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會後悔的原因,要麼覺得自己有後路可退,要麼覺得即使失敗也無所謂,要麼覺得自己擁有選擇權,可任意選擇要走的方向。選擇性越多,反而給了自己猶豫的空間,給自己挖坑,埋下隱患。
做任何事必須要給做這件事足夠的空間,專一的空間,純淨的空間。也就是說心境要平靜,情緒要平穩,節奏要平和,注意力要集中。可自由發揮個人能力,不受阻礙。不受外界影響,堅守內心。一切都覺得遊刃有餘,輕而易舉。
做著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卻想著未來要擔憂的事情,非但沒有享受興趣給予內心的興奮感和富足感,反而給自己心理新增負擔。試問當下有多少人可以單純做到一心只做一件事情。
我們總追求更高維度的東西,我們總以為已經踏著一步階梯,向著更高的階梯往上爬。但當你回頭的時候卻發現,自己想多了,你所在的階梯比你想象中要低得多。想要表達的是,當你把當下的事情做好,你會發現你沒有過多超出自己限度的慾望,你不會隨便胡思亂想,天馬行空。反之,當你越想達到某個層次的時候,那你就要小心了,也許當下的慾望已經大大超出你的實際情況。
人是否可笑,10分鐘專注時間,隨後卻是好幾個小時的玩樂;1年的減肥習慣堅持,隨後一頓飯的功夫把自己打回原形;10年時間的拼搏,隨後用一個晚上的時間揮霍一空。這為的是什麼,享樂?一時興起?慾望?一個人的目光和眼界真的決定你能夠看多遠,看多寬和多深。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