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文>

大家好,我是張妙娜醫生,今天我們不聊醫學,來說說人生那點事。

我經常認為,即興的作品可好可壞,而不加更改的人生,也終將是苦甜參半。

-01-

我是在讀小學3年級的時候,察覺到自己性格自閉又懦弱。

90年代,我出生在一個普通的潮汕家庭,父母忙於生計,6歲的時候,我回到了農村老家,養在了奶奶身邊。

跟很多小朋友不一樣的是,充滿樂趣的農村生活,並沒有成為我生命中能夠開懷大笑的生活回憶,反而因為我嬌滴滴又羞怯的性格,融不入其他小朋友的世界,經常受到排擠跟欺侮,成為痛苦的又使人蛻變的經歷。

自閉又怯懦的性格,對一個小朋友的影響到底有多大呢?

在5年級以前,我的學習成績長期全班級倒數榜上有名,在5年級以前,我都沒有交到一個能夠說上幾句話的同學,放學後也是一個人在家玩。

性格出現轉機是在我小學5年級的時候,那個時候,我有幸進入了三個女孩子的小團隊,跟著她們上學放學、寫作業,週末在她們奶奶家看電視玩扔石子的遊戲。

跟現在小朋友繁重的學習任務不同,十幾年前,農村小朋友的家長都是不需要跟進孩子作業的,所有作業都是在小朋友放學後的一兩個小時完成,老師也會在第二天批改完班級學生的作業。

在那個快樂又放鬆的環境裡,因為好朋友的陪伴,我逐漸變得開朗且自信陽光。

當然,如果張醫生只說到這裡,那你可能覺得原生性格也太好改變了,就是找一群小朋友的陪伴,孤獨地自閉的內向的小朋友,就能夠變得陽光自信開朗?

對不起,事情沒有這麼簡單,一個孩子的成長遠遠比想象中複雜。

-02-

我的性格品性,是到了大學畢業的時候,才真正開始沉澱,也是在我進入醫院工作之後,才最終固定下來。由此可見,一個孩子的成長,從小學到初中高中甚至到大學工作,都是不可忽視的,社會這個大染缸,才是孩子品性的真正挑戰。

上大學的時候,有一段時間我過於敏感,整天像個刺頭一樣,東懟懟西懟懟,人稱“張懟懟”,也曾在經歷過考試失利後變得患得患失。

我至今清楚地記得,大學時期的我,雖然體格上已經成熟,但是心智極其不成熟,特別容易被周圍的人或者事物影響。

有了這樣的思考跟經歷後,後來我再看見新聞說某某大學生壓力過大自殺啊,某某大學生網貸啊,某某大學生早戀墮胎啊,我就不會過多地對這些人進行責怪,相反的,我特別能夠理解他們——身體的成熟,心智的不成熟,犯錯是無可避免的。

-03-

我發現中國式父母常有的一個想法跟行為就是:

孩子的吃喝拉撒睡必須照顧得妥妥帖帖,孩子的學習成績必須扶持的週週到到,孩子的性格跟品性可以放到後面再說;或者,認為孩子進入社會了,孩子工作了,孩子就成型了,更不需要去過問性格跟品性了,就順理成章地談戀愛結婚生子定居下來了。

這樣錯誤的思考很多時候會斷送孩子的一生光明前途。

不說別的,我身邊很多同學朋友,工作之後,學會了摸魚,學會了阿諛奉承,學會了賄賂走擦邊球。

雖然我不得不承認,“腐敗”跟“識時務”好像是一個“單純孩子”走向“成熟大人”的評判方式之一,但是很多人都忽視了,正確的價值觀、正直的人品、友好的性格,才是一個孩子成熟的真正標誌,也是決定這個孩子走得多遠的最終因素。

不信你上官場問問,不信你上商場問問,真正想做大事的人,會選擇一個“識時務”、“擦鞋”、“摸魚”的合作伙伴,還是選擇一個“正直”、“實在”的朋友?

如果你讀到這裡,能夠認可張醫生的這一個觀點,那麼我就覺得這個你可能具備了克服原生性格的立場了。

-04-

有了立場以後,具體怎麼做呢?

沒有捷徑的,我經常跟粉絲說,任何東西沒有捷徑,只有方法。把那些優秀的,厲害的,光明的性格跟行為復刻在你的腦海,或者收藏在你的資料夾中,一遍一遍地翻看,一次一次地考核自己。

二十多年了,我就是這麼一路走來的。

《舊唐書·魏徵傳》說,"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找一個你真正認可的人反覆地鑽研他,模仿他,有朝一日你將克服你自己的原生缺點,終將能超越他。

2021年了,立足過去,展望未來,提前祝大家新年快樂!

#2021開年演講##師者說#

9
最新評論
  • 於德慶:做人不要太張揚〈雜文)
  • 堅持做好這5件小事,你也能習慣性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