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專注?簡單的解釋就是不要手上做的事情和你頭腦想的事情不一樣。
走神、開小差或者心不在焉都算。例如,在寫作的時候想著吃什麼,在煮飯的時候想著工作的事情。可能會說這不是正常的嗎?大家都是這樣的。都是這樣的不代表是對的,是正常的。真正的專注就沉浸在當下,不會考慮做這件事情的結果什麼時候會來,會不會來。也不會考慮別人的看法,也不會去粉飾自己的狀態。最自然地沉浸。就好像寫作的時候,不去考慮自己寫出來的文章到底讀者愛不愛看,只是根據自己頭腦裡面想的,根據思考的延展,而記錄下來,不去控制大腦想到和寫出來的東西有沒有固定的主題或者走向,會不會太深奧了,讀者讀不懂,或者在意文筆是否足夠好。雖然這些都是好的文章的重要部分,但是並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原創有價值的內容,真實的思考,能夠解決問題的思考。這才是核心價值,至於能不能表達清楚等,其實都要持續地寫,就會寫得越來越好,自然就能解決問題。現在硬要要求自己實現,那麼唯一的結果就只能放棄。專注的最好狀態就是心流,感覺不到時間的流逝,不會受到外界的打擾,身邊的一切聲音和畫面的變動都是你做事情的背景而已,不會對我們產生影響。不產生影響,是因為我們沒有讓他們對我們產生影響,而不是他們不會影響你。他們是背景還是參與的因素,由你決定。專注的時候,就是不受其他東西的干擾,只是想著這件事情。就好像稻盛和夫說的,一個老木匠在雕刻木頭的時候,好像能夠聽到木頭的話語,在訴說。當你專注解決問題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好像有如神助一樣,或許都是專注給予的力量。
專注才是最智慧的生活方式,焦慮是沒有用,專注可以馬上讓自己感知人生的充實,遠離那些沒有必要的煩惱,還能獲得很多的收穫。專注就是不受干擾的能力。剛開始,大多數人沒有專注的能力,或者很難實現專注。這種能力就是用進廢退,每天不斷地訓練,就會越來越好。到後面,強大的人,可以隨時隨地進入心流狀態不受干擾。
怎麼樣才能訓練專注能力呢?就是每天註定的時間段只做一件事情,而且儘可能地高效完成,因為時間有限,所以必須專注才可以實現。所以,有的時候忙也是好事,會逼迫自己不斷地改進。在有限的時間裡面完成,是一種壓力,可以轉化為動力。任何事情,都有可能轉化為正向影響自己的力量。每天固定的時間段,固定的地點,完成差不多量的事情,讓自己漸漸形成習慣,內化成為慣性的力量。就好像寫作,最好有固定的時間,如果沒有固定的時間,就會覺得焦慮和慌亂。人生當中,不管遇到什麼樣的事情,什麼樣的人,都要讓他們正向影響我們,給我們成長的力量,而不是成為負向影響我們,削弱我們力量的方向。選擇在我們,不讓他們影響就不影響,讓他們正向影響就是正向。如果相信那些負面的看法,那麼自己也會變得負面。
專注是一種能力,更是一種力量,可以穿越當下和未來的力量,可以拋掉煩惱的力量,可以修復生活的力量,可以召喚想要未來的力量。
那些熱愛工作,認真生活,收拾好自己的人,身上自帶光芒,那是專注賦予的能量。
每天至少有4個小時的專注時間,讓自己存在於當下,安住於當下,構建美好的未來。
6201字,擷取1200字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