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過這樣一個故事,一頭象,小時候被繩子拴在一根木樁上,它拼命掙扎也無法掙脫,幾經反覆,最後放棄。後來它長大成一頭大象,高大強壯,力氣大到足以掙脫繩索的束縛,但它卻不相信自己可以,仍舊被一條細繩、一根細木樁困在方寸之地。
其實想想,這頭象的經歷和我們似乎有著相似之處。有人小時候學習發育遲緩,理解能力差,被老師評價“笨、不聰明”,就一直以為自己智商有問題,在以後的學習中也畏首畏尾;有人第一次上臺演講緊張,被大家嘲笑,就認為自己沒有當眾演講的天賦,不敢在公眾場合發表自己的意見······
但實際上並不是我們真的沒有能力去當眾演講、取得優異成績,而是我們被一些固有的思維困住,畫地為牢,自己否定了自己的能力,不信自己有潛力去完成一些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如果我們以前一直沉浸在“自己不行、不相信自己”這種想法,那麼現在可以扔掉這些限制你創造無數可能的包袱了,透過閱讀《無限可能》這本書,你會發現很多事情都是自己嚇自己不能完成,打破思維的慣性,透過一些有效的鍛鍊,你將激發出自己被掩藏的潛力,成就更加卓越的自己!
《無限可能》的作者吉姆·奎克,公認的大腦教練、記憶力提升、快速學習方面的專家。他小時候腦袋受過傷,有過一段在學習方面十分吃力的時光,後來透過自己獨創的方法提高了腦力水平,成為知名的大腦訓練專家。他也將這些方法整理出來,很多人透過他的課程實現人生的轉變。
書中包含大量大腦升級訓練、快速閱讀、長久記憶、健腦食譜等方面的內容,透過認真的閱讀並實踐,相信我們能突破自己的潛力,創造無限可能。
一、跳出傳統思維定勢的牢籠
一個人如果生下來沒有四肢,我們可能會覺得這個人十分不幸,一生都要在別人同情、甚至嘲笑的目光中活著。因為身體的不健全而內向、自卑,活在陰影下不敢見人,在有人照顧的情況下平安的度過一生就很不錯。
可世上就有這樣一個缺少四肢的人不認命,他不僅沒有自怨自艾、怨天尤人,反而陽光開朗,出書、娶妻、生子,並在全世界進行演講,用自己勵志故事鼓勵他人。他就是勵志演說家尼克·胡哲,出生就沒有四肢,但他打破人們對這類人群的認知,不服輸、不妥協,掌握自己的命運,成為人生的贏家。
要想創造自己人生的無限可能,就要打破傳統牢籠的束縛,顛覆一些固有的觀念。
我們的人生由自己掌握,可以創造無數的可能,不要被一些傳統的、根深蒂固的觀念束縛自己的能力,要想創造無限可能,首先要從打破傳統、固有的限制性觀念開始。
1. 智力不代表一切
據說愛因斯坦、霍金等著名科學家的智商都超過150,這樣就很容易有這樣一個觀念:智商越高,代表一個人越聰明,一定能取得卓越的成績。我們之所以平庸,是因為智商普普通通,所以這一輩子也不能有什麼驚豔的成就。
這種以“智商論英雄”本就是一種片面的、狹隘的觀念。《無限可能》中提到,測出的智商值高低,只代表一個人學習能力的大小,測不出一個人的創造力和情商。而成功不僅僅取決於學習的好壞,人際關係、抗壓力、創造力等因素同等重要。
高智商為成功提供了一個可能,但如果一個人情商低、不會處理人際關係,自負、不能聽取他人的意見,抗壓力能力差、接受不了失敗,那麼即使智商和愛因斯坦一樣高,相信他也不會取得什麼成績。
我們要打破智商代表一切這個片面的認識,不要束縛在老師、同學“說你笨”的評語裡,從學習能力、為人處世、與他人相處等全方面的認識自己,即使我們的智商普通,但是我們為人和善、善於處理與他人的關係、能吸引到優秀的人和我們一起共事,情商高進而能讓我們的綜合水平提高,那麼我們在工作和生活中仍會如魚得水,取得超乎我們想象的成就。
2. 犯錯不意味著失敗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事情,也沒有百分百完美的人。
人們都會犯錯,但不要把犯錯看成了不得的大事,認為犯錯就完了,就沒有出路了,實際上有時犯錯反而可能是好事,因為它能幫我及時發現工作方向是否正確,不至於一直走彎路。
《無限可能》中說到:與其把犯錯視為失敗的證據,不如把他們當做你正在努力嘗試的證據。決定我們人生走向的,絕不是我們為什麼犯錯,而是我們如何面對錯誤。
愛因斯坦這樣的科學巨匠也會犯錯,但他不認為犯錯就意味著無能和失敗,反而在實驗中犯錯後,及時調整方向。
一個人如果從來沒有犯錯,有可能是他一直在自己已經熟練的領域內工作,從事的內容都是熟練生巧耳熟能詳的,從來沒有踏出舒適圈嘗試新鮮的事物。一直從事枯燥的、單一的工作,不願意創新、嘗試、進取,這樣的人生缺少很多“滋味”。
所以不要認為“犯了錯天就要塌了”,相反犯錯能讓我們及時發現不足、及時改正,避免做不必要功。犯錯不等於失敗,害怕犯錯、不敢犯錯才會導致失敗。
3. 嘗試新鮮事物很難
進入小學起,我們就算正式開始接受正規的、系列的知識教育。小學、初中、高中、大學,每晉升一個年級,都要學習新的知識,隨著年級越來越高,科目也越來越多、內容越來越難,但我們在不知不覺間都堅持下來了,也完成了學業。所以學習新知識、嘗試新事物沒有那麼難,之所以成年工作後懶於、怠於在新的領域嘗試,是我們的懶惰、拖延心理在作祟。
除了人類從未涉足的領域,大部分的行業領域都有一套可供參考的學習方法,我們不會是因為我們缺乏動力或者方法不得當。如果像《無限可能》書中提到那樣:擁有石匠般的精神,培養耐心、保持積極地態度,並掌握學習方法,那麼嘗試新鮮的事物、學習新的知識便不再是一件令人望而生畏的事情。
很多事情沒做之前,不要先否定自己不行,相信自己、勇於嘗試,說不定就能快速輕鬆地掌握新知識了。
4. 其他人的批評很重要
在工作生活中,有人過於看重他人對自己的看法和評價。給公司提出可能的建議怕被人說愛出風頭、幫助弱勢群體怕被人說假善良,無論做什麼事都如履薄冰。
《無限可能》這樣評價這類人:世界上滑稽的事情就是人們因為害怕別人的看法,所以阻止和限制自己表達內心的真實想法。
我們如果做任何事都要顧及他人的眼光和看法,那麼很容易失去自我,生活得也會非常累。萊特兄弟發明飛機,在當時的人看來是異想天開。收到了很多人的嘲弄。但萊特兄弟不管他人的看法,堅持自己的試驗,最終獲得成功,載入人類史冊。
我們是自己的主人,他人的批評意見是善意的,那麼我們可以接受。但如果是故意的嘲弄,那麼完全沒有必要理會。畢竟生活是我們自己,不是他們的。重要的是我們如何度過自己的一生,不要讓別人的觀點和期望左右甚至毀了你的一生。
二、人生不設限,透過以下3點建立自信!“唯一能限制我們的就是相信極限的存在”。
打破一些固有的束縛性的觀念,重新認識自己的能力,建立自信,相信我們的人生不設限,我們可以創造無限的可能。
1. 找到自己的限制性信念。
如果自己在某方面不自信,那麼就追本溯源,回憶一下是因為受什麼影響,透過和自己對話找到信念的本源。
2. 直面現實
克服困難的方法不是逃避,而是直接面對。重新建立自信也是一樣,找到了產生不自信的源頭,不能因為怕回憶、再經歷一遍當時的難過就選擇忽視,應該鼓起勇氣去面對和解決。
以前是因為年紀小,理解力差,做事拖拉、難,反應也不靈敏。但我們會成長,不管體力還是智力都會成長,小時候做不好的事情不代表長大後做不好。
所以直面困住自己多年的夢魘,勇敢的掙脫走出來,開啟新的人生征程。
3.創造新信念
《無限可能》中說:成功的次數遠遠多於跌跌撞撞的次數。
在人的一生中,成功總是多過失敗。找到了束縛自己的源頭並且直面後,下一步就是徹底放下過去的枷鎖,創新新的信念,嘗試新的事物。
在公司例會上表達自己的建議、嘗試喜歡新的事業領域、從一名小組長做起開始領導別人好事,只要邁出了自信的一步,你會發現曾經你害怕的根本就是紙老虎,不值一提,而且鼓起勇氣進入新領域的興奮和高興令你神清氣爽,體會到不一樣的人生。
三、FASTER學習法,提升能力,創造無限可能“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現在都鼓勵活到老、學到老,在重塑自信後,透過新的學習方法,掌握新技能,然後突破自己的潛力,創造出無限可能。
《無限可能》作者吉姆·奎克提到了FASTER學習法,可以幫助我們戰勝遺忘曲線,取得顯著的進步。
☞Forget:忘掉。把注意力像鐳射一樣聚焦在一件事上。這裡作者吉姆·奎克提出一個新的觀念,即如果對於新內容已經掌握了一點,那麼在開始學習之前要忘記已經掌握的。
因為我們覺得對新知識已經有所瞭解了,其實是“一瓶不滿、半瓶亂晃”的狀態,在學習的時候不會虛心、踏實的投入。忘掉已經學的,重新以認真的心態投入,才能掌握得紮實、深入。書中列舉小孩之所以能學東西很快,是因為他們的大腦是空的,很容易就能接納新的知識。
Forget還有一個意思,就是在學習的時候集中精神,忘掉會令你分心的事。
☞Act:行動。腦中有千百種新奇的想法,但是不付諸行動,就永遠只是幻想,不能變成現實。想到後立即去做,不拖延,這樣才能學以致用。
學習不是被動的,而是要積極主動地去思考去提升。牛頓看到蘋果從樹上掉下來,如果只是在腦中好奇了一下,沒有開始實際的研究,那麼也不會發現萬有引力定律。立即行動,才是把夢想變為現實的捷徑。
☞State:狀態。消極被動的接受知識和積極主動的學習知識,最終對知識掌握的情況會完全不一樣。被動的很快就會忘記,主動的能記住很久並且主動運動。所以在學習的過程中要以飽滿的、熱情的狀態投入其中。
☞Teach:教授。檢驗學習成果的一個辦法就是講給別人聽,如果能詳細、流利地把自己學到的知識講出來,那就說明對知識點熟練地掌握了。如果不能轉述,那就代表學的還不紮實。而且我們掌握新的技能不僅是為了服務自己,也應該服務他人,把學習目標定位學習之後把學習內容教授給別人,更能提升自己學習的效率。
☞Enter:收入。有的人抱怨上班時間壓力大,還需要經常加班,根本就沒有多餘的時間學習新的技能。《無限可能》中建議在日程表加上給自己成長和發展的時間,寫下來並標註出來,就能督促自己擠出時間來改變和學習了。
“時間就像海綿裡的水,擠擠還是有的”。上班前在地鐵上的時間、睡前、週末等,都可以利用手機或者電子閱讀器進行閱讀和學習,現在手機功能強大、學習軟體種類繁多,利用碎片化的時間進行學習,總是能有所收穫的。有時間來改變和學習
☞Review:複習。艾賓浩斯的遺忘曲線顯示,在學習新知識後如果不進行復習,很快就會遺忘。孔子也說過“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每隔一段時間就複習一下學過的內容,可以強化大腦的記憶。
人類從遠古的石器時代的茹毛飲血,到現在的“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一直沒有停下前進、追求的腳步,創造出無數的可能和奇蹟。
身處新時代的我們經過現代化的教育,更不應該妄自菲薄、否定自己,而是應該相信自己遠比自己想象的優秀和有能力。跟隨《無限可能》書中介紹的學習方法,相信人生無極限,勇於突破和探索,實現不一樣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