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文>

讀“醜醜”的日記有感

“桑桑說外界的聲音都是用來做參考的,如果不喜歡就可以不聽;涵說過我們永遠不會知道自己在別人口中有多少個版本,只要做好自己,愛我們的人最清楚我們是什麼樣的人。這些話在我心中生了根。可有些人註定不是外人,有些話註定最傷人,說什麼“閒話終日有,不聽自然無”,可面對現實還不是一樣不堪一擊。我永遠都是弱者,他的話像一盆冷水一樣,從頭淋到腳,把昔日努力拚湊的熱情全部撲滅。所有的細胞都凝固不動了,再也不想,為他所站起來。因為我所有的努力,他都看不到。我以前覺得自己一文不值時,是他的否認,才讓我覺得我可以,我能行,其實也沒有想到他竟也會那般貶低的時候,比最初還要不好。什麼 “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可真是令人羨慕又揶揄。”

這是一位美麗的少女丑醜隨手拍給我的日記。

人與人之間的機緣巧合都是緣份,只因為有緣,才會相識相知相聚,而醜醜於我更是一種幸運,在茫茫人海里醜醜就像一粒蒲公英種子,帶著毛茸茸的身子不安地落在我的手掌心裡。

醜醜才15歲,是位大眼睛的美少女。她的性格內向造就了膽小不自信,所以她自稱“醜的經典”,而我因為喜歡,就呼其醜醜。其實她身上有許多閃光點,因為我喜歡她甜美的聲音,所以難得的機會里,我總會支起耳朵聽她唱歌或讀文。

醜醜告訴我,日記裡的“他”是她的親父親,我猜想可能因為什麼緣故,他父親言語傷害了她敏感脆弱的心。

都說少女的心是玻璃做的。醜醜因為父親的言辭特別自卑,她哭著問我,她是否一無是處,她是否特別無能?

聽著她如此貶低自己,如此否認自己,我很傷心也很難過,因為我知道她不僅聲音好聽,還有畫畫寫文的才能,在我的心中,她有著太多太多的優點啦。

我也不是個稱職的母親,惱怒之至,也會傷害孩子的心。事後為此常常愧悔。見孩子不認真讀書,我因憂心忡忡就常常會將現實問題擺出來。我會責問她將來拿什麼本事養活自己?我也會直言孩子,總有一天她會為自己的行為買單。

可是這些話語我都嚥了回去,因為我不想失去孩子純真的友誼及無限的依賴。所以我心裡說,“孩子慢慢地會明白的”。

朋友阿飛是位心理諮詢師,她經常做公益諮詢,時常開導深感困惑中的家長和孩子,從母親的訴說中她能感受到孩子的聰慧、敏感還有對愛、對理解的渴望。

阿飛說,孩子能給自己最好的朋友分享她的日記難能可貴,從日記裡可看出她內心世界裡對父母的信任與依賴。每個孩子都有企盼——她希望自己被肯定被看到。這是親子間建立情感連線的重要契機!

阿飛的話給了我諸多啟發,我漸漸明白一個陽光快樂的孩子更有學習的動力,更有愛自己愛他人的能力。

我能理解醜醜,也能理解醜醜的父母。我相信設身處地的愛會帶給醜醜和她的家人更好地成長。

關於教育,阿飛特別強調感受二字,她引用了心理作家武志紅《為何家會傷人》裡的經典名句與我共享:“成熟的父母不會第一時間處理孩子的問題,他們會先處理孩子的感受”。“心理需求的核心是感受,親密關係的重要價值在於交流並相互理解和接受彼此的感受”。

9
最新評論
  • 於德慶:做人不要太張揚〈雜文)
  • 我們都在城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