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總是在不知不覺中,受到自己所在圈子的影響,想要更好的生活,就要走進更開闊的圈子。
有人說,讓自己變優秀,優秀的人就會來靠近你。
道理是沒錯,但在現實中卻不適用。變優秀是一個過程,這中間本就需要一些人的引導和資源;另外你只有優秀在一個行業裡數一數二、不可替代,比如在歌手裡成為王菲、在企業家裡成為馬化騰,優秀的人才會主動靠近你。
大多數人所能做到的優秀,不會這麼極致。
對於平凡又必須努力的我們來說,一個人的人際關係就像蜘蛛織網。
織得好的人,能透過這張網認識新的朋友、能開啟你的視野、為你串聯更多資源的朋友,網越來越大,你的世界也越來越廣闊。
而織得不好的人,漏洞百出,遇到棘手的問題不知道誰能指導自己、幫助自己。
劉瑜在《送你一顆子彈》中寫到:“有一個小圈子,固然可以取暖,但是結果往往是大家集體坐井觀天,越暖和也就越覺得井口那塊天空就是整個世界。”
如果你想開啟自己、提升自己、編織更完善的人際關係網,就不可忽略底層能力。
李誕曾說:“這時代有種讓所有人孤家寡人的傾向。拿著手機更多體會到的只有情緒快速轉,轉到麻。螢幕一黑,首先湧起的往往是空虛。”
我們越來越難和別人建立關係,對於獨居在城市中的年輕人來說,只要有快遞、外賣、各種app,生活就不需要和誰有關係。
喜歡獨處,害怕社交,尤其是有很多陌生人的場合。如果是主動和自己打招呼、聊天的人,就可以接續聊下去;但是自己不會主動和別人打招呼。
《風平浪靜的閒暇》中,大島凪是一個看上去很容易溝通的女孩,在同事中,她察言觀色、隨聲附和,從來不會跟人發生衝突。
有一天,她發現,這樣的自己非但沒有得到同事們的認可,反而在背後被評價為:土氣、毫無主見。
她離開這個環境之後,得到一個在小酒館打工的機會。客人和她聊天,她以為自己很樂於傾聽別人講話,認真地附和對方,但是每個客人跟她聊天,幾句話就聊不下去了。
小酒館的老闆娘對她說:“你不會以為自己很擅長傾聽吧?真正擅長傾聽的人是會率先丟擲對方容易接的話題,而你卻一直在察言觀色,一個話題都不找,對方為了照顧你才硬找話題跟你聊。
那你為什麼無法向對方丟擲話題呢?因為你對人家沒興趣。”
而凪的前男友也曾一語中的地指出她“只是對別人不感興趣,只喜歡對自己有興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