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文>

你喜歡做家務嗎?你對做家務感到煩惱嗎?你會因為沒有多餘時間和精力而做不好家務而感到內疚嗎?

很多人都感嘆家務活,是個繁重的體力作業,需要耗費大量的精力和時間。如果這項繁重的作業可以變得輕鬆、愉快,那麼我們就會省去很多煩惱,生活也會多一點陽光。

其實細細想來,百分之九十的家務是保養管理的作業。斷舍離告訴我們,保養管理作業是有很大價值的。

山下老師提倡的斷舍離,就是讓我們對自己和物品之間的關係,進行刨根問底的訓練。但很多人一提到斷舍離,總是立馬把焦點放在捨棄上,其實有些東西是可以透過斷舍離,重新找回來。

要實現家務的輕鬆有度,第一步就需要扔東西。扔掉那些對現在的自己,不合適的東西。現在很多人都在提倡收納,但所謂的收納,只是在移動東西,並不能實際的減輕或者減少維護管理物品所需要的精力、時間和空間。

所有的人都會覺得花費精力和時間的事情是很麻煩的。那麼丟掉多餘的雜物就會節省很多精力,同時也能節省時間,恢復空間,也就能夠讓我們重新找回生活的從容感。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做家務的常識有哪些誤區。

一、家務的第一誤區是收納

家裡亂應該怎麼辦?很多人會立馬想到收納,覺得房間裡的東西擺得亂七八糟,只要一收納起來,就會立刻變得乾淨整潔。所以很多人都會學著用各種收納箱、收納盒把亂七八糟的零碎物件分門別類地擺放好。但其實收納並沒有解決任何實質性的問題。

我們先來看這個圖,從圖中我們會發現家裡最多的東西是忘卻物。忘卻物即那些我們連其存在都不知道的、無法想起的雜物。人總是很難想起看不見的東西,我們總是被這些忘卻物奪去空間,奪去時間和精力。而執念物即那些我們雖然能意識到其存在,卻無法丟棄和處理的東西。像一些往昔的紀念品、親手製作的小東西等我們常說的想扔,扔不掉的雜物。

通常,我們並非很珍惜和喜歡這些雜物,只不過隨處擱在家裡,不去想如何處理罷了。換句話說,這些雜物屬於上圖中的 A 區和 B 區範圍,是不需要·不合適·不愉快的需要扔的雜物。而需要·合適·愉快的物品即有價值,被我們所需要,讓我們心情愉悅舒適的東西。即上圖的 C 區,是需要保留的物品範圍。

這個區域的物品,是我們要花時間,想騰出地方安放的物品。對於不同區域的東西,我們內心發出的聲音是完全不同的,忘卻物和執念物是內心所排斥的。需要·合適·愉快的物品是內心所期待的。前者讓我們心靈衰敗枯萎,後者則讓我們心靈充盈豐潤。後者讓人與物品建立一種舒適愉快的良好關係。

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這三個區域劃分不是絕對的,也會隨著時間而改變。因為那些現在需要·合適·愉快的東西,會隨著時間逐漸變成忘卻物或者執念物。物品和人的關係也不是一成不變的。世界上沒有多少東西是一成不變的。

而分類收納,就是用收納箱把一些零零碎碎的東西一股腦兒地放在箱子裡。雖然這些亂七八糟的雜物從視野中消失了。但是,它們不僅從視野中消失了,也逐漸從腦海裡消失了。換句話說,所謂收納,好像是收拾之後就可以坐視不管,置之不理了。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收納是種忘卻物催化劑。需要的收納箱越來越多,佔據的空間也就越來越多,家裡也就顯得越來越狹窄擁擠。

收納術的老師還教我們如何貼標籤把物品分門別類。包括建立收納隔間,貼上便利貼區分雜物類別,等等。這些工作無一不是要花費時間和精力的。收納,需要時間。收納,需要空間。收納,需要精力。

購買東西容易,維護保養很難。不注重管理和保養,就容易成為灰塵的溫床。假如不存在什麼多餘過剩的雜物,其他東西放在哪裡就會一目瞭然。這就是斷舍離。人是一種能多省事就想多省事的生物,也是一種萬事想要蜻蜓點水就直接了事的生物。

從人的這種懶心理出發,不得不說所謂的收納術的想法太過天真。因為對付亂七八糟,整頓、收納的方法並不能解決根本問題。整頓、收納前我們需要做的是:減少雜物、精簡雜物、精選雜物。

也就是對雜物進行斷舍離。只保留精挑細選之後需要的適量的物品,即便是看起來雜亂無章,收拾起來也不費什麼精力。

二、家務的第二誤區是滿箱思維

我們是不是有時候,總把髒衣服堆滿髒衣簍之後才放進洗衣機?我們是不是總是等垃圾袋塞滿才想封口丟掉?你是不是總是等 ×× 滿了之後……才要……

這種情況就叫作滿箱思維,人們總是莫名感覺集中做家務才合理,才有效率。其實不然。所謂的合理效率是指省力?省電?都不是。

我們俯瞰滿箱思維的家務集中做的做法,實際上一點都不合理,沒有效率。因為原本忙碌沒時間才打算集中做家務,但既然已經很忙碌了,怎麼會擠出專門的時間去專門做家務呢?

假如在事先計劃好的專門做家務的時間內,突然出現其他事情呢?如果只是擠出時間洗幾個碗碟的小事情,優先做其他工作,推後洗碗碟的時間也沒關係。但是如果堆了滿滿一洗碗池的碗筷,整個家務工作都被堵塞,無法順利地進行,這個場面簡直讓人無從下手。

很多家務只要稍稍一拖延,小作業就會變成了大工程。我們要記住家務活是利用零碎時間做的工作。比如,每天洗衣服疊衣服工作量很小,一旦拖上兩三天,就成了大工程。垃圾桶的問題也是一樣。尤其是廚房的垃圾桶,如果不及時扔掉,時間久了就會發出難聞的臭味。

一個垃圾袋也就幾分錢,換個垃圾袋就能防止臭味散發,我覺得這幾分錢花得非常值得。而不常換垃圾袋,只會形成滿箱之後再處理的習慣。集中做家務也會造成心理上的負擔。這種負擔來自等待時間,比如每週只洗兩次衣服,中間的兩到三天就是等待時間。這段時間心裡總有個聲音在嘀咕:唉,還堆著髒衣服呢……越來越多的負擔逐漸累積起來,變成了精神上的消極影響。

所以,以後一定要拋棄做家務時的滿箱思維,及時的去處理家務,既輕鬆省時,也能夠使我們在居住空間變得愉快。

三、小節約其實會消耗大能量

我們的錢包裡是不是有很多的積分卡?有時候為了這一張張的積分卡,奔波在各種商店,看似正在為了節約而努力。

人們總是在各種地方強調節約,省錢、省水、省電……整個社會也都在提倡節約,反對浪費。這是一種不容置疑的美德。

但是,我們在居家裡提倡的小處節約、小環保,其實是大浪費。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我們為了減少所謂的浪費,就需要搞小發明、小創意,需要忍耐力,需要收納技能,需要集中做家務,等等。

但細細想來會發現,我們為了不必要的節約而節約,而花去了大量的時間、空間和精力。有的人會把自己的勞動看作是免費的、無償的,這是很不正確的,因為我們自己既是資本又是成本,我們必須要樹立起這種成本意識。

其實,凡事都講究省,總會讓人有種煩悶不痛快之感。嚴重點說,越是講究省的人,他的人生也會強迫自己凡事都必須從省出發。所以,我們必須要對這種思維方式斷舍離。

只要知道哪個超市,搞促銷,就奔向所謂的節約,買一些自己並不是很喜歡的物品或食物,即讓物品囤積了,也使家居環境變得擁擠。而過多的採購,我們就會遺忘和使物品變得變質,這更是一種浪費。

而且我們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可能或多或少地出現突發狀況,並不能完全按照我們預先設想好的路線去執行。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要把生活基礎巧妙地進行一下縮減。

所謂縮減,就是指按照我們所處的空間大小,對其中的雜物進行精減。雜物一旦減少,麻煩就會減少,時間和空間也多了出來,生活也會顯得從容淡定。而且家務和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情也能分得出優先順序。

這才是真正的節約,才是輕盈生活的關鍵。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這兒了。明天我們繼續分享。

11
最新評論
  • 於德慶:做人不要太張揚〈雜文)
  • 老去的同時,也幸福;變老的同時,也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