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文>

01

西南邊陲的小鎮裡,有這樣一戶人家。

四面綠樹翠竹環繞,門外片片池塘相連,依山傍水,炊煙裊裊。

條條彎彎小路盤旋而上,那是通向人聲鼎沸的外婆家。

廚房門外有一方石砌水缸,常年經井水浸潤,缸外結起層層墨綠青苔。水缸上方懸起一根粗線,輕輕一拉,清涼井水便從龍頭裡汩出來。

外婆穿著粗麻布衣,掛上老舊圍裙,拾起發舊的瓢瓜,從盛滿甘泉的石缸裡舀起水來,一勺勺倒進鍋裡。

一手劃燃火柴,一手從柴堆裡拾起麥稈點燃,煙囪裡炊煙緩緩升起,帶著些許麥稈的味道。

把沸騰的開水灌入保溫瓶,外婆總會踮起三寸金蓮,從碗櫃的最上方取下一包白砂糖,舀一勺,再舀一勺。

那碗兌了糖的白開水是我童年快樂的味道。我像個饞貓一樣,纏著外婆讓我喝一碗,再喝一碗。

02

常年忍受支氣管炎的折磨,外婆身形瘦削,小小一個她卻撐起大大的家。

聽母親說,舅舅出生那年呼吸微弱命懸一線,外婆一雙小腳四處奔走,滿臉淚珠抱著孩子求神告佛。

許是感動了三尺神明,那以後舅舅健康長大無病無痛,個頭比同齡孩子還要高出許多。

家庭龐大起來,填飽肚子成為又一大難題。外婆總是想方設法給鍋里加些“佐料”,鍋底濃稠的紅薯分給孩子,自己喝著最上層寡淡的白開水。

若逢下雨時節,沒有出活的日子裡,外婆也束手無策,只能溫聲細語讓孩子洗洗早睡。

有一年,我跟隨父母前往外婆家,在狹窄曲折且有些溼滑的田坎上小心翼翼挪動步伐。

那個對任何事物都充滿好奇的年紀裡,即便見慣飛禽走獸,還是為水田邊躺著的一個鴨蛋手舞足蹈,沒等拾起那枚鴨蛋,我撲哧一身落入水裡。

外婆見狀先是一驚,聽聞箇中緣由又忍不住笑我淘氣,然後默默牽著我走進屋裡,從紅木櫃翻出新衣服套在我身上。

那時的我還有些怕生,膽怯不敢說話,呆立一旁任由她擺弄。

03

再長大一點,跟隨姐姐去外婆家的機會多了,我也不像當初那般羞澀,大大方方擁入外婆懷抱。

她還是踮起腳尖,從碗櫃最上方取出白糖,一勺一勺兌入白開水裡。

離開之時,外婆總會在我和姐姐衣兜裡塞上兩個熱騰騰的雞蛋,讓我們回家路上吃,那是她那時能拿出來最奢侈的禮物。

我越長越大,跟隨表哥漫山遍野四處亂竄,爬樹摘果子,下田摸魚蝦,扔鞭炮炸牛屎。

那次從腳踏車後座上摔下來,以致傷口發炎化膿,我皺著眉頭怎麼也無法吞下藥丸。

外婆端來一碗糖水,苦口婆心哄著我吃下,在糖水的綜合作用下,藥丸也甜如蜜糖。

左鄰右舍前來竄門,或是遊醫跋山涉水遠道而來,外婆端起一根長凳置於門前,熱情招呼客人入座。

她拿不出水果瓜子花生米,只把柴火一點,用一碗現燒白開水迎接她們到來,也必然目送她們遠去。

04

歲月多無情,年邁和病痛奪去了那個健朗的外婆。

有好幾次,我睡在她隔壁的房間裡,聽她急促的呼吸聲遲遲無法入眠。

可一睜眼,看著餐桌上擺滿的稀飯泡菜雞蛋,總覺得昨晚的一切恍然如夢。

外婆分明還是那個外婆。

舅舅家蓋樓房那年,我從城裡回了外婆家,褪下小白鞋趿拉著外婆的小布鞋,後跟踩在地上,可能連她也沒意識到我已經長到小鞋子無法容納的高度。

她坐在那方長滿青苔的石缸前,手持菜刀削著紅薯,呼吸跟著菜刀一起一落也變得急促,砍一刀歇三下。

我極為震驚跑到身旁拍她後背,又倒了一碗白開水,外婆端著碗的手顫顫巍巍,還面帶笑容安慰我。

我不知道的是,其實那時她早已病入膏肓。

在學校接到電話,外婆吃力地喊著我的名字,語氣還是那樣溫柔。

躺在病床上的外婆奄奄一息,眼睛有氣無力地睜著,她把病床前的兒女子孫通通打量一遍,安詳地閉上了雙眼。

那是個冬日,四周霧氣霜重,門外池塘結起一層薄冰,小路上寂靜無聲,沒有犬吠,沒有人煙,我知道了另一個安靜的世界。

前來弔唁的人很多,那是她生平善心積累下來的人緣。

聽舅舅說,外婆走後不久,家裡的肥豬也生了一場重病,被她餵養的動物也一定在默默哀傷。

那個紅木櫃裡堆滿了外婆捨不得穿的過年衣服以及捨不得吃的五彩糖果,一輩子的心血好像就盛放在那小小一方木櫃裡。

05

多年以後我才明白,外婆當初對於我們漫山遍野頑皮的縱容,其實是她願望的寄託。

她這一生只一雙小腳,家門三公里外的地方几乎從未踏足,一身病痛將她囿於方寸之地,連最樸素的人力單車都無福消受。世界那麼大,無法去看看。

屋內吱呀作響的碗櫃進了灶孔,化作灰跡和炊煙,一半埋進黃土,一半匯入青天。

門外生氣蓬勃的石缸在新樓蓋起之時被遺忘,那根懸起的粗線也被更為便捷的水龍頭取代。

青苔因沒有井水的乾涸而枯竭,那方石缸前外婆利落舀水燒柴的身影也化作泡影消失不見。

我走遍四方,嘗過各種甜食,喝過無數甜味飲料,卻再沒有一種味道像當初那樣回味甘甜。

外婆的印象越來越模糊,她伴我成長的記憶也有些錯亂,我開始記不得她笑盈盈的臉龐,安慰我話語也開始褪色。唯有那碗兌糖的白開水,始終縈繞心上。

如今,我在遠方喝著苦澀中藥,異常懷念記憶裡那碗白開水,那是愛和善良的味道。

圖片全部源於網路,侵刪

6
最新評論
  • 於德慶:做人不要太張揚〈雜文)
  • 不敢踏出那一步的你在害怕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