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2020年已經結束了,疫情卻還遠未結束,不過,也相信大多數人都完成了2020年的小目標:
活著!
疫情之下,太多的與眾不同,最終也泯然大同。
曾經,以為東西方有巨大差異,語言不同,文化不同,幽默方式不同,甚至,連吐槽的點都不同。
而今,一場疫情,驀然發現,東西方人種,都有太多的無可奈何和束手無策,會怕死也都有親情。
曾經,不知何時趕英超美,有人擠破頭皮往外跑,我們也多多少少有過哈韓、哈日、哈美的經歷。
而今,一場疫情,猛然驚醒,洋老爺時代一去不復返,我們東方文化體制,自有其獨特魅力所在。
但於我等個人個體而言,東西方環境的不同,雖大機率塑造不同的人種性格,卻也不得不承認,總有少部分人能夠“跳脫”大環境的影響。
現實世界裡,總有一群說著一口琉璃普通話的“理應像外國人卻除了外貌其它哪都不像外國人的外國人”,不斷打破著我們的認知。
日常生活中,總有一些學習能力超強、生活習慣特立獨行的“分明是某地方的人卻一點不像那個地方的人的人”,驚呆我們的眼界。
這便是大同裡的不同。
或許,也叫大同環境下的個體進化吧?
#02大同環境下實現自我進化,是很難的一件事,卻又是不得不做的一件事。
青年們奮進,中年們焦慮,老年們知天命,雖然我們自詡與眾不同,也在努力變得出類拔萃,可在年齡、地域等大環境下,又處處彼此雷同。
回首過往,當初一起玩泥巴、逛網咖的小夥伴們,讀書與不讀書的,讀書讀得好與讀得不好的,後來的人生,差距越來越大,交集越來越少。
這算是相同裡的不同。
人生後半程,遇到了新夥伴們,差不多的年紀,差不多的收入,差不多的工作,差不多的家庭,甚至,差不多過往讀書、玩耍、被騙的經歷。
這又是不同裡的相同。
小圈子裡的不同,到了更大的圈子,原來又彼此雷同,但這彼此雷同裡,又分明藏匿著各自不同。
人與人是不同的,從內而外皆有不同,就像樹葉那樣,可再有不同,在這世界的千萬景象中,又會聚成彼此雷同的芸芸眾生。
這,便是生而為人的奇妙吧。
《斜陽》裡有這麼個說法:
“人都是一樣的” 這句話齷齪而可怕,讓人與人之間相互畏懼,強姦一切思想,嘲笑所有努力,否定幸福,玷汙美貌,將高貴的榮光扯下寶座。
隨著大資料越來越精確、覆蓋面越來越廣,“自認不同卻又彼此雷同”的現象,會越來越資料化。
強姦思想、嘲笑努力這種事,則會更變本加厲。
而大同環境下的自我進化,也會變得越來越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