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有過“自律就能成功”的想法?
在很多的事情上,我總是把不能成功的原因推給自己不夠自律,總是有那些“如果當初努力讀書,那麼現在就怎麼樣怎麼樣”的想法。
其實現實生活中絕大多數人都是這麼想的。如果你也是這麼想的話,那麼你可能把問題的因果關係給搞錯了。
對於那些還沒有養成自律習慣的人來說,想要變得自律,就不能把自律當成原因,而要把它當成結果。比如說,我們經常會覺得自己有“拖延症”—之所以不能及時完成工作,之所以管不住自己,都是它在作怪。
自律
但是你仔細想一想,真的是因為這個拖延症才造成你做不成事嗎?其實可能相反,拖延症其實就是一個藉口,它只是在固化你錯誤的自我認知,降低你的自尊水平,最終導致自暴自棄。
因為當你把所有“症狀”都歸結為這個原因,並且想要找到方法來治療的時候,就會抱持一種“如果不能找到對症下藥的解決方案,那就什麼都做不了”的等待心態,而這,本身就是一種拖延!
拖延
所以說,你想要自律,那麼你首先得找到你內心真正的驅動力,比如說,你想要減肥,讓自己擁有一個好身材,那麼前期你就不要太在意別人看你的眼光,太在意了,反而讓自己沒有動力,不自然的你就會變成“他律”。
什麼叫“他律”?就是別人看你的眼光,讓你不自覺的在意起來,不自覺的去做了。如果你不想他律,你就得不斷地強化改變自己的慾望和找到內在驅動力。
真正的自律都是從自己的內心渴望出發的。如果你渴望身材好,那麼你就看身材好的人是怎麼做的,而不是他做了才會身材好。
有時候我們應該靜下心來想一想:想自己到底喜歡什麼東西?想要什麼?你最渴望的又是什麼?未來的你想處於什麼狀態?未來5年你希望自己過上什麼樣的生活?把這些問題仔細清楚了,你就能慢慢找到自己內在驅動力最強的事開始,使自己一步步變成一個自律的人,加油!共勉!
總結:如果你想成為一個自律的人,那麼你得先從自律的事情做起,而不是成了自律的人後,才能取得成功,不要把順序搞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