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文>

這個世界,再也沒有比人更復雜和捉摸不透的事物了。

人之複雜,無法用一個明確的詞語去定義它,也難以單一或褒或貶地來概括,不確定性是它確定的定性。

人為什麼同情弱小,又見不得人的好呢?

人性本惡向善

這得從人的本性說起。孟子說:“人之初,性本善……”儒家是性善論的,但如果人性是善的,為什麼你看到的世界會是這個樣子?

人性本善”這個說法為什麼有問題?

一件白襯衫,假如在某處有些墨點,或者在胸前,或者在袖臂,哪怕它只佔1%的面積,這件白襯衫是不想穿了,99%的潔白我們都不接受。

善是要百分之一百的,不能說百分之幾的善。

性本善還是性本惡

因此,古羅馬哲學家奧古斯丁在《論自由意志》裡說:

惡是善的缺乏!

美善的事,只能來形容某件特定的事,比如某人捐了一筆款賑濟窮人,這稱為善舉。人是沒有完美的,所謂“好人”、“善良的人”指某人所呈現的外在,好的部分多於壞的部分,是一種口誤或者便於交流表達而已。

在人的觀念裡,是對“醜惡”持厭惡的,我們天生討厭醜陋的事,但人本身就是美善的汙染源。

人自小從母腹裡就自帶很多壞的東西,這些原來就有的“壞東西”在神學裡被稱為“原罪”,原罪包括但不限於:自私、貪婪、懶惰、妒忌、傲慢、惱怒、色慾等等……

一個人在孩童時期就已經表現出它的私利性,糖果要佔為已有,要跟小同伴搶玩具等等,這些都無需別人教就會。

因此,人性是本惡向善的!人性就像一塊硬幣,一體中有兩面。

順應人性才能馴服人性

無規矩不成方圓,規章從法律中來,法律從憲法中來,憲法從哲學中來,哲學從人性中來。對人性的定論,是一個國家萬丈高樓平地起的基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認為人性本善,千百年來我們的做法,我們只需要找到“善人明君”來治國就可以了,這樣就永續帝制。

而性惡論則不然!它承認人都有使壞的可能,只要把一個人所能幹出的所有壞事,都透過制度來約束和制衡他,任由誰上去掌權都沒敢一手遮天,於是有了三權分立和現代法制。

封建帝制與現代文明相比,其民智未開的程度,令人匪夷所思!由果推因,順應人性所設計的制度,才能馴服人性!

人是萬物之靈,管理這個世界;人的兇狠惡毒,比猛虎毒蛇有過之而無不及。叔本華就曾這樣描述過人性的陰暗面:

“每一個人心中多多少少都有些憎恨、憤怒、嫉妒、怨恨、惡意,這些東西平時淤積於胸中,就像是儲存在毒蛇的牙泡裡的毒液,只要時機一到,就會噴發而出。”

而人所能展現的美善,可以說是這個世界最美好的事情,人的善是這個世界最美的風景。

人既是魔鬼,又是天使,人實則是個矛盾的綜合體。

同情心是人的基本標尺

同理心

對弱小報以同情之心,同時又見不得他人的好,剛好是人性既善又惡的反映。

人是群居性動物,人與人之間透過交換各取所需,群居是人類的社會屬性,很難有人能脫離社群獨自生存得很好。這樣人這個概念不是一個“個體”,而是作為一個“類”進入我們的大腦。

當看到一個拾荒的老太太為了生存而露宿風餐,沒有人不會產生憐憫之心。因為我們是一個同“類”,老太太的窘境但凡是人在相同的背景之下,都有被遭遇的可能,只是命運的不幸降臨在她身上。世事多變,又有誰能擔保自己漫長的人生道路,會一直一帆風順呢?

生活中我們對以大欺小、以強凌弱的現象,同樣毫不例外地給予千夫所指,這時在潛意識裡會把自己代入弱者的角色裡,雖然與當事人素不相識,之所以會有同情弱小的心態,是因為我們是一個命運共同體,彼此關聯。這是一種同理心,推己及人、由人及已!

相反的,我們看到動物界裡的弱肉強食,老虎吃掉一隻山羊,卻不會有同理心,因為我們和動物不是同一個“類”。

孟子說:

“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惻隱之心,仁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意思是說:沒有同情心的,不是人……沒有是非心的,不是人。同情心是仁的開端……是非心是智的開端。

因此,是否有同情心,是人之所以為人的一個基本標尺。

德國哲學家康德說:

有兩樣東西,愈是經常和持久地思考它們,對它們日久彌新和不斷增長之魅力以及崇敬之情就愈加充實著心靈:我頭頂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律。

再說妒忌,人見不得別人的好,就是嫉妒!

妒忌來自於比較

妒忌之心

人性中的惡要比善複雜得多。

“動物並不純粹為了折磨而折磨其獵食物件,但人卻是這樣做的。正是這一點構成了人的魔鬼特性,這比純粹的動物性還要惡劣許多。”

人的一些惡行,被限定在某些狹小的範圍,才會被誘發,比如貪汙、以權謀私,這得在一定的權位之上才會發生;比如殺人放火,這要到很極端的程度之後才會被激發。

妒忌的發生卻俯拾皆是,雖然程度輕微,但人人都曾是它的“階下囚”。這種“小非”和“大惡”之間的區別,就好比汪洋大盜和小偷,小偷雖然破壞性小,但它無處不在、防不勝防,妒忌這個“小偷”就像“小額高頻”一樣侵入我們的日常生活,危害性諶比“大盜”更甚!

人怎麼會有嫉妒之心?

前面說了人是群居動物,彼此互相依存,因而人之間彼此將對方作為參照物。

有的人習慣於自身的優越性已久,忽然被一個一夜暴富的人彎道超車,這時他就很不習慣,由此挫敗感而產生了妒忌。

有的則是原本平行的地位,有一方冒尖“越位”了,由此產生的妒忌。

人允許一個陌生人的發跡,卻不能容忍一個身邊人的晉升。因為同一層次的人之間存在著對比、利益的對比,而與陌生人不存在這方面的問題。

你看!嫉妒從來都是伴隨著人與人之間的比較而存在!

沒有比較,就沒有嫉妒。因此,平民是不會嫉妒國王的,只有國王才會嫉妒國王。因為對於平民而言,國王對他沒有可比性,反之亦然。

當看到別人的好時,似乎給自己一種錯覺:就是別人前進時,自己就在後退,這種被人比過去的感覺很不舒服。別人好了,自己其實並不賴,但妒忌的人不會這麼想。在與他人的比較之下,別人好了,就意味著自己不好。

妒忌又像病毒一樣,也會變種,它就是“慰藉”!

當自己落寞時,看到別人也好不到哪裡去,心裡就感到寬慰。

我們中國人有句古話說:“不患貧而患不均”,隱喻是不怕自己貧窮,因為大家都窮是沒問題的,只怕自己比人窮。

“在任何不幸與煩惱中,最好的安慰,莫過於想及他人的境遇更不如自身。這種安慰方式,實在是人人都能做到。”

英國哲學家培根也有類似的觀點,他說:

“一個人的心要麼從自己的優點中得到滋養,要麼從他人的缺陷中得到慰藉。……因此,如果一個人的品德永遠不及他人,他很可能會去破壞別人的幸福,以求得一種心理上的平衡。”

人一旦嫉妒起來,眼睛就會突然發出或射出光芒,被嫉妒者越是成功,嫉妒者眼神的殺傷力就越大,況且,此時被嫉妒的人又極易顯露出得意之心,於是也難免會成為對手打擊的目標。

人與人之間有些時候能夠相安無事,是由於彼此之間都有所顧忌,或者教育的掩飾使然。正如叔本華所說:

“在骨子裡,人就是醜陋、野蠻的動物。我們所見的人只是被綁上了繩索,被馴服了,這種情形就叫做文明教化。”

認識你自己

認識你自己

自私、貪婪、懶惰、妒忌、傲慢、惱怒、色慾……人人都有那麼多本性上的惡。

為什麼見不得別人的好?也因為別人攜帶他的好,往往會輸出他的攻擊性,要麼是輕蔑,要麼是狂妄……沒人樂意被人攻擊,這時的嫉妒能起到抑制的作用;而對於一個弱者,他陷於自身的困難當中,自身都難保,沒條件輸出他的攻擊性,他的惡呈隱性,人們慣於對他所呈現的弱小報以同情,也是人性使然。

在所有的高貴品德中,“善良”是最可貴的品德,如果沒有它,人類就會成為一種整日忙著害人的生物,比害蟲好不到哪兒去。

人性的自身構成永遠不會改變,如何避惡揚善,是我們每個既善又惡的個體的必修課。

8
最新評論
  • 於德慶:做人不要太張揚〈雜文)
  • 淡定人生經典句子,睿智走心,讓人百讀不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