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文>

(這是一篇雜想記錄,大家隨便看看)

大家會不會有這樣一種想法:我曾經的遺憾,我曾經沒有實現的理想,我曾經想去做而未做(到)的事,希望兒子/女兒能替我做到?

說實話,我曾經短暫的這麼想過,但是後來我改變了,我自己的人生還有大把的時光,為什麼要把對自己的期待加諸在孩子身上?孩子他的想法、他的目標、他的期待並不一定會和我一致,我又何必把自己的願望強加在他身上。

想到了一句話“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這句話可以當作是評價,更飽含了期待,還蘊藏了方法,也就是要透過學習,透過努力學習,來實現不斷向上的目標。

我們經常拿這句話來對孩子說,這本身沒什麼問題,疑問在於,我們有拿這句話來要求自己嗎?

我最常聽到的一句推脫是,“我都已經這把年紀了,還學什麼學,學不動了”。也有說“我要掙錢養家啊,忙得要死,哪有空去學什麼新東西?”這都是真的嗎?

在20年以前,也就是2000年出頭,我們的教育手段也就停留在課堂教學,透過面對面的教與學來獲取知識,那個時候電腦才剛剛興起沒多久,家庭網路也沒有普及,所以大多數父母們做得最多的是要讓孩子們在學校裡好好學習要聽老師的話,可能偶爾帶孩子去趟書店。那個時候我們也不明白區域差距是什麼,更多的可能是跟小範圍內比,跟我們的同學比一比我們的成績怎麼樣,再多一點就是跟全校的同學比一比成績怎麼樣?

20年發展得很快,技術的革新帶來了飛速的變化,曾經在山村可能只能透過老師的教育學來學習知識,而現在只要接入網路,在村裡的孩子們可以接觸到來自北京的高階學校的同步教學。這個時候父母做些什麼呢,有些父母依然還是在跟孩子說在學校裡好好學多聽老師的,還有些父母開始被各種培訓班包圍,也有向身邊的/網路上湧現的各種的優秀案例學習。網路的普及和知識分享意識的興起,給大家提供了便捷的學習途徑和更多的想要的內容。想要學習什麼,只要有心就能學到什麼。

而這個時候,如果孩子還停留在學校教什麼我就學什麼,不教什麼我就沒學什麼的階段,時間久了會出現什麼變化?會有分化嗎?

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起著榜樣的作用,榜樣的所思所想所言所行都影響著孩子們。固然父母能夠投入到新事物的學習當中,能夠吸引孩子加入進來。那如果父母做不到呢,怎麼辦?如何教會孩子擁有自主學習的能力?現在的我對這個問題無法解答。

我問自己:曹植的七步成詩是偶然還是必然?莫扎特的出現是偶然還是必然?居里夫人發現鐳是偶然還是必然?

又問自己:為什麼曹植能夠做到七步成詩?為什麼列奧波爾德家能出現天才般的小莫扎特?為什麼是居里夫人發現鐳而不是其他的化學家?

問了這些問題之後我忽然發現,這些問題有一個共同的特性,就是家庭的力量。後天的積累、長期而持續的家庭教育以及共同的興趣。

我們不能忽視家庭教育在其中發揮的作用,所謂精英家庭,所謂三世代四世代,他們的優勢除了累積的財富之外,更加深刻的是這種經過幾代實踐不斷最佳化的子女培養方式。我們沒有這樣的積累,但是這並不會影響我們去學習,去摘取其中能夠為我們所用的部分。

很多人都在惋惜北京的那個青雲計劃裡,那些中途逐漸退出的孩子們。因為人們曾經寄希望於透過教育改變這些孩子的命運,他們付出了時間付出了金錢希望他們能堅持下去,然而中途還是陸續的有人退出了。那些退出的孩子為什麼退出,有人說是因為家庭條件不好,無法負擔起為了更好的未來可以支出的“門票”費用?這是根本的原因嗎,如果是的話為什麼在以前還會有“砸鍋賣鐵也要供孩子學習”的說法?深入追究的話,會發現藏在背後的更深層次的難以根除的原因。哀其不幸怒其不爭,而又望之無能為力。

相對於大多數國家來說,中國還是提供了一個相對來說比較好的階層之間的流動性的,人們透過自己的努力可以實現階層的跨越,尤其是當實現技術變革時候,聰明的普通人可以透過對機遇的把握,來實現人生的躍遷,希望大家都能成為那個聰明的普通人。

11
最新評論
  • 於德慶:做人不要太張揚〈雜文)
  • 今年過年,我們不求團圓,只求平安、健康、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