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文>

紀伯倫有一首詩:

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

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

他們透過你來到這世界,

卻非因你而來,

他們在你身邊,卻並不屬於你。

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

卻不是你的想法,

因為他們自己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護的是他們的身體,

卻不是他們的靈魂,

因為他們的靈魂屬於明天,

屬於你做夢也無法達到的明天。

你可以拼盡全力,變得象他們一樣,

卻不要讓他們變得和你一樣,

因為生命不會後退,也不在過去停留。

你是弓,兒女是從你那裡射出的箭。

弓箭手望著未來之路上的箭靶,

他用盡力氣將你拉開,

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遠。

懷著快樂的心情,

在弓箭手的手裡彎曲吧,

因為他愛一路飛翔的箭,

也愛無比穩定的弓。

吳曉樂《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文章很真實,真的有一點一點地打動我,我不喜歡人們談教育的長篇大論,因為沒有什麼效果,作者用一個個鮮活的例子來展現那些所謂的壞小孩,或者是有怪異舉動的小孩形成的原因。也讓我們一步一步放反思教育的本質。

九個不同的故事,九個不同孩子的不同人生經歷,書裡面的每一個怪獸孩子都有著他們自己的故事,然而這給他們的心理造成了多大的影響,沒人知曉。

為了讓孩子上一個好的學校,眼鏡仔(書中人名)的父母費盡心思請好的家教老師補課,孩子的早餐每天都“營養”又固定,而父母也非常“關心”孩子的學習,他們清楚地瞭解孩子的成績在臺北重點中學的排名,瞭解臺北學業競爭激烈的真實現狀。毫無疑問,父母對於眼鏡仔是愛的,但眼鏡仔能否感受得到呢?對於眼鏡仔而言,犯了錯的結果只有捱打,甚至被打習慣了,他都會條件反射地接受懲罰。父母如此粗暴地教育,讓他長期生活在恐慌和壓抑之中,所以很多時候他都不說,選擇忍耐。這樣的家庭教育是否是很多唯分數論家庭的對映?父母自以為是愛的關心,卻沒想到他們的愛會讓孩子如此氣喘吁吁。他們想要給的愛,未必是眼鏡仔所奢求的,看似幸福美滿的他,心裡早就累了。

“當初生下你,並不是我的意思。”對於孩子來說,這確實是最傷人的話了。很不幸,陳小乖(書中人名)就在這麼一個家庭裡。他明明是一個聰明的小孩,可以考到令家長滿意的成績,卻因為家庭,無心學習。誰讀書的時候不是個被期待的小孩?但對於找不到歸屬,找不到心理的“家”的陳小乖來說,讀書再也沒有辦法給他找尋歸屬的期望,沒有人在乎他考多少分,沒有人在乎他在學校的日子,被人當作“物品”一樣推來推去,他的存在被自我懷疑,其他的一切又有什麼意義?

還有的父母,把自己曾經的缺憾寄託在孩子身上,把自己沒有走完的路規劃給孩子,美名其曰為孩子好,希望孩子以後可以活得更輕鬆。可是,誰曾想那理所當然的美名其曰給孩子套上了沉重的枷鎖,他在你的計劃裡按部就班地活著,可是你問過他的感受嗎?

......

在吳曉樂描繪的這九個家庭裡,我看到了千千萬萬個家庭的影子。很多家長自以為地對孩子好,給予他們物質上的滿足,但是有多少家長缺失了給孩子的精神滿足,在愛他們的同時,是否考慮過這種愛的方式是否可以被他們接受,被他們理解?別再以愛的名義綁架他們了。他們需要你的理解,需要溝通,何不走進他們的心裡,問問他們真正需要的是什麼?

再者,孩子對於父母而言是什麼?對於父母而言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既然選擇把他帶到這個世界上,就不要總是把“當初生下你,不是我的意思”這樣的話掛在嘴邊,因為是你讓他來到這個世界的,而來到這個世界以後你又告訴他這不是你的本意,你讓孩子怎樣想?對孩子來說,那就是一把無形的刀,一點一點地摧毀著他們內心原本堅固的堡壘。

我相信,更多的父母對於孩子更多的還是愛。這份愛,像一把雙刃劍一樣,因為愛,讓更多的父母更加強大,保護著孩子。但請注意,別讓這把劍誤傷了孩子,甚至刺穿他們的心臟。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確實是一本值得一看的書,鮮活的例子可以讓更多的人看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也希望這個世界沒有那麼多悲哀和傷痕,可以看到更多雖然不完美但可以健康快樂成長的孩子。

14
最新評論
  • 於德慶:做人不要太張揚〈雜文)
  • 我知道我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