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文>

古語有云:成大事者,爭百年,不爭一息。

成就大事業的人,理智為先,爭的是百年,而不是片刻。

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很多時候,爭只是為了一時的滿足,不爭才是人生的大智慧。

與人相處,沒必要非得爭個你是我非,當你學會不爭時,你就贏了。

01

不與父母爭勝負

孟子曰: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

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而幸福的家庭大抵都是相同的,幸福的家庭從來不爭勝負。

與父母爭勝負,傷害了父母的同時,也讓彼此的感情有了隔閡。

馬東在一次節目中提到了他76歲的老母親。

他說母親最喜歡做的一件事情就是關燈,只要屋裡沒人在,她就會第一時間關掉燈。

馬東一開始還會告訴母親,燈一直亮著費不了多少電,反而一開一關會影響燈的使用壽命。

母親雖每次都答應了,但仍改不了關燈的習慣。

馬東知道,就算自己一遍遍跟母親強調,甚至為了這樣的小事和母親爭的面紅耳赤,也改變不了母親的思維定勢,便也不再計較。

家從來都不是講道理的地方,更多的是講愛,跟父母相處,要學會不爭。

當你懂得不與父母爭勝負時,家庭自然會越來越幸福。

02

不與愛人爭對錯

《朱子家訓》中有云:居家戒爭訟,訟則終兇。

居家過日子,一定不要爭辯,若非要爭個對錯,無論輸贏,都沒有好結果。

幸福的家庭,三觀可以不同,但一定要彼此相互包容理解,不爭對錯。

有一對夫妻開了一家花店。

這個失誤導致剛開業的小店損失慘重,不送不合適,送了自己虧,只好跟每位顧客解釋清楚,希望對方理解。

但前來領取禮品的人依舊不少,妻子怒斥丈夫,言之鑿鑿地說他做錯了,不然也不會出現這種情形。

丈夫也倍感委屈,自己只是想盡一份力,但也難免有疏忽。

而妻子卻依舊不依不饒,彼此之間爭吵不斷,最終導致開業沒多久的小店走向倒閉。

兩個人過日子,總會有所分歧,若只是一味的爭辯,那隻會兩敗俱傷,甚至毀掉自己的家庭。

與愛人爭對錯,只會輸了感情,懂得退讓的人,才是生活的智者。

03

不與朋友爭高低

法國有句諺語:世界上用得最普遍的名詞是朋友,最難得到的也是朋友。

千金易得,知己難求,人生能得一知己,是修來的福氣。

真正的朋友,能在你人生低谷時與你共苦,在你榮耀時與你同甘。

陳寅恪學貫中西,通曉30多種文字,但他不屑於考證書,連一張文憑都沒有。

梁啟超知其潛力,便極力向清華大學舉薦,陳寅恪被破格聘用為大學教授。

梁啟超曾寫過一篇有關陶淵明歸隱動機的論文,他認為陶淵明棄官歸隱最主要的原因是不願與當時寡廉鮮恥計程車大夫階層同流合汙,把自己的人格和操守丟掉。

而陳寅恪則有不同見解,他認為陶淵明辭官回家種田,是因為東晉被滅之後,陶淵明“恥於事二主”,才發誓不與新政權合作。

有好事者見此便想挑撥兩人感情,說是陳寅恪別有用心,在含沙射影諷刺梁啟超在清朝做過官,在當今民國又做過官。

梁啟超聞此,怒氣衝衝喝道:“陳寅恪的為人我是知道的,請以後不要以小人心腹揣度君子胸懷!”

陳寅恪和梁啟超在學術上是“死敵”,但在生活中是摯友,這樣的君子之交令人敬佩。

真正的朋友是經過沉澱下來的,經得起考驗,才叫朋友。

總想與朋友爭個高低,人生會活得很累,心胸開闊一些,才能擁有更多幸福。

《道德經》裡講: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真正成熟的人,遇事從不與人爭,爭一時之長,只會失去更多。

不與父母爭勝負,能順則順,包容理解;

不與愛人爭對錯,互相珍惜,善待彼此;

不與朋友爭高低,看淡所有,享受當下。

舒服的人生,貴在不爭,往後餘生,願我們都能順其自然,靜而不爭,一切隨緣!

26
最新評論
  • 於德慶:做人不要太張揚〈雜文)
  • 生命中一切美的事物都向我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