心理,有自卑心的人常尋求自卑的補償方式。當以衝動、好鬥來作為補償的方式時,其行為就表現出較強的攻擊性。
有位16歲的青少年被送進了少管所,他經常組織一些同齡人打架鬥毆,和一些不良少年混在一起,被警察抓起來管教過許多次,可是每次放出來他還是會犯。他父母說他小時候同祖父母和兩個姐姐在鄉村裡生活,由於長期和姐姐們生活,他的個性也有點像小姑娘,比較軟弱,周圍的小男孩都不和他一起玩,有時候還合夥欺負他。上初中的時候,他被父母接到身邊生活,剛剛來到城市裡,他很不習慣這裡的生活,尤其是學校。
他有點自卑、害羞,也不和同學交流,經常被一些學長欺負。開始他還忍著,終於有一天,同班有個男孩笑話他的發音,那男孩挑釁他說:“瞪著我幹嗎,大姑娘。”這句話一下子激怒了他,他就像失控了一樣撲向他同學,扭打在一起,打得對方都沒有反擊的能力了他還是不肯停手,最後被老師和其他同學強制拉開,他因此也被學校給了嚴重處分。從那以後,同學對他稍有得罪,他就會大打出手。問及打架的理由時,他認為都是別人招惹他在先的,或者有什麼不順心事時,以此發洩。
這個案例中的小男孩是典型的攻擊型人格,在別人嚴重的行為、語言攻擊下,無法忍受,從而產生攻擊性和報復性行為。攻擊型人格的特點是情緒急躁易怒,而且控制不住這種情緒。性格上常表現出向外攻擊和衝動行為,有些衝動的做法是自己有意識的,有些是無意識的行動。在青少年時代的成長中,由於心理發育不健全和不成熟,加之生活環境和成長環境的影響,經常導致他們心理不平衡。他遭遇挫折後,如果挫折感沒能透過一定的渠道得到釋放,那麼挫折感就會積累起來,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爆發。
美國加州發生了一例殺人案,犯罪的是一位20歲的青年人,殺的是自己繼母帶來的一個10歲的妹妹。他父親是汽車司機,妻子在孩子9歲的時候因病過世,他便開始嗜酒,變得性情暴躁,經常打孩子,也不好好工作,家庭經濟情況較差。在他15歲的時候,父親娶了現任的繼母,繼母還帶著一個5歲的女孩。繼母對他也很冷淡,有時還動手打罵。他和家裡的關係很緊張,回家裡也不和別人說話。他在學校經常和同學發生爭執,脾氣暴躁,有時還動手和同學打架。回到家裡,他看見繼母和爸爸對他冷漠的眼神,他心裡開始幻想著殺死他們,心裡竟然有一種莫名其妙的快感。有一天晚上,他和繼母爭吵起來,爸爸動手打了他,這時他發現那小女孩在盯著他看,似乎是在嘲笑他。他再也受不了了,在隔天的晚上偷偷進了小女孩的房間,掐死了她。
家長對孩子的態度和撫養方式對孩子攻擊性行為的形成起重要作用。這個孩子的攻擊人格不是無緣無故形成的,他從小就在一個充滿暴力缺少關愛的環境下長大,家長的教育方式是經常採用一些暴力的方式來解決問題。如果一個孩子是在暴力環境下成長的,那攻擊性行為就會成為這個人的基本行為。一個具有主動攻擊傾向的人,如果他攻擊他人不是為了自我保護而是一種行為習慣,那他則患有攻擊性人格障礙。
馬加爵事件相信很多人還記得,成績優異的一個大學生在三天裡殺了4名自己同宿舍的同學。他同學反映,他在學校裡性格很內向,平時不愛說話。由於家裡貧困,他內心很自卑,別人對他無意中的調侃都被他認為是故意對他人身攻擊。平時也不和同學溝通,表面看上去比較安靜,也少見攻擊性行為。但這並不表示他沒有情緒和攻擊性行為。當他的反常“攻擊”出現時,會讓周圍人防不勝防。馬加爵在2004年2月13日晚殺一人,2月14日晚殺一人,2月15日再殺兩人後從昆明火車站逃走。被殺的人中還有一位是他的朋友,就因為兩人在打牌時發生爭執,對方言語使用不當,馬加爵認為這是對他的人身攻擊,而且還是他朋友,這樣他更難接受。
他自己說:“我跟他是三年的朋友,我們經常在一起,我很信任他,真心把他當朋友,想不到別人這樣說我,他也這麼認為。我很絕望,我在雲南大學一個朋友也沒有……我把他當朋友,他這麼說我,我就恨他。”攻擊型人格的人一般行動反覆無常,動機可以是有意或是無意的,馬加爵的攻擊行為就是一種有意識的報復行為,以求達到自己的心理平衡。在馬加爵的心裡,他與同學的關係出現了失衡,他是弱勢的一方,他要打破這種不平衡,進行還擊,這是他潛意識中的渴望。
有的人在面對壓力、處理人際關係的時候能夠自我調節,消化心裡的不平衡感。有的人由於自己的生活環境和個性問題,無法紓解這種矛盾,開始的時候是採取還擊的行為,慢慢演變成了主動攻擊行為。在壓力巨大的今天,“鬱悶”“空虛”等負面情緒經常會困擾著我們,從兒童到成人誰都不能倖免,這些都可能是心理產生問題的初期症狀,敏感、易怒,在別人平時看來沒什麼大不了的事情,也可能成為導致他們情緒崩潰的導火索。這些人很難控制自己的情緒,在衝動的情況下很容易犯罪。攻擊型人格的人脾氣比較暴躁,也正因為如此,周圍人都明白他的情況,平時交往會多加註意,儘量不去招惹他。他們的臉上糾結的表情會告訴別人:“我有病,我是攻擊型人格,別人不能委屈我,我是記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