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文>
愛超越有限的視角

有一個問題是:一滴水怎麼樣才能永存?

有一個答案是:把它放進大海里。

設想一下,我們如何從一個初生的嬰兒慢慢長大成人,作為一個個體,我們認識到什麼是“我”,是從認同我們的身體開始的,然後我們覺得我們是自己的思想、情緒,是我們的經歷,也是我們在各種關係中的身份和定位。

在這個認識的過程中,我們體會到自己是有限的,在時間上有限,在空間上有限,即使幻想,在想象力上也有限。

古人說,天人合一,大意就是你不是一個人在戰鬥,你身體系統的執行和宇宙天體的執行,邏輯上都差不多,人的意識也可以是天的意識。占星學也認為,你擁有的天賦和挑戰,也和天上的星星們息息相關,你的狀態變化會隨著天地星辰的變化而變化。

物理學家勞倫斯·克勞斯在《一顆原子的時空之旅》裡說:“你身體裡的每一個原子都來自一顆爆炸了的恆星,形成你左手的原子可能和形成你右手的來自不同的恆星。這是我所知的關於物理學最有詩意的事情:我們所有人其實都是星塵。”

無論我們怎麼隱約感到自己與宇宙是有連繫的,但現實中的邊界確是那麼真切。

因為我們所思所想的出發點,的確就是來自於那個“自我”,它不來自於左手的原子,也不來自於某個天人一體的全觀性。

如果我們可以再次認識自己,那麼這個“我”又是誰?是那個原子,還是那個宇宙?想起來就頭疼。

這個問題,用這個頭疼的“頭”想,確實難為它了,頭腦畢竟也是在限制下的產物。當我們對自己的認識限制於以往所認知的“自我”,我們可以想到的、做到的也是有限的,除非我們親自體驗到了那個無限。

這個體驗往往來自於我們深入在愛與慈悲之中。

痛苦是一條打破邊界的道路

克里希那穆提說:“對自我的認識,無法透過任何人、任何書籍,任何懺悔、任何心理學或精神分析師來獲得。必須由你自己來弄清楚,因為那是你的人生。不去拓寬並加深對自我的認識,不管做什麼,不管改變任何外在或內在的環境、影響——它將永遠滋生絕望、痛苦和悲傷。”

我們很多的痛苦來自沒有拓寬並加深的自我認識,而這個有限的自我認識,則源於“分離”——我們從無限的、一體的愛中,來到一個二元對立的世界,我們從源頭分離。

之後我們透過身體認知,感知到自己是單獨的物質存在體,逐漸形成了自我認知和邊界,並且執著於這一認知。對這個“自我”認知的執著,也為我們帶來了無數的痛苦。

我們認為自己是和其他個體分離的,但是,我們彼此會不會只是像一滴水和另一滴水?我們的回家之路會不會是從分離走向合一? 就像水滴紛紛匯入海洋。

但是,在你還沒有痛苦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你仍會執著於“自我”,只有當這種痛苦到達了一定的程度,你才會走向迴歸——生命的下一個階段。

這個過程也許需要漫長的時間和經歷。

情感、事業、健康、生存……我們在不同的方向積累著痛苦的體驗。

通常,我們感到痛苦時,我們會先選擇迴避、忽略或無視這些痛苦,我們把注意力轉向外在的刺激;或者我們試圖爭取外在的一些條件,認為獲得了某種成績、某種慾望滿足、某種別人眼中的幸福,我們就能避免痛苦。

但對於這種執著於分離性身份產生的痛苦,只要你還認同於自己是一個分離的個體,無論取得怎樣的外在條件,都避免不了。

人們並不一定都會同意這一點,這是必然和正常的,並無對錯。每個人都處在各自生命的不同階段,體驗他此刻需要體驗的過程。

痛苦來了,我們一般會先條件反射般地說“我不疼”、“我沒事”,我們也會和自己說“我沒問題”(不是我的錯);如果痛感再強一些的話,我們會去找各種“止疼藥”,但我們往往並不想為自己的痛苦出價太多——潛意識中我們並不認為解決自己的痛苦是有價值的(我不值得),我們想趕緊擺脫它帶來的感受。

我們不想直面這些感受。我們迴避這些感受,不願意為此付出代價,往往意味著我們會在未來付出更大的代價——比如付出更多的金錢,比如付出重要情感的終結,比如付出健康、付出生命。

一旦我們認同著這些“自我”的信念,我們就一直在這裡迴圈,直到我們跳出這個認同,也就跳出了這個迴圈。

體驗到這些不同階段,幾乎是必然的,並沒有什麼好壞高低之分。只要我們還是人類,就都是走在這條路上的兄弟姐妹,對於那些“大師”們也是如此。

我們都是一滴滴水,或者,我們都是同一滴水,無論在經歷小溪、經歷河流,還是在經歷雲和雨,每個人都會依據自己的生命經歷,來確認和印證自己所認為的真相。

對於很多朋友來說,這是非常抽象的。對一些很難接受這些的朋友來說,透過這一刻的感受,也可以察覺一下自己內在的抗拒,並且試著接受這個內在的抗拒感——它正是來自於分離。

不過,無論如何,只要你還有耐心看到這裡,不管是不是捏著鼻子看到這裡的,你都會逐漸來到下一階段,或者你已經在下一階段了。

愛是你認出自己的無限

迴歸,並非是你要加入一個更大的“團體”,而是你認出了自己——你就是那個更大的“團體”,你認出了自己就是那個宇宙的本源,你認出自己的無限。

很多人透過各種途徑來修煉自己,希望“天人合一”不只是一個頭腦裡的理論和概念,而是一個體驗,只有完整的體驗才能超越頭腦的經驗。也的確有一些人真正體驗到了永恆和無限,也做到了忘我和無我。

世界上有很多的途徑,如果我們只是為了解決具體問題,我們會淺嘗輒止,如果我們希望透過這些途徑去真正抵達“我是誰”這樣的命題,我們會繼續向前。

想是一種很有效的練習,可以擴充套件覺知。

在深入的冥想練習中,人們可以體驗到時空的無限,體驗到你的覺知比你的身體更大,比你的生命更長。只有透過體驗,那些經典裡提及的理論和概念,對你來說才是“真的”。這種轉換,如果只在頭腦裡是很難做到的,只有經由體驗和感受才能證得。

任何真正有效的方法,都不能脫離愛。愛是目的,也是道途。如果你在一些方法中,失去了愛的道路,你得到的也僅僅是一些膚淺的技術,而如果你以愛而去實踐各種方法,最終你也會抵達愛的終極真理。

你是一滴水,決定把自己放進大海,而到達大海的路,也並非只有一條。

侷限往往來自於你認同你只是一滴水,如果你轉換你自己——你就是大海本身,你即刻就可以到達。

就像魯米的詩:

你並不是大海里的一滴水,

你是一滴水中的整個大海。

今日練習

找一個不被打擾的地方坐著,不一定在房間裡,在車上、飛機上都可以做這個練習。

關注自己的呼吸,閉上眼睛,讓自己進入安靜的狀態。

你的覺知專注在你的呼吸上。

想象你的覺知開始變得越來越大,超過你的身體,越來越大。

你的覺知充滿你在的房間,或者你坐的車,乘飛機的機艙,然後變得更大。你所在的空間,在你的覺知之內。

慢慢的,你會發現這個地球在你之內。

你看著這個地球一切的發生,面帶微笑。

在你覺得可以的時候,慢慢的回來,回到你的身體,你的呼吸。

慢慢結束這個冥想。

4
最新評論
  • 於德慶:做人不要太張揚〈雜文)
  • 不要弄丟了一個愛你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