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總是有兩面性的,痛苦也是。雖然它給我們帶來了不快樂,但它也給我們帶來了改變的動力。
在生活中,松下指出,即使你是舒適和平的,你也應該警惕,因為在任何時候都有可能發生災難。一個人每天為了自己和家人的幸福而努力工作。幾年後,當他看到自己的孩子長大了,終於有了自己的房子,他的幸福是無法形容的。他可能只是享受家庭的溫暖,暫時把國家大事拋諸腦後。如果國家有困難和危險,不幸導致戰爭,那麼當他陶醉於幸福的家庭生活時,這種安慰就不能繼續下去了。
從那時起,燈火得到管制,食物開始定量配給。總有一天,建了半輩子的家會瞬間化為灰燼,或者下達召集令,兒子被部隊帶走。最後,在戰火中,他的家會被拆散,最後他會逃到鄉下。現在一切都回到了過去的平靜生活。那些殘酷的戰爭已經過去,每個人都在為自己家庭的未來而奮鬥。但事實上,每時每刻都會發生危機,整個社會並不像我們想象的那樣平靜與祥和。所以有時候我們不妨想想未來。雖然我們過著平靜的生活,但我們也應該學會未雨綢繆。松下認為,無論是在逆境中還是在順境中,冷靜對待生活的態度往往會讓人變得更聰明。
自古以來,偉人就相信逆境給人寶貴的磨練機會。只有經得起環境考驗的人才算是真正的強者。很多偉人都秉持著堅忍不拔的精神,在逆境中奮力拼搏。但因而迷信“凡事非經過逆境必無法成功”的話,那對於這逆境的珍貴也不免有些偏激了。事實上,我們不得不考慮未來。如果我們生活在和平之中,我們就必須學會未雨綢繆。如果你不能冷靜地對待它,你會在順境中自滿,在逆境中容易屈從。
與一個從順境中謀得發展的人相比較,一個坦然面對那麼多逆境而掙扎過來的人,經歷的過程雖不大相同,但必然都具備了聰明、堅韌、正直的條件。人生成功需要艱苦奮鬥的精神,需要聰明才幹相互補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這樣,聰明才幹預艱苦奮鬥才不互相排斥,而是會共同發揮作用。人們常讚譽艱苦奮鬥為“老黃牛”精神,把聰明才幹稱為“千里馬”才幹,這些比喻和讚譽非常恰當準確。所謂“老黃牛”精神,這種精神在實際工作中,主要就是指艱苦奮鬥精神,常常表現為任勞任怨、忠誠老實、堅韌不拔、埋頭苦幹的獻身精神。人們肯定這種精神時,往往對那種負重任遠、淳樸憨厚、頑強拼搏的倔強“牛勁”也給予肯定。
每條路都有拐彎處,人人都會有人生路上的拐彎處,只不過有久有暫,有大有小,不同罷了,這種情況的存在不可忽視。一個人如果長期處於這種不定的狀態,久而久之就會對自己失去信心,就會一事無成,對生活失去興趣。所以,從一般經驗上說,要及時找出癥結,排除故障,不僅要有信心,有要成功一項事業的決心,還要有艱苦奮鬥精神,同時最好還要有濃厚的興趣,還要有願意做這項事業的興趣,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方可持之以恆,一定不能動搖不定,切忌三心二意。
要有實現目標的強烈願望和技能。如果沒有實現的興趣和願望,人們就不會有奮鬥的激情和繼續工作的內在動力。在一定條件下,如果對工作沒有興趣,換不了工作,就要增強職業責任感和社會責任感,努力培養自己的責任精神,堅持做好工作。在對這類工作沒有興趣的情況下,有些人不願意發自內心地去做,除了迫不得已,能堅持下去真正做好工作,往往主要靠社會責任感與家庭責任感,靠自己堅強的意志力和高尚的人格。這也是這些人的可敬之處。他們要兢兢業業、持之以恆,要承擔自己不感興趣的工作,要取得突出成績,是不容易的。總之,不論處境如何,以坦然態度處世。為人處世之道就在於:不迷惘不矯柔,這才是最正確的。在悲嘆之中,才能領略人生真義;在黑暗中徘徊時,陽光可以指引你前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