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人生就像是一條看不到盡頭的漫漫長路,每個階段走的路都是不一樣的。
我們走在這條人生路上時,不一樣的年紀,看到的也是不一樣的風景。
少年時期的懵懂,最期待的是下課時響起的鈴聲;
青年時期充滿了熱血和激情,總覺得自己是一個無所不能可以征服全世界的人;
而步入中年時,無形中多了很多從容和大度;
不再對以前看不慣的事情而苦惱,越來越能接受很多以前從來不肯接受的人和事。
這是歲月贈送的禮物,也是一個人真正邁向成熟的標誌。
不再像年少輕狂時那樣,總是想要一條路走到黑。
而是開始逐漸學會凡事給自己留條後路,多一個選擇,多一份安全感。
遇到任何突發情況時,都會有備無患。
機會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保持自己的開放性,沒準不經意間的一個機會,就成就了非凡的自己。
留條後路,不僅是前路走不下去的時的第二選擇,有時候“後路”是可以成為成就自己的機遇。
越早學會留後路,越能及時的把握住機會。
02
話不能說太死,人不可,不懂變通
很多時候,說話不能說得太絕對。
事情發展和變化是不可控的,一旦把話給說死了;
遇到突發的狀況,就無以應對,很可能會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有次,小李的領導因為車子限號,沒有開車上班。
領導知道小李父母家和他家是順路的,想讓小李下班時捎帶一下。
但領導又摸不清小李是否回父母家,直接提出要求難免顯得有點唐突,就把小李喊去了辦公室問話。
領導問到小李下班是否回父母家時,小李當天其實是不去的;
但是一時半會也不知道領導的用意,就回復了句還不太確定。
從領導辦公室出來後,小李得知今天領導限號沒開車,應該是想搭個順風車。
不久後找到領導,告訴他今天母親打電話,催促他回家吃飯,下班肯定要去看看父母了。
領導這時一聽,才順口提出搭車的請求,小李連忙爽快答應。
這一路上,小李和領導一直在溝通工作上的事情;
領導突然發現,小李非常有想法又有幹勁,是個值得培養的年輕人。
很多時候,回覆別人不能太直接,要先搞明白對方的用意和企圖,多給自己留一個可以迂迴的空間。
小李如果直接告訴領導自己不回父母家,就錯失了送領導的機會。
領導也不會透過聊天看到小李身上的才華。
留後路的同時,其實也是在給自己創造新的機會。
03
給別人機會,也是在給自己機會
多時候無意間給別人了一個機會,很久之後發現,當時的舉手之勞,卻在日後幫了自己一個大忙。
公司總經理金總,有次合作的時候,對方失信了。
合作十幾年了,確實是因為不可抗力的因素,對方也是無奈之舉。
按照合同約定,對方要賠償一大筆錢,金總念在多年情誼,大家都不容易,就私下和解了。
不久後,由於週轉不善,金總的公司面臨無資金採購原材料隨時倒閉;
對方得知後,主動提出可以賒賬,等週轉過來後,再給錢。
這一舉動,直接幫助金總渡過難關,保住了公司。
很多時候,給別人留條後路,也是在給自己積累更多的機會。
理解對方的不容易,對方也會理解你的不容易。
下次,對方就會像你當時一樣,也會給你留條後路,多個選擇。
04
風水輪流轉,學會給自己留機會
俗話說得好,凡事留一線,日後好相見。
張明求學時的好友程剛,因為打架導致周圍的同學都不願意和他做朋友,紛紛疏遠。
只有張明覺得是程剛一時衝動罷了,本性不壞,多年來一直和程剛保持著密切聯絡。
程剛當時確實是年少輕狂衝動了,經過那次之後,沒多少人願意和自己做朋友;
就一直刻苦學習,成為了一名非常優秀的律師。
多年後,張明因為被人碰瓷,鬧上了法院,對方是慣犯,儘管張明證據充分,依然要讓張明賠償。
程剛得知後,運用自己專業的知識和多年的經驗,很快就擺平了這件事;
還多次感謝張明這麼多年給予自己的珍貴友情,自己很看重。
當年張明給了程剛一個機會,也給他們之間的友情留了一條後路,沒有因為程剛打架就否決這個人。
生活中很多人都會犯錯,不能因為一件事就否定他的所有。
給別人一次機會,也是在給自己多留了一條後路。
在需要的時候,總會有意想不到的人願意站出來幫助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