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文>

這取決於人類對死亡定義的理解。

從哲學角度來講,一切事物都有一個漸進的變化過程,也就是量變過程,到了一個臨界點,就會發生質變,也就是突變。量變漸進過程是維持一個事物是此事物的過程,而突變質變是漸進過程的中斷,此事物突然就變為彼事物。

我們可以把突變和質變理解昇華,也可以理解為死亡,也就是一個事物已經不是原來的事物了,變成了另外一個事物。

我們所認識的世界,一切事物都有一個生髮延續衰變消失的過程,都是從一個新事物轉變為舊事物,最終被新事物否定的過程,任何事物都是在否定之否定中不斷升級換代的,因此從這個角度講,不但太陽有生有死,就是宇宙也有生有死。

人從受精懷孕到出生,就成為了一個人,這個人慢慢長大成為了有意識的獨特的人,他區別於其他的人存在著,既有自己的自然屬性,也有社會屬性。

從出生到慢慢老去,這是事物的量變漸進過程,這個過程是相對較長的。有一天他由於衰老或疾病,呼吸和心跳,一直到腦細胞都停止活動了,這就是漸進過程的中斷,也就是他從“人”變成了“非人”,就不是一個活著的“人”了,而成為一具屍體。

這就是人的“死亡”。

這種質變就可以稱之為“死亡”,也可以稱之為“昇華”。佛學認為人的肉體就是一個臭皮囊,死亡是“涅槃”,就是昇華。

哲學上把生物的這種死亡,稱為維持其存活或者說是“存在”屬性的喪失,也是永久性不可逆的“活著”屬性的終止。

但死亡並不代表事物的消失,屍體也是一種存在,組成人體的原子、粒子依然存在著,即便是燒成了灰,其品質和能量也會以其他的形式存在於空間中。

這就是物質能量平衡與不滅,但這種物質形式再也不是原來的存在形式和方式了。

人的受孕和出生,還是由自然界上百種元素組合起來的,組成的元素與死去的人是一樣的。但我們不能認為新出生的人是死去人的復生,雖然組成它們的元素幾乎一樣,但已經完全是例外一個人了。

任何生物都有這樣一個過程,有生有死。比如植物、動物、微生物都有這樣的過程個變化。

“非生物”的物質也是一樣,比如任何的基本粒子,包括太陽,也有其誕生、成長、穩定、衰老、死亡的過程。

太陽和所有的恆星一樣,是一坨光年級的分子云聚集而生。這坨分子云在引力作用下,緩慢收縮,就是太陽和一切恆星的孕育過程。

這個過程在重大天體事件,比如超新星大爆炸的引力波催動下,就會加快。收縮到後來會越來越快,引力越來越大導致中心大坍縮形成,中心壓力溫度急劇增高,達到一個臨界點就引發了氫核聚變。

比如太陽品質的恆星,中心溫度達到3000億個大氣壓和1500萬K的高溫,把氫原子外圍電子壓跑了,露出中心的原子核,原子核與原子核發生融合,4個氫核聚變成一個氦核,持續不斷的核融合發生了,這就是核聚變。

這種源源不斷核聚變產生的巨大能量張力,抵消了引力坍縮的壓力,這樣就形成了一個穩定的等離子球,太陽就誕生了。

太陽熱核反應區在太陽中心到約四分之一個太陽半徑內進行,每秒鐘有6億噸的氫轉化為5.958億噸的氦,其餘的420萬噸品質轉化為能量,以電磁輻射的方式釋放到太空中。

太陽就是中心源源不斷的發生著核聚變的一個等離子球,這個等離子球直徑有139.2萬千米,品質有1.9891x10^30kg,也就是約千億億億噸。

太陽的這種平衡狀態可以持續100~110億年,這就是太陽的壽命。

現在的太陽年齡已經有50億年,再過50~60億年,太陽熱核反應區的氫將消耗殆盡,核聚變就會停止,平衡被打破,積蓄了100億年的巨大引力壓就會急速向中心壓來。

這樣,中心積聚起來被壓縮處於簡併態的氦,在強大的壓力下和1億度以上的高溫下,就會被點燃發生氦核聚變,而突然發生的氦燃燒無法通過膨脹把能量及時傳輸出去,就出現熱失控的氦閃,在1分鐘內就反應完成,氦全部轉變為碳。

巨大的能量向外層傳出,導致太陽突然變亮達到現在的2000倍,而外部氣體由於燃燒和內部能量催動等複雜機制,會膨脹為一個巨大的紅巨星,半徑達到太陽現在的200~300倍。

現在的模型認為,紅巨星將把水星和金星吞噬氣化,地球會不會被吞噬則難以預料。即便不被吞噬,地球也會成為一個烤焦的土豆。

也有另外一種說法,認為在太陽紅巨星階段,太陽外圍氣體物質不斷飄散損失,品質只有原來的60%,地球等行星會比現在軌道飄遠70%,這樣地球和其後的其他行星會得以倖存。

不過沒有了太陽的行星,也與死亡差不多。

太陽最終結局是,太陽外圍的氣體等物質會全部飄散到太空中,成為星際塵埃,以後又會彙集成新的再生星雲,等待時機形成新的恆星。

而中心那個至密的碳核就會成為一個地球大小的白矮星,密度達到1.41x10^11kg/m³。

這個白矮星雖然繼承了太陽的某些屬性,比如角動量,但已經完全不是太陽的性質和執行機制了,而是一種新的天體,科學界把它叫做太陽的屍骸。

科學研究認為,恆星死亡後的屍骸有三種,品質大於太陽8倍以上的恆星,死亡時會發生驚天動地的超新星大爆炸,絕大多數外圍品質在爆炸中散播到太空中,核心會收縮成一顆中子星,這顆中子星品質大於太陽的1.44倍,小於太陽品質3倍左右。

而大於太陽品質30倍的恆星死亡,發生超新星大爆炸後,中心部分會坍縮成一個黑洞,最小的黑洞品質大於太陽品質的3倍以上。

所以,太陽的死亡,也是一個事物漸進過程的中斷,是突變,有一個事物變成了另外一個事物。

  • 於德慶:做人不要太張揚〈雜文)
  • 如果我們能在地球上聽到太陽的聲音會是什麼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