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文>

顧隨有言:“世上無可戀念,皆不合心,不能上眼,故逃之於酒。”記得幼時,父親每於餐前必要往他那隻固定的酒杯裡倒上一些酒,不多,然後就著菜,先把酒一點一點喝完,也不大口,就那樣慢慢的飲完那本就不多的白酒。

我常好奇,總覺那是好喝的,需要那樣堅持成為習慣,於是每次等父親倒完酒,我總要搶先一步先喝一口,然後等到入了嘴,又極後悔,一點也沒有想象的那麼美味,而且那股辛辣刺喉實在是隱藏在剛入口時那抹綿甜微苦後瞬間露出的真面目,猙獰難奈,於是不再喝第二口。只是,等到下一頓飯前,父親照例而行,我也憋不住,如此下來,竟成了我們之間的默契。他不阻止,我亦不多喝。現在想來,那時於我和父親,喝一點酒權都當成了生活中的一點樂趣,父親可以在辛勞忙碌之後坐下來放鬆心神,而我也由著性子添了些承歡之樂。

後來,不記得確切是什麼時候,父親漸漸沒有了喝酒的習慣,連同他每日必抽的煙…

關於喝酒,還有一件印象深刻。大學畢業時,去一同學家鄉做畢業旅行,同行五六人。那裡是懷化洪江,到了那發現,真是一個山美水美的好地方,以至於自釀的楊梅酒也特別的清冽甘甜。等同學將楊梅酒和杯碗拿出來,大家都興奮不已,每一個取了杯子等著倒酒,輪到我時,竟發現杯子都被分配完了,剩幾個大飯碗還沒人用,我便索性取了一隻放到桌上,等著倒酒,這下好了,人群一個個對我驚歎不已,我雖分辯,也是無用。於是,在後來的一段時日裡,這事常被提起,竟蓋過了對洪江古商城的回憶。現在想來,反而明白,旅行的樂趣也許並不完全在於那些千篇一律的美景,更在於旅行中發生的趣事吧。

雖然談喝酒,可我並不是好酒之人。再加上出於健康的考慮(據說喝酒臉紅的人患癌的風險更大),便也甚少飲酒。人大都還是惜命的。再說,現在的酒,大都是不好喝的。

然而,不喝酒的我,卻又時常幻想著古人以酒解愁、舉杯暢飲的放縱和瀟灑。逃之於酒,逃之於酒,竟是此意。

18
最新評論
  • 於德慶:做人不要太張揚〈雜文)
  • “她的一個屁 我用垃圾袋捂住聞了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