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文>

如果你看到了這篇文章,那也許你也常會和我一樣,羨慕著別人的多才多藝,渴望著靠個手藝可以一招鮮,想要在這個時代裡,把興趣變成可以養活自己的東西。

可實際上,成功的永遠都是別人,你還走在尋找自己的路上,一找就是很多年。

二十多歲的時候,我們都曾有過不務正業的幾年,為了所謂的理想,又或是單純的就是不想荒廢時光,在自己認為正確的事上死磕著,不服輸,也不認命。

直到過了三十歲的坎,現實的太多變數給當初的死磕下了截然不同的定義,有人開始轉身,有人停滯不前,有人踏著荊棘在無人區繼續冒險,有人開始換個地方繼續“不務正業”。

只不過,小人物們的後知後覺總是有些像是個看客一樣,看到了精彩才知道精彩長什麼樣,沒看到的時候,還以為外面的世界跟自己想的沒什麼區別。

結果是,當初在別人學著關公耍大刀的時候,你在旁邊拍手叫好,等別人提著大刀可以登臺亮相了,你才知道當初玩刀的好。

可知道歸知道,你還是錯過了這次的熟能生巧。

1

楊絳先生曾說過一段很有意思的話:

“你喜歡吃草莓,你會毫不猶豫地買下它。

你不喜歡吃香蕉,但你考慮到香蕉有助於消化,你還是會買了它。

所以喜歡就很單純,不喜歡才會權衡利弊。”

如果把這話用在我們自己身上,那就是單純喜歡的人,從不會考慮自己選擇的利弊,總是會用“一條道走到黑”的心態,讓自己從陌生慢慢變得熟悉,直到有一天,可以走到檯面上,贏得認可和掌聲,說一句,“往事都是浮雲”。

而大多數的人,往往都是先去權衡利弊,再去考慮要不要選擇這個路,還要在後面的日子裡,整天思量著要不要走下去。

結果半途而廢成了常態,還總是覺得自己的放棄是急流勇退的明智選擇,等過上幾年再回頭看看,當初的那些“正確”抉擇,全都成了今天補不回的後悔。

過去的我也是一樣。

看著朋友整天抱個吉他,有事沒事還能到酒吧駐場賺個外快,我就去學吉他;

看著別人考研的考研,考證的考證,又開始覺得自己做的所有事情,都是荒廢時間的笑話。

到頭來,別人還是別人,似乎每個人都找到了自己喜歡,而且可以繼續去努力的事業,只有自己,來來回回還是跳不出選擇的圈。

那些看起來很有前途的自己很想去嘗試一下的工作,一開始都是一種兼職的狀態,可兼著兼著,就沒了下文。

我常會在這種兼顧的狀態下努力上一段時間,因為沒那個勇氣把兼職當成主業,也沒那個本事在兼職裡找到可以謀生的依據,就只會等自己的興趣熬沒了,又回到眼前的主業上,一如既往,按部就班。

到後來,走在同事跟前,我可能會得比別人都多,但真要拿出個什麼跟人去較量的話,基本上撐不過三個回合。

2

有人說,“如果不是生活所迫,誰會讓自己滿身才華。”

可後來我才發現,生活所迫是真的,而且無時無刻不在被迫著,可滿身才華真是談不上,不過是什麼都會一點罷了。

時至今天,仍會有很多人嚐了自己喜歡的東西,覺得大有用處之後還要一遍遍推薦給身邊的其他人。

有些是出於好意,有些是為了利益,但不管怎樣,都在干擾著別人的判斷,左右著別人的選擇。

就像那個草莓和香蕉的故事,要是有一天你花了所有的錢,聽了別人的勸,整了好幾箱“有用”的香蕉的話,可能吃著吃著也就習慣了,哪怕知道草莓才是自己的最愛,可已經沒那個錢,沒沒時間去消費了。

更何況,還有很多人壓根就不知道自己喜歡的,原來是草莓。

或許對於大多數的滿身才華,更像是抱了一堆並不喜歡,但是有用的葡萄、香蕉、哈密瓜,吃的時候還不錯,可吃完也就完了,你沒有可能去回味那個味道,也不可能種出一片果園。

我在《Sha鵪鶉的少女》中曾讀到過一段讓人會喪的話:

“有一天你老了,回顧一生,就會發覺什麼時候決定做第一份職業,什麼時候出國讀書,什麼時候選定了物件而戀愛,什麼時候結婚,其實都是命運的鉅變。

只是當時的你站在三岔路口,眼見風雲千檣,你做出選擇的那一日,在日記上相當沉悶而平凡。

當時,你還以為是生命中非常普通的一天。”

那樣的一天我經歷過很多次,遺憾的是,每一次都會把別人的意見當做參考,甚至是看著別人的成功,想要模仿出自己的喜好。

直到今天再回頭看看,原來那些最重要的選擇一個接著一個拼出了眼前的自己,只是當時,我並不知道。

就因為當時的“沉悶而平凡”,我看不見眼前的三岔路口,總是有些天真的以為,日子還長,還有很多可以讓自己嘗試,也有很多放棄了也沒什麼可惜。

所以到今天,我還沒能確定自己的目標,我怕萬一確定了卻又不是自己熱愛的,也怕萬一選擇了,卻又是另一場空。

或許所謂的平凡平庸就是這樣,在慢慢接受眼前的過程中,承認了自己的錯過,也接受了自己的不專一,然後給自己貼一個“沒時間了”的標籤,在剩餘的時間裡慢慢老去。

3

紀伯倫在《我曾七次鄙視自己的靈魂》這首詩裡寫道:

“第一次:當它本可進取時,卻故作謙卑;

第二次:當它在空虛時,用愛慾來填充;

第三次:在困難和容易之間,它選擇了容易;

第四次:它犯了錯,卻借別人也會犯錯來安慰自己;

第五次:它自由軟弱,卻把它認為是生命的堅韌;

第六次:當它鄙夷一張醜惡的嘴臉時,卻不知那正是自己面具中的一副;

第七次:它身於生活的汙泥中,雖不甘心,卻又畏首畏尾。”

當我看到這首詩的時候,總會有一種感覺,就好像詩裡的每一次說的都是自己。

可能這樣的經歷在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會出現,有些人並沒有妥協了慾望,在熱愛的事情上可以漸行漸遠。

恰恰是那些尚還沒有找到自己熱愛的東西,或是被現實推著、趕著、拉著,走在一條並不喜歡的路上的人,總會在一次又一次的選擇裡,做了眼前是正確的,事後會遺憾的決定。

所以我常會在重複著準備材料的工作之外,用享受生活的方式去和自己和解,藉以抵消內心深處的不甘心。

然後偏安一隅。

然後爭碎兩白銀。

然後週轉在家長裡短裡,過著自己的日子,卻整天操著孩子的心。

有意思的是,我的靈魂常被鄙視,卻沒有在當中的哪一次,被鄙視過後可以有短暫的覺醒。

或許是眼前可以被選擇的路太多了,每一條都要花費精力和時間,偏偏我們最寶貴的,就是精力和時間。

事實上,今天我能看到的成功,有著太多可以促使成功的因素,沒有誰可以簡簡單單用一兩個論斷就可以定性。

但失敗卻是簡單的殊途同歸,在七次足以讓我們鄙視自己靈魂的選擇之外,都是沒有熟能生巧造成的終身遺憾。

這遺憾好像怪不得別人,因為是自己欠自己的一次機會,可以很長,也可以很短。

the end

11
最新評論
  • 於德慶:做人不要太張揚〈雜文)
  • 堅持做到這三點,普通人也能讓人刮目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