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從依戀書到依戀人
二十幾年前我是一個熱愛讀書的書呆子,因為我覺得人際關係太複雜了,不適合我,並且因為內心有深深的自卑——那個時候不知道,其實這個自卑就是自戀。
所以,我把自己躲在安全的書本里面,它不會批評指責,更不會翻臉無情。以為這樣不和世界發生聯絡,就可以獲得安身立命之本。
因為羅素也曾經說過,他說大部分偉大的人,最後都是活在自己的小小的書房的世界裡,創造出自己影響世界的著作。
所以那個時候篤定的相信這個結論——事實上是自己在一直在尋找這樣的一個結論——但是人家羅素說的有個前提,就是這個偉人曾經有過非常豐富的人生閱歷,也有過自己依戀和愛戀的人。
他們因為品嚐過人生大起大落,而最終選擇在自己的書房裡面建立了自己的思維體系。
可是我不一樣,我根本沒有一個外界可以依戀的人。那個時候跟父母、同學、同事、朋友的關係也處不好。
其實是逃避。
直到碰到我的同事黃牛。給予我勇氣。
我逐步的和自己的父母和解,有了自己的家庭,並且在家庭中最終療愈了自己的自戀。
然後現在我又開始寫一些文章,把自己這一段心路歷程用文字的形式把它寫下來。並且因為我還看到在我們的生活中,周圍有很多人活在自戀中,但是自己卻不知道,所以我也開始做一些心理輔導工作。
因為我現在我深深的明白,沒有人可以依賴自己獨自一個人活,而在這個世界上獲得圓滿。
所有的一切,都必須建立在得有人看到你,相信你,支援你的基礎上,那個時候你的人生才是真正的圓滿。
2,依戀金錢。
改革開放40年最大的一個成果,就是全體人民的物質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曾經吃不飽肚子的中國人大部分都實現了溫飽。
我曾經觀察到我們上一輩的人,就是和共和國同齡的那些人,那一代普遍子女眾多,家庭窮困,物質條件極度匱乏,家庭矛盾重重。所以,他們本身所得到的愛和依戀是比較少的。
到了要到了70 80後,90後物質條件相對比較好了,才逐步擺脫物資匱乏的困境。可是似乎有一點矯枉過正,很多人把物質的成功當成了唯一的標準。
我的分析是這樣子的,上一代的父母因為本身是缺愛和物質的,所以到了70後80後這一代人,物資滿足,愛也是缺乏的,也就是說沒有一個可以依戀的物件。
跟隨著改革開放的春風,很多人選擇用金錢來作為依戀的物件,那是最為可靠的一個主流社會的標準體系,所以很多人直接把追逐金錢作為自己的依戀物件,似乎獲得金錢上的成功就能夠獲取所謂的圓滿的成功。
這個例子簡直不要太多了,比如說我們身邊剛剛發生的拜金的例子,鄭爽的父母就是一個拜金主義者,而她自己也不過是自己父母的一個影印件,無視自己的孩子,對於拋棄自己的孩子,對於違法代孕的這樣的一個事實,他們都選擇了無視,他們認為關我屁事,只要我自己物質獲得了成功,其他的都是小事。
鄭爽只是挑戰了這個社會的底線,可是我們可以看到,在我們身邊的許多人都是不自覺的把錢和權作為衡量的一個標準。
我記得我一個朋友,他看其他的人就是看他,有沒有穩定的收入和良好的工作,並且把它作為是否成功的一個標準。
我還看到浙江麗水的一個案例,姐姐意外身故,然後母親討要索賠鉅額賠償金要為弟弟買房,此言一出,引起輿論譁然。
其實。這樣的例子簡直不要太多。我個人的感覺就是這個社會因為有太多的急功近利,而被依戀的物件又不容易獲得。
要想獲得一個人的依戀確實沒那麼簡單,而金錢則是一個簡單的可量化的標準,則是一個水到渠成的結果。
3,依戀分數。
寫到這裡我突然間想起來的一個普遍案例,現在的父母不是急著和自己的孩子建立情感連結,讓自己成為孩子可以依戀的物件,而是把孩子的分數成績排名作為自己唯一和孩子衡量的標準。
所以他們無時不刻的關注著孩子的學習成績。成績高了就喜笑顏開,而成績下來了就如喪考妣。這是一種相當病態的社會現象,有太多的家庭卻又深受其害。
對於他們來說考得好的成績,進入好的學校,有一個體面的職業和收入。就是人生最大的追求和目標。
可是他們卻忘記了人所需要的,最根本的就是對別人的依戀情感物件,而物質的成功,孩子的分數。其實是錯誤的這個觀念。
比如說,孩子走上了自殺,很多成人迷上賭博,原因何在?這個社會如此煩躁,都是急功近利,其實我覺得最根本的原因就是這個社會的愛太少了,假如每個人都有一個依戀的物件,那麼簡單的家庭生活就可以讓自己獲得滿足。
比如我自己,物質上的簡單滿足,我就可以很快樂了。因為內心有一個安全的依戀物件,簡單的家庭生活。這樣的生活夫復何求?
就像王陽明是此前所說的此心光明,夫復何求?
對於我來說那些金錢那些分數其實都無關宏旨,更重要的是你有沒有把自己心中的那份愛傳遞出去。這才是人生真正的目標和意義。
2021年2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