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許久之前的一個故事,最近突然想起來。
當時是和朋友出去吃飯,吃完放下筷子等夥伴的間隙,無意間聽到鄰桌一對情侶的對話。
也許是女生說錯了話,才導致男生情緒變得激動,最後就一直在數落女生,甚至把她約會遲到、說話不算話的經歷都翻出來。
他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聲音已經大到整個餐廳的人都能聽到,而且語氣強硬,不容女生有一點反駁的機會。
情侶之間爭吵在所難免,如果一個男生不顧場合責備自己女朋友,不論如何也要在這場爭論中爭輸贏,不能說這樣的男生很差勁,但真的一點魅力也沒有。
等朋友一吃完,我就說:“我們走吧。”不想因為一個無關的人憤怒,於是早早離開。
世界上很多事情不是贏了就有意義,尤其是在愛情裡,懂得讓步的男生反而會更加分。
伯父伯母是我們家鄰居,他們結婚已經幾十年了,但我從沒見過他們因為什麼事情真正紅過臉。
熟悉他們的人都知道,兩人無論發生什麼爭執,伯父永遠是妥協的那一個。因為他知道,比起所謂的輸贏和無關緊要的面子,妻子更重要。
有人會把妥協看作是懦弱,但他們不知道,對愛的人有原則性地妥協,反而是高情商的表現。
兩個人一起生活,做任何事情本意都是為了家庭好,遇到矛盾就爭個面紅耳赤甚至大打出手真的沒必要。
但在吵架過後願意放低姿態去哄你的人,一定很愛你,他不希望因為吵架讓彼此的感情變淡。
會示弱的人看似吃了虧,實際上他是賺到了,因為“示弱”讓他可以更好地照顧家,也可以讓家庭更幸福。
這樣一看,懂得讓步的人真的更成熟,也更容易獲得好感。
其實在學生時代有過很長一段時間我對我的家庭都羞於啟齒。
父親是本本分分的農民,家裡雖窮,但他工作努力、三觀正確,對待孩子的教育也不鬆懈。
可他唯一讓我很不欣賞的一點就是,寧願家庭支離破碎,也要在所有和母親的爭吵中佔據上風。有時藉助酒精的作用,和母親吵起架來更是不知事情深淺。
一個家庭的主心骨在妻子面前不甘示弱,是導致我們的家庭長期處於爭吵和暴力的主要原因。
只能說由於父親向來不肯妥協,我們全家都籠罩在恐懼當中。
我清楚地記得,小學的時候,只要他們一開吵,我就會躲到好朋友家裡,甚至在她家過夜,在她家我避開了許多個可怕的夜晚。
上初中之後成了住校生,這成了我最開心的事,因為我可以一定程度上躲掉那些可怕的事情。不過最後獨留弟弟一人在家面對,有時會心生愧疚。
週末是別人最快樂的時光,卻是我最害怕的日子。每次一回到家就會先問弟弟:“老爸呢?又喝酒了嗎?”
如果沒有,我們就會長舒一口氣。如果有,我們就會非常有默契地躡手躡腳走進各自的房間,然後祈禱這一天可以平靜地度過。
由於父親的過錯,出於報復,我也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原諒他。我怨恨他,也從未覺得他有魅力。
好心的鄰居偶爾會幫我們勸父親:“兩口子過日子不容易,互相理解和謙讓才能長久地走下去。”
有人說:“愛情不是1+1=2,而是0.5+0.5=1,兩人去掉一半的個性,才能組成美好的家庭。婚姻不是佔有,而是結合。”
愛情中面對爭吵,聰明的男生會選擇妥協、服軟,因為他知道這份關係中什麼東西更重要。
女生是感性的,男生的讓步會讓她感受到對方對她的在乎,也就不會再較勁。
泰戈爾說:“愛是理解的別名。”
我相信,相互理解、學會妥協的感情必定能走得更長遠,而愛終將會讓我們成為更好的人。
-往期文章-
-本文作者-
卡羅兒,90後英語教師
“寫溫柔的文字,努力在歲月裡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