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文>

網路讓我們獲取資訊的成本變得很低,但卻讓我們的現實世界變得日益狹窄,我們開始不關心對面朋友的表情,專注於手機,我們開始變得越來越拙於交際和融於集體,在碎片的時間裡,我們不再有心欣賞陽光蟲鳴,忽略了真實世界中的點滴美妙,大把的時間被小遊戲所吞噬,我們在慣性中投入看更多的新聞和追擊今日的任務,我們幾乎忘記了作為人類生存的每一天,肉身除了吃飽以外的價值。

時間不是靠擠壓,而是靠選擇而來。時間一直都在,沒時間做的事,等於它在你心裡不重要。“當你去創造自己想要的生活時,時間就自然就有了。” 簡單說,你在乎一件事,潛意識裡就會為它騰出時間。想想在你心裡什麼最重要?

還有人說,他購買了各種網路課程,但真正學完的卻沒有幾個。最近他又看到一篇文章說,那些網路課程都是碎片化學習,沒有實際用處。但是如果不學的話,他又覺得自己快跟不上這個時代的發展了,為此他感到特別迷茫。

隨之而來,也讓我們養成了一些壞習慣,比方說:注意力分散,缺乏耐心,一篇文章如果超過兩千字就很難看完。我們每天閱讀大量的資訊,可是除了增加一些談資以外,仔細回想一下,似乎並沒有記住多少東西。

當然,資訊碎片化也並不是完全沒有好處的。要知道,對於忙碌的現代人來說,哪還有整塊的時間用來獲取資訊和學習?我們的時間早已被分解得支離破碎,正好,我們可以利用這些碎片化的時間來迅速獲取所需的資訊。而資訊也必須是將完整的內容分解成為碎片化資訊。說白了,碎片化資訊其實正好對應了這種碎片化的時間關係。

另外,我們一說到學習,就會聯想到過去在學校裡的美好時光,我們擁有大量的時間去學習。但現實是,我們已經回不去了。我們一旦邁入社會,就不再擁有全天學習的好時光,即使是週末,我們也要陪伴家人、做家務、旅遊之類的。所以,碎片化學習也是我們必須要適應的。不管你是否已經準備好迎接資訊碎片化時代,它實際上已經成為了一個發展大趨勢。

既然無法逃避,那麼我們就要勇敢面對。問題的關鍵在於,我們要如何趨利避害,利用好碎片化的優勢,減少碎片化所帶來的危害。

我自己其實也一直在這方面探索,不敢說已經做得很好,但還是有一些心得體會可以跟大家分享。我總結了四點,用來應對資訊碎片化時代。

1、掌握主動我們不能被動地接受資訊,而要主動獲取自己想要的資訊。即使暫時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資訊,也應該在內容和時間上對碎片化資訊加以限制,說白了,就是要自己掌握主動權。

拿我自己來說吧,你可能不相信,我已經關閉了微信朋友圈,在我的微信裡面是找不到“朋友圈”這個欄目的。但要注意的是,關閉朋友圈只是我不看朋友圈而已,但並不影響我發朋友圈。這樣當我想看某些人的朋友圈時,我只需要點選他的頭像,就能看到他的朋友圈,而不用有事沒事的刷朋友圈。過去,我跟大多數人一樣,有刷朋友圈的習慣,所以,光是“關閉朋友圈”這一點已經為我節省了大量的時間。

2、善於計劃其實剛才所說的在時間方面掌握主動權也是一種最簡單的計劃。另外,我們還要對一天當中最應該做的事情有相應的計劃,不要東摸西摸,做了一大堆瑣碎的事情,重要的事情卻一件也沒有完成。

面對這種情況,我一般會在前一天晚上或是當天早上先列出今天必做的三件最重要的事情,然後一件一件地去完成。在沒有完成這三件事以前,其他的事情都儘量押後。當然,這裡也要預估時間,不能將那些需要花很長時間完成的事情集中在一天當中。

另外,在資訊碎片化時代很多人都有拖延症,我也不例外。因為我是一個思維很活躍的人,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經常會想著很多件事情。有些時候這種方法會提升辦事效率,但在寫作的時候思路卻經常會被打斷,浪費了大量的時間。後來,我透過運用番茄工作法治好了我的拖延症,工作效率也大大提升了。具體細節可以參考我之前的一篇文章《戰勝拖延症,提升工作效率,這一招對我真管用!》

3、深入思考很多人在閱讀和學習的時候只是停留在看過和學過的階段,並沒有結合自己原有的知識去深入思考。我之前也經常講到:閱讀和學習最重要的是將新知識與自己原有的知識體系進行緊密的聯絡,而聯絡的方法其實就是深入思考。

比方說,我在閱讀一本書的時候,經常會天馬行空地想一大堆,既可以聯絡到我之前看過的其他書籍當中的內容,也可以聯絡到我經歷過的或是我看過的一些實際發生的事情。關於這一點,大家可以參看我之前推送的一些讀書筆記,很明顯的是,在讀書筆記當中,我大量的都在寫自己的想法和經歷,而不是總結書中的精華。因為書中的內容寫得再好,也是別人的知識,只有跟自身發生聯絡,才能變成自己的知識。

4、勤於實踐為什麼有的人學了一大堆的網路課程,甚至還可以跟別人侃侃而談,但回過頭來又覺得沒有實際的用處呢?這裡的關鍵就在於,他只是停留在掌握知識這個層面,並沒有真正去使用這些知識,將知識轉變為一種技能。

就拿健身來說吧,如果我只是看了所有的健身書籍,掌握了各種健身技巧,但從來沒有參加過任何健身訓練,你覺得我能夠練出一身肌肉來嗎?其實理財也是同樣的道理,很多人只是看了一些理財文章,參加了一些理財培訓,然後就認為自己懂了很多。但知道並不等於能夠做到,有多少人能夠堅持記賬,有多少人能夠堅持長期定投,這些都不是說出來的,而是做出來的。只有在實踐當中才能改善投資心態,並總結出實戰經驗,這些是別人教不了的。

其實,資訊碎片化本身並沒有問題,關鍵是你自己要掌握主動權,懂得合理運用時間,多做那些對自己真正重要的事情,同時還要在學習的過程當中多思考,多實踐。只有這樣,你才能適應這個變幻莫測的新時代!

世上最艱難的工作是什麼?思想。

凡是值得思想的事情,

沒有不是人思考過的;

我們必須做的只是試圖重新加以思考而已。

——歌德

12
  • 於德慶:做人不要太張揚〈雜文)
  • 這人咋那樣呢……是你沒看透身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