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文>

1

我可能是一個“厚積薄發”的人,這話說的有點好聽對嗎。那我可以換個說法,我是一個拖延到最後不能在拖的時候,再用盡全力去渾淪吞棗的人。

看起來有些搞笑,但是大部分的時候我是這樣的。像是小的時候寫作業一樣,每天晚上都寫不完作業,早上早點去上學抄同學的作業。像是做很多事情,都有一個期限,前期都不太會很努力的去做的,反而越到後來感覺到不趕趟的時候,做的倒是飛快了。

這麼說自己,不是自卑或是在譴責自己,而是單純的自省。

這樣做也有好處也有不好之處,好處在於我能寫完了...不好的在於拖延...

陷在無限拖延之中,翻來覆去反反覆覆!深覺痛惡,我也有嘗試著多種辦法讓自己不再進行拖延,可效用都不太大。

我是不受控制的那種,所以參加什麼任務什麼活動,如果不是我自己自願的去做,基本上任何規則都無效果,有一個詞可以很好地形容我自己“脫韁的野馬。”

所以我常常用自控力去控制自己,可能一旦控制自己久了就會鬆散下來,如同橡皮筋拉的越緊越容易崩,拉的越緊鬆下來的時候反彈力越大。

2

當一個人想拖延的時候,會找出各種各樣的理由與說詞。比如說,一會再去完成,結果拖著拖著拖到了晚上,想著這麼晚了明天再說吧。往往到了第二天,就會想著我今天要出去玩,就會把昨天要完成的事情遺忘在腦後了。到了第三天壓根就沒這事了,可能過段時間會偶爾想起來,不覺有什麼,忘了就忘了唄,大不了不做了。

可當你這件事情真的用到的時候,你就會後悔。我當時候咋沒完成?我當時在做什麼呢?拍著腦門懊悔不已,最後從內心開始厭惡自己。

蔡康永有一句話說的特別好:“15歲覺得游泳難,放棄游泳;到18歲遇到一個你喜歡的人約你去游泳,你只好說我不會耶。18歲覺得英文難,放棄英文,28歲出現一個很棒但要會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說我不會耶。人生前期越嫌麻煩,越懶得學,後來就越錯過讓你動心的人和事,錯過新風景

人就是趨利避害的,總想選擇一條好走的路去走。可人生的這條路,本就是一條不好走的路。你所遇到的人和事,沒有一件是你隨隨便便就能得到的,都要你去付出一定的辛苦才能得到的。

如果本著想走一條好走的路走下去,那麼你註定就是平庸一輩子。可能有人會說:“平庸怎麼的,就喜歡平庸。”那我不會說什麼,我只能說一句:“咱且看今後。”

好走的路也並不太好走,走的人越來越多,而人多了就擁擠到它可能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好走了。

3

我逐漸地覺得,這種拖延對我來說是一種負累。我也找過方法聽過書,最後都是忘性戰勝了方法。雖說我不是天生忘性大,但對於忘性,我可能會比常人忘得更快一些。自身的身體原因,長期的睡眠不足,外加上我有意識地訓練自己的大腦進行遺忘。所以在戰勝拖延的這條路上,並不好走。

不過我用過一個我自己研究的,對我自己最好用的方法。在這裡我想講出來,給如我一般同樣拖延的你。

那就是找到一個你自己非常喜歡的事情,接下來就是把你目前手頭要做的事情拿出來。然後在頭腦裡想著,如果我不做完手頭的事情,我就不能去做非常喜歡的事。我就加倍的去做,可能我會用一天的時候做完,做完後再用喜歡的事情,來緩解和放鬆消耗掉的精神。

這個用法屢試不爽,不過到最後會有另外一種結果就是,那件你喜歡的事情不再有魔力了,又或者你一直找不到你喜歡的事情。我只能勸解你,耐心點慢慢來,總會有一兩件你喜歡的事情出現的。

4

拖延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去克服掉的,包括現在的我都不敢肯定的說,我能克服掉自己的拖延和懶惰。但是我都在盡力的去做,我也希望將來的某一天,我可以肯定的對自己說,我克服掉了拖延和自身的懶惰。

人都是有惰性的,都是希望怎麼舒服怎麼來。你逆著它反而會起反作用,順著自己的脾氣的同時剋制它,不能讓它侵佔你的大腦。

這一生,我不想平庸的去度過。這一生,也未必真的能,找到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情。也不一定有所謂的成就可言,但是在戰勝自己的每一個細節中,讓自己不斷地強大起來。

讓自己在每一個小細節中,體驗不同的成就。這就是對未來的自己,最好的饋贈。

5
最新評論
  • 於德慶:做人不要太張揚〈雜文)
  • 一個人,真的可以一個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