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你覺得自己已經丟失了童年的那塊點心,但我確信它還在那裡,就在你心靈的一角。一切都還在那裡,如果你真的想要,你還可以找到它。
—— 一行禪師
偶爾會刷到一些影片,大概就是說,一覺醒來,回到孩童時期,看到媽媽在做飯,爸爸在清掃院落等等。
配上童年的圖片,再加上一段帶著回憶的音樂,總會讓人特別有感觸,彷彿真的從忙忙碌碌的時光裡醒來,做了一個夢,看到了曾經兒時的一片安然寧靜。
藍天白雲,澄澈明淨。
很多人說,兒時的歡愉是治癒一生的歡快。
童年的記憶像船,揚著帆,破著浪,在大海里翱翔;童年的夥伴像雲,時聚時散,追著夢,在無暇的天際裡飄蕩。
童年就像一個萬花筒,充滿了魔幻和燦爛。
年紀越大,越發現,童年往事雖然已經過去多年,但童年的快樂會是記憶裡最深刻的一部分。
因為它給予我們淳樸、厚重,給予我們自尊和勇氣,讓我們對生活中的一草一木,都無比眷戀,對遇到的人,無限感恩,充滿愛戀。
人有時候很矛盾,小時候渴望長大,長大後又懷念童年的時光。
或許是因為,童年像一張白紙,讓我們在上面任意揮灑,勾畫自己的世界。
而長大後,有了現實的限制,心中理想的世界與兒時有了差距,所以,內心的小鳥,還會希望像兒時一樣,可以任意飛翔。
當下漢子中的“閒”(閒)字呢?以門窗為框,裡面是個“月”,意思就是隻有那些真正悠閒的人,才有時間賞月。而如今,大部分人都沒有這樣奢侈的悠閒時刻。
人生漫漫,每個人都在為生計而辛苦奔波,有時候,或許我們可以透過簡單的方式來讓自己更加享受生活。
比如專心地喝一杯茶,去看一場電影,可能會有人想:我明明可以去加班掙錢,為什麼要浪費時間。
這和錢沒有多少關係,時間是金錢,更是生命。
在喝茶的兩個小時裡,是你用錢換不來的享受一場電影,或者悠閒地喝杯茶的生活。
讀來令人唏噓。
快節奏的生活,讓我們把太多的時間都放在工作上,有時候把孩子送到幼兒園,送到學校,或者給孩子做一餐可口的飯菜,就覺得作為家長任務已經完成。
但我們卻忘了,孩子最想要的,其實是陪伴。
生活讓我們太多的去計較得到,去算計這件事會獲得什麼,彷彿別人去做了,你不做,就會有遺憾,就會失去了很多。
卻從來沒有想過慢下來去體會生活,回味生活,享受當下這一刻。
所以,暫時放下手中的工作,去泡一杯茶吧,享受那一股清香,會讓你覺得當下無限美好。
夢想生活中,很多人都會給自己制定好計劃,每每會把第二天需要做什麼,排列好,比如告訴自己明早要六點鐘起床,有時候會很神奇,第二天就會在六點鐘準時醒來。
無意中翻到一本書,上面說,這叫“無意識”,也就是佛語裡的“藏識”,然後和我們“意識”,也就是計劃中要做的事,二者相結合。
我們做一件事,不僅要利用我們的“意識”,還要使用我們的“藏識”,或許這也是一種自律心。
如同,我們在土中播下一粒種子,就要相信這塊土壤一樣;當我們種下一個念頭或願望時,也要相信,這個願望一定會在我們的內心深處生長,並終將伸出“心識”的水面。—— 一行禪師
所以,大師的意思,就是讓我們能夠隨時隨地內心堅定,相信未來會夢想成真,在心中種下夢想的種子,然後不斷地澆水,施肥,懷著真誠的信念,等待著有一天會實現。
活著,或許就是為了活著。
很多簡單的道理都藏在我們的生活裡。因為活著,我們對這個世界充滿希望,因為活著,我們無限快樂,因為活著,我們可以去享受生活賦予的美好。
所以,時光漫漫,活好此時此刻,就是對我們人生的最好交待。#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