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文>

“冬天已經來了,春天還會遠嗎?”

當大家都在恐慌時,機會就在這裡。如果你和別人一樣,總是抱怨大環境不好,真正的好機會,就從你的指間溜走了。遇到困難,我們要有樂觀主義的精神。 ——阿里巴巴執行長馬雲

每一個困難都蘊含了一次機遇。

逃避工作中的問題,就是逃避成長的機會。 問題是成功的鋪路石。 只有在面對困難、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才能激發我們潛藏的力量,喚醒我們沉睡的智慧,幫助我們實現能

悲觀者看到問題,樂觀者看到機會。

松下幸之助說:“危機和良機本質上是一樣的,只要你改變觀念,重新評估,趁機下手,危機就會變成良機。”同樣的事物在不同人的眼裡,有著不同的意味。比如同是半杯水,悲觀者會認為只剩下了這麼點兒,樂觀者會暗自慶幸還有半杯水。 同樣,同是遇到問題,悲觀者可能還沒有準備開始就已經“打退堂鼓”了,樂觀者則不然,他們相信“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總是一往無前地去嘗試,去努力,因此機會也常常落到他們頭上。

問題等於零,機會等於零。

不善於尋找並解決工作中出現的問題,企業就得不到持續的發展,員工就得不到能力的提升。 不要再抱怨問題,滿臉沮喪消極!問題就相當於出路。工作中的問題就是你的機會。每個人都可以選擇主動解決問題,把問題變成機會。 對每一個員工來說,可以解決的問題越多,完成的任務越大、越難,機遇越多、越大,在企業的地位就越穩固。因此,當問題來臨,我們不妨把它看做是一個機會,訓練自己快速解決問題的能力。

問題總是意味著潛在的機會。

技術上的問題,是革新發明的機會;工作上的問題,是脫穎而出的機會;人際上的問題,是改善關係的機會;犯過的錯誤,是自我提升的機會;遇到的挫折,是增加閱歷的機會…… 不管我們遇到什麼樣的問題,只要擺正心態,善於發現,積極努力,就能把不利的局面變為有利的條件。

問題是創造力的起點

在工作中,問題總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面對問題的迴應方式與態度,則完全可以由我們自己掌握。面對問題甚至是失敗,我們沒有必要慨嘆自己命不好、不走運,我們應該學著做一個生活的智者,將問題轉變為創造的機會。 我國古代思想家老子說:“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每一個困難或者危機都是命運送給你的一個機會,沒有問題就沒有機會。甚至可以說,所有創新的過程,都是用創造性的方法解決問題的過程。

問題是思維的起源、創新的開端。

有問題,不一定有創造;沒有問題,一定沒有創造。因此,在現實工作中,要端正態度,正確看待問題,不要害怕問題,或迴避問題,而要勇於直面問題,從新角度考慮老問題,從問題中啟用思維,引起探索慾望,開始創新活動。

解決問題讓你脫穎而出

日常工作中常常有這樣兩種人:一種人碰見困難避而遠之,另一種則是迎難而上,主動尋求方法,解決問題,擺脫困境。 這種總是能夠尋找方法、解決問題的人,對於任何一家企業來說,都是稀有資源、無價之寶。任何一家企業的老闆都會格外重視和重用能夠幫助自己有更大的發展、給企業創造最直接的效益的實用型人才。這樣的人,也最容易在職場上脫穎而出!

剛來的時候,彭麗也坐過冷板凳,接電話、發傳真、訂盒飯等都是家常便飯,但她從沒有表現出不滿。她覺得誰也不能“空降”到領導崗位上,要想讓別人認可你,就要把小事情做好,讓人看到自己的能力。

實習期滿,彭麗被分配到公司重要部門——市場監理部。一開始,彭麗做基本的財務工作。為了把這些誰都能做的小事做得精緻美觀,彭麗一邊抄寫,一邊進行財務分析,每次都有一段時間,彭麗的同事及手下員工對薪金核算方案產生了質疑,紛紛給老總寫信,表示質疑,但都被上司認為是無理取鬧,給予駁回,不予理睬。這對員工們的工作熱情的打擊,彭麗也覺得薪金制度存在弊端,但她知道上司喜歡的,是那種提出問題,並帶有解決方案的下屬,而最討厭時時抱怨或一針見血指出公司弊端,卻又提不出什麼建設性意見的下屬。 她採取了另一種方法。她先把薪金制度中不合理的地方一一舉證,並指出來這些不合理帶來的負面影響。接著她提出了3套方案,供上司做參考。 報告送交上去之後,老總很快選擇了第二個方案,並對彭麗為了這並不關己的“閒事”忙了幾個通宵分外感動。由於替員工爭取了權利,彭麗聲望大增,讓許多老員工刮目相看,佩服不已,不久就在眾人羨慕的目光中榮任執行總裁。

一個一流的員工,絕對奉行這樣的理念:不找藉口找方法,方法總比問題多!遇到問題與困難,是千方百計找方法解決問題,還是找藉口迴避責任,找理由為失敗辯解,這對職場中能否取得成功具有決定性的作用,也是區分一流人才與平庸員工的核心標準之一。

企業不是算盤,員工不是算珠,不能別人撥一下,你才動一下。身在職場,每個人都應該把自己打造成職業人,從“聽命者”轉變成“解決者”。 當你“變身”成功,成為一個問題“操作能手”的時候,你會發現,領導會越來越賞識你,會越來越將重要的、有挑戰性的事情交給你做,而加薪與升職,都將成為水到渠成的事情,你所有的目標都能輕而易舉地實現。

2
最新評論
  • 於德慶:做人不要太張揚〈雜文)
  • 2021年,憐憫可憐的自己(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