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文>

題記: 繁華的過往流金時光,終會在歲月裡模糊遠去;苦澀而蹉跎的年華積沉,卻留在記憶裡歷久鮮活。

酸棗不是稀罕物,可以說隨處可見,現在人們基本上已經放棄了野外親自採擷。隨便那個集貿市場裡皆能尋找到售賣的攤點。顆顆暗紅鮮亮,珠圓玉潤,看起來煞是誘人,雖吸引眼球,卻是少有人問津。和各種時令水果擺在市面上,感覺有些冷落它。這和它的粒小、果肉少、味偏酸有直接關係。我曾買了些許回去吃,零零後的二姑娘嚐了一顆便隨即吐了出來道:“咋這麼酸?哪有你說的那麼好吃呢!騙人嘛!”是了!也不是!酸棗委實和時令水果沒有可比性,個頭小不說吧,還核大,即使有點甜也是被主體酸味所掩蓋,這可能也是被稱為“酸棗”的原因吧!各種宴會的果盤中從沒有見到它的登場,就是去別家做客也不曾見主人以此招待過,屬於上不了檯面的物種了!就是這不起眼的野生酸棗,卻是我少年時候每年秋天的“美味食品”了,攀枝勾折採摘的過程更是趣味十足,故事滿滿。

那時候賴以玩耍和淘氣的天然場地除了環繞小鎮的泛泛汾河,就只剩小鎮倚傍的那座並不算高險,也算不上富饒的山了。酸棗棵是隨處可見的,它的生命力極強,不管是高高的山崗上,還是乾涸的山坡地楞上,或是亂石橫生的懸崖罅縫中,只要有根伸到的地方,就能生出枝芽。查資料得知酸棗是鼠李科灌木本植物,很難長成樹,兩米來高的酸棗棵也算樹了!不過稱其“棵”比較名副其實。據專家檢測它含有多種氨基酸,是調理內分泌不可多得的食品,酸棗核還是藥材,被製成了價格昂貴的降血脂藥品。它的根呈醬紫色,比枝幹粗很多,且是橫著伸向遠處蔓延,所以酸棗棵就滿山遍野了!有時山路上行走,矮小的酸棗棵混匿草叢中,不經意間褲腿就被酸棗刺勾住了。這時候不能強扯硬拽,因為它的刺是彎鉤翹尖的,需小心翼翼地抓著枝幹逆向脫鉤,否則就會把褲腿掛破,回家找打了!仰或在瓷實的路中央也會努出一抹嫩綠的酸棗苗,雖生意盎然,卻因生長錯了地方,終會有路見不平的人鏟了去。

春天酸棗花開的時候,枝啞上的黃花簇擁肆意,是翠碎的小花。一團團,一簇簇,有米花大小,著附在綠葉枝柄的底部,氣勢很盛。然後經歷過一次次風雨的蒞臨洗禮,淘劣存優後枝葉間就有了米粒大小的綠疙瘩,這些綠意慢慢地生長,直到成為指甲蓋大小的滾圓而飽滿的形狀,之後就再不長大。 但是中間的核卻越來越結實,直到變得堅硬,這時候包著核的外皮就慢慢地泛紅,味道由原來的無味,變酸、變甜,成為一種酸甜酸甜的小果實。期間無人打理,默默無語地演繹著自強不息的生命精彩。

在收穫的季節裡,伴隨著高粱臉紅,玉米腰鼓,酸棗也完成了生命的蛻變。滿枝啞的晶瑩剔透,圓潤可人,宛若一粒粒紅色的寶石鑲嵌在鬱郁綠綠的枝葉裡,紅綠相襯托,煞是壯觀喜人。採摘酸棗的人也就多了起來,有挎包提桿直奔酸棗來的,有路過駐足折枝摘的,也有田間勞作休息時順便捎帶回家的。酸棗肉容可食用,酸酸甜甜的。偶爾奶奶會把酸棗和在酵啟的面裡蒸窩頭吃,也算是伙食變了花樣。酸棗核後來才知道國營收購站收購,可以賣錢,價格不菲,每斤一塊九。就是積攢起來頗費時,我早期吃酸棗不吐核,得知可以賣錢後,吃酸棗就刻意留核了,三年攢了還沒有一小竹藍,擓著小竹藍去交易,還不夠二公斤。雖沒能“靠山吃山”,也算給這句古語抹了一筆。

野外採摘野生的酸棗,小心謹慎是必須的。草叢裡行走要當心被蒿草遮掩了的暗坑地陷,蛇蟲蜿蜒,伸杆探手摺摘時,更須先仔細勘察周邊情況,尤其是跟前的酸棗棵上有沒有馬蜂窩的存在。真的不容忽視,因為越是掛果多的酸棗枝上越愛有馬蜂窩。發現有馬蜂窩最好敬而遠之,如若惹怒了它們,那可不是什麼好玩的。如果真的失誤觸怒了它們,那只有趴在地上不要動,即使被蟄了也不敢動,千萬不能跑,你就是跑的再快,也跑不過帶翅膀飛的,後果可是相當不好。我就深受其害,有過切膚之痛的教訓。夥同倆小夥伴至一仞壁之上,酸棗棵長在靠仞壁的上方,竹竿勾探不著。看著紅紅圓圓亮亮的酸棗沉甸甸地掛滿枝啞,顫悠悠地晃著,十分誘人。遂攀根抓枝騰挪下到了酸棗棵的根座處。抄起竹竿,舉起猛擊,“翁”的一聲,剎時間馬蜂洶湧而至,當時只見眼前馬蜂鋪天蓋地“翁翁”亂飛,霎時撲面而來。急忙倚叉抱頭,也是沒能逃脫厄運,瞬時感覺額頭、手背、後腦勺似火炙針扎。那一杆也是震擊中了馬蜂窩,馬蜂窩掉到了仞壁下面,我雖被蟄的鼻青臉腫,終還是顫驚驚地爬了上來,那疼的哭爹喊孃的慘勁兒,現在想起來還心有餘悸。

去年夏天我重回兒時故里,當時的酸棗還沒有成熟。憑著對兒時深深淺淺的記憶,我踏著暮色,又一次舉步那不高的山,山依舊,涼風依然。只是掛在枝頭的酸棗兒卻稀稀落落,低矮的酸棗棵葉片墨綠而小,看起來有些滄桑厚重的感覺。也許過度乾旱,也許酸棗棵太過蒼老了。富起來的小鎮村礦人,對酸棗早已不屑一顧了,偶遇幾位老者也是飯後閒步。我默默地撿了幾顆散落在地上沒有泛紅的酸棗回了旅社。

窘迫的日子裡,歲月雖苦澀,卻也默享著大自然的恩賜。平淡的日子也很像那時候的山水花香,風輕雲淡,悠然悄悄地輪迴著,一年年又一年年!

作者簡介:

王晟:筆名依石,1966年出生於靈石縣南關鎮,現居介休,山西省作協會員,介休市作協理事,中華精短文學會員,供職於汾西礦業集團賀西煤礦(柳林縣境內)。熱衷於文學創作,有詩歌、散文、小說作品見於《鄉土文學》、《千高原》、《綿山文藝》、《山西焦煤報》、《汾西礦報》及網路平臺。

20
最新評論
  • 於德慶:做人不要太張揚〈雜文)
  • 淡淡的日子想起淡淡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