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文>

當一個人真正老了的時候,有些問題才想清楚了,但這一生已經走過大半了,剩下的那一部分時間裡,有些經驗自己已經用不上了,拿來教育年青人,很少會有人聽。

人生這是這麼走過來的。人,更多的是在實踐的磨礪和打擊中成長的。作為經驗,往往是痛的時候才感覺到,當痛勁過了,馬上又忘到腦後。

痛,並快樂著,也成長著。

但是,作為經驗還是要講的。這樣,讓講的人覺得盡了教育的義務和責任,雖然聽的人往往當成了耳旁風,但在痛的時候用來領悟一下,也好過在一個土坎上一跟頭接著一個跟頭摔倒。

這裡講的經驗就是:一定要摘你夠得到的桃子。

01 一個事實

如果站在教育的角度,一般都是要採取趕鴨子上架的姿式,不厭其煩地諄諄教導:要努力刻苦學習,要樹立遠大目標,要積極上進,要不斷提升自我等等……,總之,一定要錨定一個人或一個位置,最終的結果是你要麼成為那個人,要麼坐在那個位置上。這樣,你的人生才算功得圓滿了。

但是,這樣的教育忽視了一個事實。

這個事實就是:

在這個世界上,只有極少數人能夠站在金字塔的頂層,寫到歷史教科書中,或者單位的大事記裡。而絕大多數人都是平凡之輩,像公蟻一樣辛苦一生,了無意義。

在這個喧囂的世界上,你的到來和離去,都是悄無聲息,就像在這個世界,你從來都沒有存在過一樣。

話雖然刻薄,但這是事實。

所以,作為一個凡人,雖然你有成為成功人士的權利。但是,這種可能性實際上微乎其微。這裡有家庭出身、成長環境、資源稟賦、人生際遇等各種因素的綜合作用。很多很多因素集於一身,讓這種機率極其微小。

晚間十字路口穿梭的車流

所以,我們討論人生,教導他人,就不應該千篇一律、眾口一詞地要求每個人都要成功,要上重點高中、要進985、211或者“雙一流”,要出國鍍金,要成為白領,要做企業家、專家、高官等等,所有這些要求已經成為每個年青人的心頭重負,讓他們的想法和行為因為這個目標而走形,忘記了自己是一個資源稀缺的小人物,為了一個遙遠而不切實際的目標去奮鬥一生,卻失去了小人物才有的許多幸福和滿足。

可能,也只有這些幸福和滿足,才是絕大部分平凡人生中的快樂,和意義所在。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句話在起義的時候作為一個宣傳口號是可以的。但是用在人生教育上,就要好好掂量掂量。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封侯拜相的。

所以

在可以對人生進行規劃的時候,你一定要對自己作一個基本的判斷:

第一,你就是一個平凡的人;

第二,你沒有特殊的資源;

第三,你不具備任何一項遠遠超出其他人的才能;

第四,在周圍人中間,你沒有任何優越感。

如果以上四項你都是劃的“√”號,那你就老老實實地規劃一個踏實的人生道路。最起碼,你會享受一個普通人的幸福和滿足。如果上天眷顧你垂青你,非要給你超出這個範圍的東西,那就是你人生的意外驚喜,把它當做你人生的錦上添花就可以了。

這樣的生活雖然平平淡淡,間或有小驚喜。但它充滿了人間煙火氣,讓人有了更多的輕鬆、快樂和滿足,少了許多遺憾、無奈和失落。

讓這種生活延續在你的一生,未嘗不是人生的幸事。

02 摘你夠得到的桃子

“兩畝地一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這是東北農村的一句俗語,也算是農村的一個幸福指數標準。

它不要求大富大貴,只要有了田地、有了牲畜,一家人衣食無憂,平平安安,每天親人團聚,火炕暖暖,其樂融融。這種生活場景已經足夠令人滿足了。並不是因為生活的標準低,而是這種生活的全部都在你的掌握之中。

80後昆明小哥周珉毅放棄設計師高薪工作回家當木匠

雖然大部分人還擁擠在追求卓越和成功的道路上。

但這些人已經離開了人群的喧囂,走上了一條自主可控的生活道路。

大多數人都在躍躍欲試,努力去摘取更高處的桃子,他們卻是隨意地伸手摘下身邊觸手可及的桃子。可能不如高處的個大、飽滿,但也足夠他們享受這份甜蜜的美味。

兩種方式,一個充滿競爭和壓力,一個充滿隨意和滿足。可能無法去比較哪一個更好。但是,從投入產出比來看,後者可能遠大於前者。因為,前者有更多的不確定因素,給人帶來的挫折感和無力感更強;而後者,可控性更強,讓人壓力更小,有更強的舒適度和滿足感。兩相比較,在對生活和工作的掌握程度、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後者的價效比要遠遠優於前者。

作一個普通人,縱使你奮鬥一生,也可能改變不了平凡人的命運,即使你不斷地努力向前,卻也無法知道歸處何在。

那就不如開一家百年老店,波瀾不驚地生活一輩子。平凡而穩定、簡單而快樂,儘管少了值得炫耀的過程,但也少了失落的悲哀。

生活就像一杯白開水,雖然味道寡淡,但對健康是最好的選擇。

03 平凡生活要點

對大多數人來說,選擇平凡的生活,就是迴歸了生活的本來。

但大家不要有誤解。認為這種選擇就是去開一間麵館。如果那樣的話,很多人可能都要喝西北風了。

“摘夠得到的桃子”,它代表的是一種生活態度。在實踐這種態度的過程中,需要我們做到“三知”。

第一,知己

說白了,就是要知道自己的半斤八兩。明白自己所具備的條件,適合選擇什麼樣的職業和工作,選擇什麼樣的生活,哪些事可以去為,又有哪些事是不能去做的。

古今中外許多名人都談過自知的重要性。比如老子講:“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意思是說,認清自己比認清別人更牛逼。尼采也說過:“聰明的人只要能認識自己,就不會失去什麼。”甚至在古希臘戴爾菲城的一座神廟裡,鐫刻著蘇格拉底的一句名言:“認識你自己。”

鐫刻在帕爾納索斯山阿波羅神廟門楣上的箴言,"認識你自己"。

無論我們做什麼,都要有自知之明,懂得量力而行。通過了解自己的特點, 包括你的知識儲備、家庭條件、社會資源等,這些都是你需要考慮的因素,做出符合實際的學業、職業和人生規劃,或者是進入機關,或者是自主創業,或者是選擇成為一名手藝人。

這都可以是你這一生的飯碗。

第二,知彼

你要對環境、對你所面對的人和事有明確的認識。

因為,它們決定了你的選擇和採取的方式。

比如你在機關裡,最好把“摘夠得到的桃子”原則貫徹到底。在機關裡,實際上,不犯錯是第一原則。一次錯誤給你帶來的影響可能抵過十項工作的完成。所以,在接受任務時,要坦陳問題和困難,降低期望值,給自己留有餘地。而不能總是努力去夠高處的桃子,結果費力不討好。時間長了,雖然你很努力,也做得很好,卻給人留下質疑能力的把柄。

在機關裡,不犯錯誤,穩步晉升才是王道

再比如,在選擇物件結婚這件事上,一定要記住,不要跳得太高去摘桃子。好好琢磨琢磨“門當戶對”這句老話,這裡面所包含的絕不僅僅是門戶的概念。中國很多流傳千百年的老話都很有參考價值。因為,那是一代人一代人從多少次痛苦的經歷中總結出來的。

婚姻對你很重要,它幾乎決定了你一生的幸福。

第三,知命

在“摘夠得到的桃子”的原則下,雖然你選擇了一個風險值最小的處事方式和生活道路,但在人生中,也可能會有意外的出現。所以,堅持知命認天、隨遇而安,不爭執,不抱怨,建立樂觀的處世態度,才是你生活的穩壓閥。聽從命運的安排,相信在每一個人生的轉角處,都會有一個你觸手可及的桃子在等你。

最後,說明一點,“摘你夠得到的桃子”作為一種生活態度,並不是讓你對生活保持一種消極狀態。實際上,它也是一種生活策略。

在生活這張牌桌上,你是選擇大賭一場,還是小注怡情,或者僅僅就是放鬆心情。

它不僅決定你的選擇,可能也決定你的結局。

11
最新評論
  • 於德慶:做人不要太張揚〈雜文)
  • 做人就要和自己較真,才能充滿幹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