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文>

生活中有這樣一些人,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反覆考慮,做完之後又憂心忡忡,希望所有的事都能面面俱到,如有做得不完美的地方,就會擔心別人對自己的看法,而且非常在意自己的得失。他們常常生活在一種患得患失的狀態之中,心靈被得失紛擾攪得一刻不得安寧。

這些人,太在意得失,所以心中總是充滿疑慮。

01

布里丹養了一頭小毛驢,他每天要向附近的農民買一堆草料來喂。

這天,送草的農民出於對哲學家的敬仰,額外多送了一堆草料放在旁邊。這下子,毛驢站在兩堆數量、質量和與它的距離完全相等的乾草之間,可為難壞了。

它雖然享有充分的選擇自由,但由於兩堆乾草價值相等,客觀上無法分辨優劣,於是它左看看,右瞅瞅,始終無法分清究竟選擇哪一堆好。

於是,這頭可憐的毛驢就這樣站在原地,一會兒考慮數量,一會兒考慮質量,一會兒分析顏色,一會兒分析新鮮度,猶猶豫豫,來來回回,在無所適從中活活地餓死了。

後來人們就把決策過程中類似這種猶豫不定、遲疑不決的現象稱之為“布里丹毛驢效應”。

布里丹毛驢效應啟示,這種思維與行為方式,表面上看是追求完美,實際上是貽誤良機,是在可能與不可能、可行與不可行、正確與謬誤之間錯誤地選擇了後者,是最大的不完美。

這個故事無所謂真實,但它的寓意是深刻的。

一是思考和行動的邏輯關係,很多人擅長於思考,而拙於行動,猶猶豫豫,最後一事無成。

二是環境和意識的辨證關係,環境不是決定行為的唯一因素,很多人都在抱怨環境不行,其實是在為自己找藉口和理由,意識的能動性是很重要的,它發揮的作用不可小視。

三是創造性和創造力,只要有創造意識,就會煥發創造行動,就會有活力,而呆板凝滯是致命弱點。

因此,人不能太死板和教條,而是活學活用、靈活機動,創造性地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

思考思辨沒有錯,關鍵是果斷決策,立即付諸行動,才會有好的結果,才會改變人的命運。

英國北威爾士地區曾經發生過一次歷史罕見的泥石流。當時,有位男子第一時間拉著妻子衝到房子外面,而他五歲大的兒子卻在這次事故中死去。事後,很多人對此議論紛紛。有的人說男子救出妻子做得對,因為妻子不能死而復生,孩子卻可以再生一個。有的人卻說男子做得不對,應該先救孩子,因為孩子死了無法復活,妻子卻可以再娶一個。

試想一下,如果這位男子既想救孩子,又想救妻子,他最後會不會像那隻餓死的毛驢一樣呢?

02

據說民間有一種捕猴子的方法:在一塊木板上挖兩個洞,剛好夠猴子的手伸進去。木板後面放一些花生。猴子看見花生,就伸手去抓。結果,抓了花生的手緊握成拳頭,無法從洞裡再縮回來,木板成了一塊活生生的枷鎖。猴子就這樣緊緊抓著他的花生,被人輕而易舉捉去。

而一隻倒黴的狐狸被獵人用套子套住了一隻爪子,它毫不猶豫地咬斷了那隻小腿,然後逃命。放棄一隻腿而保全一條生命,這是放棄的哲學。

人生亦應如此,在生活強迫我們必須付出慘痛的代價以前,主動放棄區域性利益而保全整體利益是最明智的選擇。智者說:“兩弊相衡取其輕,兩利相權取其重。”趨利避害,這也正是主動放棄的實質。

03

從前,晉國有位並不富裕的農夫不慎丟失了一頭牛,可他仍像從未丟失過什麼值錢的東西似 的,整天樂呵呵的。

旁人不解,問他為何不去尋找丟失的那頭牛?農夫笑笑說:“牛是在晉國丟失的,肯定被晉國人拾到了。牛還在晉國,我何必費心去找它呢?”

孔子聽說這件事後說,如把“晉國”兩字去掉不是很好嗎?老子感慨道要是再把“人”字去掉 就更好了!

晉國農夫沒有因為自己家中丟失了一頭牛而沮喪,更沒有因為自家有所損失而悲傷,而是超 越“物之主人為誰”之羈絆,從容而又灑脫地把自己之物推及為晉人之物,從而得出一國之內物沒有得與失。此乃人生之第一境界。

孔子認為,此人的境界還有個侷限,應該把自己之物推及世人之物,突破有限的國界,其境 界更為寬廣。此乃人生之第二境界。

老子更高一籌,他把一頭牛放進大自然中,掙脫了人之束縛,讓其往來無牽掛,真正迴歸自 然。此乃人生之第三境界,也是最高境界。

人生得失是常事,有些東西失去了就永遠不能再得到。面對得失,能夠達到像晉國農夫那樣坦然的心胸,心中會少些陰鬱的雲朵,透進更多的陽光。

如若能像孔子所言,人世間的種種得失便隨風而去,紅塵中的你還能不輕裝上陣?更甚者,如老子,人生無所謂得與失,讓心靈像雲一樣飄逸,讓思緒無邊際地馳騁,定會看到風光無限。

04

世事是那庭前之花,有開也有落,又如那天邊流雲,有舒也有卷。所以,大可不必患得患失,得失無非是天意,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再努力也留不住,倒不如學會釋然。

生活中,有時不好的境遇會不期而至,搞得我們猝不及防,這時我們更要學會放棄。放棄焦躁性急的心理,安然地等待生活的轉機。讓自己對生活、對人生有一種超然的關照,即使我們達不到這種境界,我們也要在學會放棄中,爭取活得灑脫一些。

捨不得家庭的溫馨,就會羈絆啟程的腳步;迷戀手中的鮮花,很可能就耽誤了美好的青春。適當的時候,給自己一個機會,輕輕地放棄,才有可能獲得。

藥材商人來到一個村子,向村民收購靈芝,出價十分高。

但此時正值冬季,高山上的溫度已經降到了零下幾十攝氏度,上山採藥十分危險,許多村民都因此而放棄了。

有父子三人決定冒一次險,因為商販出的價格實在是太誘人了。

他們登上了高山,並且到了冰川地帶,但卻一無所獲。

準備回來的時候,山上颳起了暴風雪,氣溫驟降,年事已高的父親被嚴重凍傷,已經無法行走了。

他倒在冰冷的雪地上,明白自己無論如何也走不下山了,便果斷地對兩個兒子說:“我不行了,你們快把我的衣服脫下來穿上,設法下山。”

兩個兒子不肯丟下父親,更不願從父親身上脫下大衣,堅持要背父親走。

父親不斷斥責他們這種自殺行為,但卻無法阻止他們。可是,他們揹著父親只走了一小段路,就迷失了方向,父親也凍昏過去了。

兒子們淚流滿面,一聲聲喊著“爸爸”。

大兒子脫下身上的大衣蓋在父親身上,試圖把父親救過來。

過了許久,父親已經沒有一絲氣息,大兒子也被凍傷了。

他對弟弟說:“看來我要在這裡陪父親了。

小弟,你把我的衣服脫下來穿上,設法走下山去,家裡還有母親、奶奶在等著我們。”

弟弟悲痛萬分,他摸摸父親,再摸摸哥哥,父親的身體已經僵硬,哥哥的身體還有一絲餘熱;他脫下自己的大衣,蓋在哥哥的身上,企圖救活他。

第二天,暴風雪過去了,父子三人倒在一塊兒:父親蓋著大兒子的大衣,大兒子蓋著小兒子的大衣,而小兒子只穿著一件薄薄的棉衣。

村人們把他們抬下山,邊走邊流淚。他們說:“什麼叫骨肉相連,他們父子三人就是。”

但是有人卻惋惜地說:“應該有兩個可以活下來,但他們錯過了。”

的確,如果兩個兒子穿上父親的大衣,徒手下山,是可以回到家的,但他們捨不得父親。

一年後,他們的家人也在痛苦中鬱鬱而終。如果當年捨得一個人的生命,就可以保住四個人的生命,但他們在愛的面前,卻喪失了必要的理智。

有時候,捨棄愛,反而是一種博愛,它和愛與不愛的問題無關。

人生有些錯誤是無法挽回的,有時,需要你付出代價,這個代價就是放棄。外在的放棄讓你接受教訓,心裡的放棄讓你得到解脫。人生充滿了無奈,有時放棄本身也是迫不得已。

苦苦地挽留夕陽的人是愚人,久久地感傷春光的人是蠢人。什麼也捨不得放棄的人,往往會失去更加珍貴的東西。

人之一生,需要我們放棄的東西很多,不是我們應該擁有的,我們就要學會放棄。幾十年的人生旅途,會有山山水水、風風雨雨,有所得也必然有所失,只有學會了放棄,我們才能擁有一份成熟,才會活得更加充實、坦然和輕鬆。

人生是一個不斷失去,又不斷得到的過程。

在這個得失反覆的過程中,我們一步步也走向成熟。

這個成熟,是經過審視的智慧與圓融,而不是複雜與放棄。

正如三毛所說,成熟不是為了走向複雜,而是為了抵達天真。

希望歷經生活的考驗,我們每個人活得越來越通透純粹,擁有看山還是山,看誰還是誰的智慧。

人生是一份沒有答案的問卷,苦苦的追尋並不能讓生活更圓滿。也許一點遺憾,一絲傷感,會讓這份答卷更雋永。收拾起心情,繼續走吧。錯過太陽,你將獲得星星。

7
最新評論
  • 於德慶:做人不要太張揚〈雜文)
  • 最折磨人的不是得不到,而是你轉身離開,而我卻心心念念地放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