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文>

“公雞在雞棚裡等著被宰殺,而它居然啼唱著自由讚歌,只因主人提供給了它兩條棲木。”

作者丨謝丹儒

攝影丨謝丹儒

1.

有時候,我常感覺自己置身於某種情感的窒息和智識的混亂,以及被生活中突如其來的倦怠所侵襲。這是一種極其模糊的感覺,但我依舊還是感覺到了。

感覺到它之後,就需要承受這份感覺所帶來的一切,壓抑感,匱乏感,無力感,我甚至想不出有什麼辦法可以減輕它。

就這樣,渾渾噩噩,好多年過去了。

就這樣,患得患失,好多年過去了。

我依舊活在無處不在的極度倦怠之中,偶爾因生活透露出的些許訊號,希望或歡樂,為之欣然起舞。曾經我以為,這就是我想要的,可是仔細想想,也許並非如此,更多的可能是因為它們之間的對立,有了這種對立讓我感到了安定,至少心神是安定了下來。

只是,這樣的事情,這樣的時段並不多見,所以,也可能是“物以稀為貴”的緣故,它才能夠在我的感覺和智識尚存著。而這不是我喜歡的緣故,而是比較所帶來的影響。

人們往往是很容易被這樣的東西所吸引的,因為不可得,不可多得,或是曾經體驗過一次兩次,便難以釋懷了。這時,企圖心就有了,佔有慾就有了,想要長久擁有的想法就變得愈加迫切了起來。

這樣的事物還有很多,就比如愛情,很多人就糾結於找一個喜歡自己的還是找一個自己喜歡的,糾結於好感和喜歡之間的模糊邊界,迫切的想要明白自己的內心,又或是糾結於要不要愛,以及將愛放在何等位置才合適的問題上等等。

其中,不難發現,我們的情感和智識,或某種知覺在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事實上,也是如此,我們以這樣的方式處理著身邊大大小小的事物,將它們抬高到高於其他事物,而智識將其分析延伸至在它們之間作比較,繼而我們又在一定程度貶低它們,好讓它們也好讓自己高下立判,從中我們再作出決定。

似乎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加確定自己的內心,繼而堅定自己的選擇。

但是,從長遠來看,這種方式終究有其侷限性,好像只適用於某一階段,也只有在某一階段內它才是行之有效的。因為,很快我們便會被新的事物所吸引,繼而重新這樣的審視,一再迴圈。我甚至懷疑,這種思想是如此的根深蒂固,以至於我們可能難以徹底的根除它。

或者我們應該換個思路想,我們確實沒有理由消除它。畢竟,從某種程度而言,它帶給我們想要的一部分。

但是,這也僅僅是想要的一部分而已。

我們不妨思考一下,在這其中,我們似乎正在不斷的依賴於它,依賴於這種判斷依據,並使其成為了習慣,甚至是本能。而我們的生活也似乎正逐漸演變為這樣方式的一種延伸。

我想,這也正是我感到極度倦怠的源頭吧。

歸根結底,我們在忙於這些事物的時候,關於真正想要的是什麼,以及為什麼,卻被束之高閣,置若罔聞。

2.

話又說回來,我們真的能夠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並且搞清楚為什麼嗎?

從童年到少年,從少年到青年,從青年到中年,我們真正想要的似乎一直都未停止過變化,或堅定地內心不斷動搖,或最初的熱情逐漸消磨殆盡,又或在一定程度的實現便滿足於此,不再奢求過多。其中,折中無疑是大多數人的選擇,至於折中所產生的影響,或者說後果,人們則可能因為折中的緣故收穫了部分,繼而就放棄了繼續探討它的衝動了。

或許,其實大家都明白,折中這種方式永遠不會產生最美好的概念。但是,從某種程度而言,這似乎又代表了某種明智,這才是明智的選擇。因為不可多得,貪多嚼不爛,而這也正是基於對自己的認知作出的判斷,或建立在對事物的理解之上的判斷。

興許就是這個原因?所以絕大多數人只能夠偏安一隅,和自己廝守,或與這地方,漸生出遠超於它所代表的高度和情感。高估它,而低估了自己。而這也勢必導致另一種情況的發生,那便是倦怠。

日久生情是很好理解的,因為不想改變,或因其他緣故,疲憊、迷茫、掙扎,飽受這些情感和智識的折磨之後,當初的那股衝動勁也被壓倒了。至此,接受,適應,依賴,以及產生情感,將它們抬高到高過其他事物。但是,長此以往,之後呢?

就像大多數人的情感經歷,暗生情愫,到戀愛,到婚姻,之後呢?

確實,一定程度上我們的情感和智識的需求得到了一定的滿足,它上升到了一個高度,和其他事物高下立判,一次是這樣,很多次的這樣,可誰又能保證一直這樣,永遠這樣呢?

在生活中,平淡如水的感情我們見過的還少嗎?而如果說,它們並非從來如此,你信嗎?甚至於,當你想要從中找到當初相愛的痕跡,也變得極為困難了,你信嗎?

不信的話,看看那些爭吵的家庭吧,看看那些因為不願安於現狀幹出的蠢事,看看那些無辜的孩子,看看他們的臉、他們的表情,從出生到長大,是否笑臉越來越少了?

歸根結底,無論是我們將它們放在什麼位置,將它們抬高或貶低,它們便因此不再是它們了嗎?不,不是的。

同樣的,我們對於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以及為什麼,視若無睹,置若罔聞,它們便會真的消失嗎?不,不會的。

說到底,我們並非真正意義上的局外人,既做不到,也並不是。只不過,這也並不妨礙人們以這樣的方式去認識它,以為它就是這樣的。而這何嘗不是阻礙我們對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以及為什麼的追問呢?

所以,也許我們都應該走出去看世界,走出去吃從來沒有吃過的東西,見沒有想到會遇見的人,談從來沒想過的話題……

畢竟,人生裡最重要的,是知道什麼是自己想要的和為什麼要。

而這需要過程,需要不斷推翻和新添,甚至是重建。偏居一偶是無法滿足的,永遠無法。就像感情的高度,智識的抬高,以及我們所認為的很多事,都是如此,需要去發現、探索、等待,需要一個過程。

否則,極端倦怠,勢必成為新的問題。

6
最新評論
  • 於德慶:做人不要太張揚〈雜文)
  • 如若有緣相依相愛,又何必事事追求圓滿與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