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吃火鍋問道
放棄理想是怎樣的體驗?
宏桑說
放棄理想這四個字,在我看來,沒有那麼多的無奈和狗血,相反,可能是因為我天性悲觀的原因,所以在我看起來,往往放棄理想,才是人生正式的開始。
前段時間我一個朋友問我,相不相信命,我說我真的十分相信,在我看來很多時候我們一輩子要做什麼,能取得多大的成就,這都是老天爺早就計劃好的,誰都改變不了。
這個時候我的朋友好像發現了什麼BUG一樣,和我說:但是我記得是你鼓勵我們奮鬥,讓我們去大城市,讓我們趁著年輕多嘗試多折騰。
我說:
“對啊,因為越是折騰得多,越是奮鬥得多,到了最後你放棄理想和追求的時候,死心死得越徹底啊。”
之前在網上寫文章,很多人都對我產生了一個誤解,覺得我是一個十分刻薄現實的功利主義者,但實際上:我當初做什麼事情都足夠的理想,甚至我本人到現在都是一個高度理想化的人。
我到現在依舊堅持著我的理想,只不過我也清晰地知道:我的理想或許是可以實現的,但是那個實現的人,未必是我;一定有懷揣理想的人可以讓自己的理想成真,但是那樣的幸運,未必能光臨到我的頭上。
而諷刺的是:當初我所期待的事情,並不是沒有實現,嚴格來說恰恰正是因為實現了,所以我才一次次感受到了理想破滅,不得不放棄理想的無奈。
我曾經的理想無非是好好工作,等待機遇,找到一個靠譜的大哥跟著大哥打下一片江山,坐擁我們共同的事業——後來我發現,我的才能真的得到了認可,我真的跟對了一個潛力股的大哥,我們真的開創了一番事業。只不過,鳥獸盡良弓藏,就算是當初一起奮鬥的關係又能如何,到最後還是別人拿走了勝利果實,自己依舊是棋子。
後來我的理想成了和兄弟們開創一番自己的事業,不再依靠別人,事業有成之後和兄弟們一起大碗喝酒大塊吃肉——後來我發現,理想當中的共患難和同富貴不過是小說中才會有的情節,最終一腔熱血的創業以分家告終,大家各奔前程。
再回想自己最初的理想,是在北京真正落戶紮根下來,在這座城市有最起碼的歸屬感,但是這麼多年過去,公司有了,房子有了,自己連個戶口也沒有落下,而且就算有了房子也是要花將近一兩個小時才能進入市區,用盡全力也不過只能在一個邊遠地段買上一個小窩。
所以你會發現:理想沒有實現,本來就是常態。放棄理想,也不過是很多人自然而然的一個選擇而已——這種常態,談何體驗呢?
自己照照鏡子,就知道是什麼體驗了。
其實這也談不上販賣焦慮,或者是負能量,因為把沒有那麼壞的事情說得糟糕才叫賣慘和販賣焦慮,有一說一地講述事實,本身並不能稱之為販賣什麼。
理想出來之後唯一的歸宿,其實就是到了最後發現以我們個人的一己之力,根本無法完成,所以到了最後不得不放棄。
理由很簡單:當你堅定地信任一件事的時候,往往是你對那件事最不瞭解,最無知的時候。
你根本不知道這件事做起來有多難,所以你可以滿懷期待,堅定地去把這件事當做是你的理想,畢竟無知者無畏。
但是當你真正去做了這件事的時候,你才會發現:很難有不變質的理想,很難有完全能夠百分百實現的理想,在你實現理想的過程當中,你必然會有所放棄。
或許你可以自我安慰說我這是曲線救國,我僅僅犧牲了我理想當中的一小部分。
但是我們現實一點吧:對於每一個熱血少年和理想主義者而言,放棄和犧牲了理想當中的一小部分,和放棄整個理想,又有什麼區別呢?
如果說一個將軍最好的歸宿,就是在最後一場戰役中,被最後一顆子彈打死,那麼對於滿懷理想的人來說,最好的歸宿,無非就是在為了理想拼盡全力之後,親手放棄和毀掉自己的理想。
放棄和毀掉自己的理想是什麼樣的感覺?
容許我改編一下《殺鵪鶉的少女》當中的經典段落,作為放棄理想體驗的最真實的寫照:
當你老了,回顧一生,就會發覺:當初因為自己能力有限錯過出國讀書的機會,當初因為自己經營不善毀掉第一份職業,那個無奈輸給房子和彩禮的戀愛物件,其實都是你一個個理想的放棄和破滅。只是當時你已經習慣了這不是你人生的第一次失敗和放棄,你放棄理想的那一日,在日記上儘管有著千般不捨萬般不情願,但是終究會成為你漫長人生中相當沉悶和平凡的一天,你也遲早會以為是生命中普通的一天。一場鉅變或許已經發生了,地動山移,天崩地裂,當時就算知道那非比尋常,你也沒有任何辦法。
你的理想,主不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