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試過“精神赤裸”嗎?| 推開世界的旋轉門
Photo by Johannes Plenio on Unsplash
1 赤裸的夢
你做過這樣的夢嗎?夢到自己赤裸地走在街上,或者在一個公開的場合,忽然發現自己幾乎什麼都沒穿。很多人都做過這種類似的夢,如果你也做過,你還能記起夢中意識到自己赤裸在外時的感受嗎?
有些夥伴的感受是,覺得自己特別尷尬,感到羞愧窘迫,想遮掩,想躲藏;有些夥伴則不同,會感到輕鬆、愉悅和解脫,有種重獲新生的感覺;還有些夥伴兩種感受都有,一開始感覺有點不安,想找遮蓋,但後來發現周圍人們好像都對此無所謂,就慢慢放鬆了,感到一種接受了自己的坦然。
如果意識到自己在這個過程中的細微感受,是一個對自己蠻有意思的覺察。我們多多少少都會對暴露自己有恐懼感,會在意別人的目光,會希望以一個被所處環境認同的形象和身份出現。
Photo by Michal Bar Haim on Unsplash
如果在夢裡感到赤裸的窘迫不安,可以讓我們覺察到自己對認同的需要,以及因在意別人的看法產生的不安全感。在夢中有這樣的感受時,也可能我們正處於某種類似的情境,比如陷入某種壓力,面臨失去名譽地位,面臨人言羞辱或世俗眼光,併為此感到擔憂和受挫。
有時候,在這樣的夢境中,我們會感受到有些輕鬆,似乎某些遮掩和麵具已經讓我們感到厭倦,感到不舒服、不自在,這時候把自己真實一面坦誠展現,好像去掉了各種遮掩,反而讓我們一下子放下了一個重擔,在夢中放飛一把自我。
外部環境沒什麼恐懼的,讓人恐懼的大多是自己的猜測和想象。
有些時候,在夢裡,先是發現自己沒穿衣服,覺得有點慌張,希望掩飾一下,但後來發現大家似乎都沒看到,就算看到了也並不在乎,於是就慢慢放下了擔憂,變得輕鬆起來。
這很像我們在現實中體驗到的一些過程,比如初次見到一群陌生人,希望給大家一個好印象,就不自覺地去“裝”一下,後來混熟了,覺得這些人可以接納自己的真實、所謂的不足和脆弱,於是終於可以放下偽裝,可以不裝了,變得放鬆舒坦,開心自在,就像變了一個人。
Photo by Jeremy Bishop on Unsplash
2 精神赤裸除了在夢裡,在現實生活中相對公開的場合,你有過赤裸身體的經歷嗎?不是在公眾澡堂男女分開那種,而是相對更開放一點的,比如有些朋友偶爾會裸個泳、裸個奔什麼的,或者在類似於相對安全的天體海灘之類的地方。
我第一次有這樣的經驗,是在美國舊金山附近一個叫“伊莎蘭學院”(The Esalen Institute)的地方。伊莎蘭建在美麗的大蘇爾海邊,是美國西海岸一處著名的靈脩中心——其實說靈脩中心也不太準確,因為那裡也是很多學院派心理學學術研究的重地。
晚上在伊莎蘭泡溫泉,溫泉在海邊的峭壁上,眼前是浩瀚無邊的太平洋,抬頭是無盡閃爍的星群。
在這個溫泉你可以選擇穿泳衣泳褲,也可以選擇赤裸,但大家基本都選擇後者。白天一天的交流之後,晚上各種導師教授學員都不分性別老中青赤裸相見在溫泉裡,繼續探討精神與生命之類。
Photo by 烏實
一開始我挺不適應的,會下意識的找個沒有異性的地方去換衣服,怕冒犯了別人,也習慣性的認為別人會覺得你有什麼不對。
其實這個天體規則本身也是對等的,每個人都在這個規則下,你不會因為你的坦誠相見冒犯別人,別人也不會對你品頭論足。你需要遮掩自己的理由一個個都不存在了,剩下的只是自己的慣性。
所以當我發現這沒什麼“不正常”的時候,也就很快適應了。同時也意識到,這是一個將自己開啟的過程,這個環境為你提供了一個安全開啟自己身體和感受的經驗。
而這個從不適應到適應的過程,也提供了一個內在覺察的機會,讓自己看到自己的慣性,看待自己的掩飾和防衛,看到自己對於被肯定——被他人與被自己肯定的需要,也會看到,所有這些是如何被解除的,並享受解除之後的自由感受。
回到現實社會,我們是很難這麼做的,但我們也可以嘗試在一定時間和環境裡“精神赤裸”,開啟心靈,不再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設防,不再用情緒掩蓋脆弱,不再期待表現自己而贏得肯定,也不再擔心自己不被接納、不被認可、不被愛。
這樣的“精神天體溫泉”,你能找到嗎?
Photo by Alexandru Zdrobau on Unsplash
3 赤子之心你的內心深處,你所認為滿意或不太滿意的、好或不太好的部分,究竟對自己意味著什麼?可能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探索和覺察。
每個人都希望在群體中或某個物件心中,塑造自己的重要性和獨特性,同時又希望自己可以再也不為別人的看法而擔憂。這個矛盾說明我們意識到,我們不可能永遠生活在外來的讚許中,但卻又無法突破自己對外在認可的需求。
只有不再需要外來的認可和讚許時,你才可能變得自由。要做到這一點,你得先對自己的存在具備認可和讚許。最大的限制,來自於自己對自己的限制。
如果你對自己不帶任何看法,百分之百接納你自己,你也會更容易接納他人,更容易注意到他人對你的接納。你就在這個過程中,印證了自己無限的可能性。
一般來說,這需要三個步驟:第一是覺察到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覺察到自己那些堅固的限制性信念,比如“我是不安全的”、“我是不夠好的”;然後不是否定它們,抗拒它們,而是接納和接受它們的存在;最後,在這個基礎上,你可以釋放它們,持續清理對干擾能量清理和轉化。
如果再深入的一步,則是你體驗到你天然是完美的造物,你的存在本身就來自於宇宙和自然之愛,何須頭腦的認可和讚許呢?
Photo by Darran Shen on Unsplash
所謂赤子之心,人人都有一顆。赤子之心就是我們在嬰兒時那顆純真而充滿接納的心,沒有評判,沒有限制。
老子說:“為天下溪,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那顆赤子之心,飽含著我們用頭腦難以理解的智慧和力量。
在七脈輪體系中,心輪的梵文名字是Anahata,這個詞最原本的意思是兩個東西相碰撞卻沒有發出聲音,這意味著任何衝突在心輪的能量中消於無形,意味著你在與外在的碰撞中,不受傷害。
在一個社會化的環境中,找一個“精神赤裸”的環境不太容易,更何況時時處於這樣的狀態。
但隨著你不斷的開啟,你會發現自己越發的柔軟如溪流、接納如大海,你會越來越有能力與這個世界不帶評判的赤誠相對。於是你會發現,你身邊的“精神天體溫泉”越來越多。
同時,也珍惜你找到的每一處“精神天體溫泉”,當你感受過開啟心靈的自由,你就會更清晰、深刻地感受當下,放手、自信地享受未來生命的旅程。
Photo by Simon Migaj on Unsplash
4 今日練習想一想有沒有一個人,可以讓你們之間敞開心扉,“精神赤裸”的相互溝通?
平常,你也可以在沒有人的時候,在一個安全的環境中做下面的練習。
找一面鏡子,你可以不穿衣服的坐在鏡子面前,或者站著也可以。
你可以對鏡中的你開啟你自己,聊一聊你的脆弱,你白天的防備、你的不堪,也聊一聊你的成長。
大多數人都有著相似的故事,接納你自己的脆弱,接納你自己的一切。
然後,你可以向自己表達愛,欣賞你的存在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