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這個大千世界中,我們每個人都會有對自己的定位和對未來美好的期望。然而,家庭和社會可能讓我們的定位發生偏移。面對這些落差,我們要理智對待。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肩負起時代賦予我們的責任。
在家庭和社會賦予我們的新定位面前,許多人選擇堅持他們自己的想法,對待新定位很是不屑。正是因為這樣,到最終他們出於無奈接受這一定位時便會感到更加痛苦。蘇東坡曾言:“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在這時代的變遷中,定位的變動時有發生,對於必須生活於社會中的我們而言,接受落差不失為一種明智之舉。當然,所謂接受也不是一味吞嚥,而是像吃魚吐刺一般,進行選擇,理智對待。
丹麥哲學家克爾凱郭爾說過:“人活著不是為了拖動鎖鏈,而是為了張開雙翼。”生活為我們纏上鎖鏈帶上枷鎖,而我們在向遠方前行時,不能像老牛拉車一般拖著枷鎖行走,而是要理性面對它們,在重重困境中找到最合適的道路。文壇泰斗魯迅先生曾立志學醫救國,可當時的社會現實讓他不得不改變志向,棄醫從文。面對時代和社會賦予他的新定位,他選擇正視落差帶來的痛苦,奮鬥於他的新定位,最終成為一位文壇大家。
2020年,面對嚴峻的疫情,又有多少奮然而起的“逆行者”選擇捨棄安逸的生活,前往疫區進行援助。身患漸凍症的張定宇院長本可以安心治病,但他在現實塞給他的新角色、新責任面前,果斷地選擇了接受。安逸生活與艱難抗疫的落差下,他從不後悔,他想要跑得更快,戰勝時間,戰勝疫情。張定宇院長的做法讓我們感到由衷的敬佩。其實不止是他,許多奮戰於疫情一線的醫護人員也同樣是這樣的心態。他們有的即將結婚,卻放下了愛人的手;有的剛剛做了母親,卻放下了啼哭的嬰孩;有的想要盡孝,卻不得不放下病床上的父母……這些默默無聞而又無私奉獻的人,他們在面對疫情帶來的錯位時,勇於理性面對落差,肩負起了社會給他們的責任,他們是真正的勇士,也是真正的智者。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替我們負重前行。面對時代的召喚,祖國的期盼,我們身為時代的新人,在家庭與社會賦予我們新定位而產生錯位、落差時,應選擇理智面對,勇擔重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