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心靈在感悟人生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向現實的物質世界看,儘可能的為自己博得更多的物質享受;另一種是向內心看,儘可能的感知自己內心的需要,聆聽自己內心世界的心聲。我們之所以糾結,是因為我們眼睛關注的外在東西太多,關注心靈的東西太少。
1
有一個富甲天下的商人,過著衣錦傷害,衣食無憂的日子。他們於是擁有了一切,但是他依舊不快樂,他很希望自己能獲得快樂,於是就發出告示,揚言誰能幫他找到快樂,他就賞給這個人黃金萬兩。
有一天,來了一個神醫。商人請求神醫一定要在全國找到一個最快樂的人。
我們看看他是怎麼找到的。
一個牧童述求:”我的牛丟了,我的錢都被人偷完了。沒有回家的車費。“於是神醫給牧童找到了牛,最後牧童高高興興地走了。
有一天神醫遇到了一個作家。神醫問作家:”你不快樂嗎?“
作家說:“我不快樂。”
於是神醫拿走作家的才華,毀去作家的容貌,殺死作家的妻子,神醫做完這些事,一聲不吭地就離開了。
10天后。作家再次回到天使身邊。看見作家衣衫襤褸的躺在地上掙扎,餓的奄奄一息。於是作家把他的一切還給了他。
半個月,神醫再次詢問:”你快樂嗎?”
可以說,糾結就是因為這樣忽略所擁有的。人往往以為,明天都會有快樂,可是當自己環顧四周的時候,總會覺得快樂依舊沒有來。
其實快樂就在當下。在我們的每一刻中,直到某一天,我們驚訝地發現。原本擁有的快樂就在我們眼前,只是從沒有使用過罷了。
如果不懂得放下,不懂得珍惜,就不知道轉變看法。這些都是糾結的源泉,當我們不開心的時候,不要歸罪於貧窮,更不要過於自卑。
不斷地修正自己的心態和行為,這樣無論你是貧窮還是富有,都沒有能讓你糾結的了。
人在感悟人生的時候往往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向現實的物質世界看,能夠為自己博取更多的物質享受。另一種是向內心看,儘可能的感知自己的內心的需求。聆聽自己內心的世界。
而我們之所以糾結,是因為我們眼睛關注的外在世界太多。關注心靈的需求太少!
所以不要太糾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