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文>

修行不只在山間廟裡,

更需要在生活、工作、社會中。

紅塵中的每一個人都要懂得:

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

歷事煉性,對人煉心

你的工作環境也是你的道場,你的壇城——無論你從事什麼職業,都要把你的修行融入到你的工作中。

面對境界,歷事煉性,對人煉心。

要盡你的責任和義務,要盡心盡力地做好你所承擔的一切,要制心一處,用心去做每一項工作。

把你的服務物件看成為父母眾生,一切為他們的利益著想,以真誠心對待每一個眾生,關心他們,幫助他們,理解他們,體諒他們,做眾生的公僕,全心全意地為他們服務。

這就是你的修行,你會得到無比的快樂。你的事業、你的工作、你的一切都會順利。不要怕遇到違緣障礙,他可以歷煉你的心性,提高你的層次,增長你的智慧。

你的家庭就是淨土,就是你的寂靜處。要把你的淨土打掃得乾乾淨淨,佈置得清淨莊嚴,要任勞任怨地盡你的責任和義務,擦掉灰塵就是擦掉你的業障,掃除垃圾就是掃除你的煩惱。你的家人都是你的親人,都是你的父母眾生、兒女眾生,都是你的金剛道友,要關心他們,照顧他們,尊重他們,不要傷害他們,怨恨他們。

紅塵中修行,同時也要明白:各有各的因緣,各有各的福報,你執著什麼,什麼就會傷害你,你執著誰,誰就會讓你傷心,一切都要看成如夢如幻,放下所有的妄念,但放下不是放棄,該做的還要去做,還要做好。

人生就如同一場戲,戲已經開場了,你就要演下去,但是你要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地知道,你是在演戲。哪裡有真的夫妻?哪裡有真的兒女?既要演好你的角色,又不要假戲當真,其實人間並不是我們的老家,眾生只不過是匆匆過客而已,有什麼可執著的,有什麼可計較的?

先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修好自己的心,一切境都會隨心轉。當以寬闊的胸懷容納一切,包容一切的時候,你就不會有想不通的事,看一切人都是好人,看一切事都是好事,看一切境都是好境,你如果能經常查詢自己的缺點,能不斷地去掉我執,這就是修行,否則修什麼呢?

修行和生活,工作並不矛盾,佛性是我們每個人都具有的,然而人們陷入了繁忙的事務,到處奔走尋求,忘記、失落了自我,不知道最重要的、最寶貴的東西應該從自心中尋找。

生病的人,要找回健康;失業的人,要找份工作;傷心的人,要找到快樂;失望的人,要找到希望。

我們一生幾乎都在為找事業、找朋友、找財富、找功名而忙碌,甚至一生一世都在找尋,仍然找不到自己想要的。其實找來找去,找自己的心最重要,該怎樣找到自己的心?修煉自己的心?

找到自己的心

第一、成就內心的真佛。

有句偈雲: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就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尊本來佛、自性佛,卻在耳語聲色裡追逐迷失,找遍外在一切,忽略自家珍寶,空在世上幾十年找不到真正的自己,很是可惜。因此,我們要做一個有智慧的人,向心內覓佛,成就內心的真佛。

第二、點亮內心的燈光。

現代人強調淨化環保、淨化社會,其實最主要的還是要先從淨化自己、淨化心靈做起。因為我們的心,經常被愚痴、黑暗、無明、煩惱所遮蔽。我們每個人的自性裡,都有一盞心燈,點亮這盞智慧的燈、般若的燈,就能趕走無明、煩惱。有謂美容、美顏、美姿,不如美心,點亮內心的燈光就是美心。

第三、治療內心的病患。

身體生病了要看醫生,心理生病了該怎麼辦?有人求神問卜,有人看心理醫生,不過最究竟的,還是自己要做自己的醫生,因為自己內心的病,自己最瞭解。佛說一切法,為治一切心;若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佛陀說法,就是要治眾生的八萬四千種煩惱病。所謂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用戒來治貪,用定來治瞋,用慧來治痴,身心才會解脫清涼。

第四、發掘內心的財富。

外在的財富,隨時可能因為水、火、盜賊、貪官及不肖子孫等而消失。然而我們心內的財富,是偷不去,也失不了的。如:信仰、般若、慈悲、道德、精進、喜舍、慚愧等等,都是心中的財富,這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你想擁有多少財富,就得看自我發掘多少了。

生活在世間,有人專找門路,有人愛找碴兒,找來找去,只有自找苦吃,自找罪受。唯有找到自家寶藏,心裡才會開朗,才會踏實,無論什麼樣的生活,都得自在。

修心:養成淡定從容的生活習慣

煩惱由心產生。南懷瑾先生說,所有人都在“無故尋愁覓恨”——世間煩惱是庸人自找的。

煩惱如同不良生活習慣導致的疾病,淡定從容的生活態度是消除煩惱的健康生活習慣。但這種良好的習慣並非每個人都有,即使得道的高僧偶爾也會心生妄念,自尋煩惱。

白雲守端禪師在方會禪師門下參禪,幾年來都無法開悟,方會禪師憐念他遲遲找不到入手處。

一天,方會禪師藉著機會,在禪寺前的廣場上和白雲守端禪師閒談。

方會禪師問:“你還記得你的師父是怎麼開悟的嗎?”

白雲守端回答:“我的師父是因為有一天跌了一跤才開悟的,悟道以後,他說了一首偈語:我有明珠一顆,久被塵勞關鎖,今朝塵盡光生,照破山河萬朵。

方會禪師聽完以後,大笑幾聲,徑直而去。留下白雲守端愣在當場,心想:“難道我說錯了嗎?為什麼禪師會嘲笑我呢?”

白雲守端始終放不下方會禪師的笑聲,幾日來,無心吃飯,睡夢中也經常會無端驚醒。他實在忍受不住,就前往請求老師明示。

方會禪師聽他訴說了幾日來的苦惱,意味深長地說:“你看過廟前那些表演猴把戲的小丑嗎?小丑使出渾身解數,只是為了博取觀眾一笑。我那天對你一笑,你不但不喜歡,反而茶飯不思,夢寐難安。

像你這樣對外境這麼認真的人,比一個表演猴把戲的小丑都不如,如何參透無心無相的禪?

煩惱是無緣無故的風,無法保持平靜淡定,對任何事都深思不已糾纏不休的人,心湖就會被煩惱的風掀起波瀾。

有句佛語叫掬水月在手。蒼天的月亮太高,凡塵的力量難以企及,但是開啟智慧,掬一捧水,月亮美麗的臉就會笑在掌心。人生總會有各種紛繁複雜的問題面對這些問題,如果不能保持淡定從容,自然會煩惱不已。

在現代都市竟爭的人性叢林中,從容淡定是一種難以達到的大境界,庸人都在杞人憂天、慌不擇路,只有智者鎮定從容。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關鍵在於你怎樣看待——有繁雜事情的人生是最真實的,但是煩惱卻是沒有必要的。

心如止水,方可脫俗超凡

人之所以內心痛苦無比,是因為不堪忍受,最重要的是心太容易受到外界影響。如果內心空靈,被影響得少了,煩惱也就漸漸消失,何來痛苦一說?

佛家、道家都講,人心如止水,可脫俗超凡。然而這種境界需要勤修苦練,並不易得。心靜如水到底是何等境界,南懷瑾先生借莊子的一番言論,來將這般境界展現給大眾。

《莊子內篇德充符第五》中講:“平者,水停之盛也。其可以為法也,內保之而外不蕩也。德者,成和之修也。德不形者,物不能離也。”“人莫鑑於流水,而鑑於止水。唯止能止眾止。”

根據上面這段話,南先生在《莊子講記》裡便說,物理上常用的“水平”一詞,便出自《莊子》的文中。“平者,水停之盛也。”水真正平了,停住了,就不流了,有一點傾斜就流了。所謂打坐修道,就是要做到心靜水平。

古人所說的定的境界即止水澄波,像水一樣止住不流,清澈見底,但又非死水一潭。所以,水平不流,如止水澄波能夠做到晝夜都在止水澄波中,便是道德修養的境界所在。

莊子在這裡很明確地告訴世人修行的方法,即效法水平。止心如水,止水澄波,雜念、妄想、喜怒哀樂一切皆空。修行不必強調是在佛法上還是在道法上,人生本就是一場修行課,如能做到心如止水,即便寧靜被打破了,最後仍是歸於平靜,也就沒有什麼能夠傷害你的。

“內保之而外不蕩也”。內在心境永遠保持如止水一樣的平衡。雖說入世做事難免有喜怒哀樂,但只要內在修養心如止水,可無所畏懼。

所以,“德者,成和之修也。德不形者,物不能離也”。道德達到這個境界,才真正地成就了和平。“修”不是修道的修,而是指這條長路、這個希望、這個前途之意。內在有了這種道德修養,入世出世,不受萬物的影響,都始終凝定在祥和的境界。當處於這種止定境界時,就可以“眾止”,即停止外界的一切動相。

然而,心靜如止水的具體情況是怎樣的呢?南懷瑾先生借《莊子內篇·人間世第四》來解釋——

回曰:敢問心齋?仲尼曰:若一志,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聽止於耳,心止於符。氣也者,虛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虛,虛者,心齋也。

顏回問孔子,什麼是心齋?怎樣才能到達心齋的境界?

孔子做了如下的回答:“聽止於耳。”聽覺停止了,和外界脫離了關係,所以叫他也聽不見了,入定去了。“心止於符”,心裡面什麼念頭也不動,自然和“道”符合了。

此段話雖然出於《莊子》,但內文引用的確是孔子及其弟子顏回的對話來解釋。這裡還提出了“心齋”一詞。

“氣也者,虛而待物者也”。這個時候,呼吸之氣是空靈的。

“待物者”即所謂跟外面物理世界還是相對有待的。雖然身心內外一片虛靈,還是跟外面物理世界相待的內心空靈是第一步的修養。

“唯道集虛”,把內心虛靈的境界練習久了,累積久了,那麼達到形而上的道也就快了。

原來——由凡入聖,只在心的境界,與身處何地並無多大幹系,這就是“心齋”。而這種境界,須在紅塵的種種對境之中才能得到檢驗,也因此才顯得真實而可貴。

18
  • 於德慶:做人不要太張揚〈雜文)
  • 深夜文案:文如信仰,讓你所到之處,所見之事,所向披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