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文>

自律是解決人生問題最主要的工具,也是消除人生痛苦最主要的方法。

人生苦難重重,人生是一個不斷面對問題並解決問題的過程。迴避問題和逃避痛苦的傾向,是人類心理疾病的根源。人人都有逃避問題的傾向,因此絕大多數人的心理都存在缺陷,真正的健康者寥寥無幾。有的逃避問題者,寧可躲藏在自己營造的虛幻世界裡,與現實生活完全脫節,這無異於作繭自縛。人生的問題和痛苦具有非凡的價值,勇於承擔責任,敢於面對困難,才能夠使心靈變得健康。

所謂自律,就是主動要求自己以積極的態度去承受痛苦,解決問題。自律有四個原則:推遲滿足感、承擔責任、忠於事實、保持平衡。實踐這些原則,關鍵取決於你的態度,你要敢於面對痛苦而非逃避。

l 推遲滿足感

推遲滿足感,就是不貪圖暫時的安逸,先苦後甜,重新設定人生快樂與痛苦的次序:首先,面對問題並感受痛苦;然後,解決問題並享受更大的快樂。在充滿問題和痛苦的人生中,推遲滿足感是唯一可行的生活方式。

培養孩子學會自律,需要投入足夠的時間。如果不把精力用在孩子身上,與孩子相處的時間少得可憐,就無法深入瞭解他們的需要,並找到教育他們的正確方式。富有愛心的家長,善於審視孩子的需要,並做出理性的判斷。

對自我價值的認可是自律的基礎,因為當一個人覺得自己很有價值時,就會採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來照顧自己。自律是自我照顧,自我珍惜,而不是自暴自棄。

要讓孩子養成推遲滿足感的習慣,就必須讓他們學會自律。要讓他們學會自律,對安全感產生信任,不僅需要父母真心投入,還需要父母表裡如一的愛和持之以恆的照顧,這是父母送給子女最好的禮物。

為逃避解決問題而忽視問題的存在,並指望問題自行消失的傾向,是人生中存在的重大問題,問題沒有消失,它仍然繼續存在,仍然妨礙著心靈的成長和心智的成熟。

l 承擔責任

不能及時解決自己面臨的問題,這些問題就會像山一樣橫亙在我們心中,阻礙心靈的成長和心智的成熟。

我們必須面對屬於自己的問題,這是解決問題的基本前提。避之唯恐不及,認為“這不是我的問題”,肯定於事無補;指望別人解決自己的問題,也不是明智之舉。唯一的辦法——我們應該勇敢地說:“這是我的問題,要由我來解決!”相當多的人只想逃避,他們寧願這樣自我安慰:“問題的出現不是我的錯,而是別人的緣故,或是我無法控制的社會因素造成的,應該由別人或者社會替我解決。這絕不是我的問題。”

如果不去直面問題、解決問題,問題就會永遠存在。

作為成年人,一生都充滿選擇和決定的機會。接受這一事實,就會變成自由的人;無法接受這種事實,就會永遠覺得自己是個犧牲品。

l 忠於事實

我們需要實事求是,杜絕虛假,因為虛假與事實完全對立。我們越是瞭解事實,處理問題就越是得心應手;對事實瞭解得越少,思維就越是混亂。

繪製人生地圖的艱難,不在於我們需要從頭開始,而在於需要不斷修訂,才能使地圖的內容準確翔實。

人生苦短,我們只想一帆風順。我們由兒童成長為青年人、中年人乃至老年人,付出了不懈的努力,才繪成了現在這幅關於人生觀和世界觀的地圖,似乎各方面都完美無缺。一旦新的資訊與過去的觀念發生衝突,需要對地圖大幅度修正,我們就會感到恐懼,寧可對新的資訊視而不見。我們的態度也變得相當奇特——不僅抗拒新的資訊,甚至指責新的資訊混淆是非,說它們是異端邪說。我們想控制周圍的一切,使之完全符合我們的地圖。我們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去捍衛陳腐的觀念,其消耗的時間和精力遠比修訂地圖本身多得多,這是多麼可悲的事情啊!

逃避現實的痛苦是人類的天性,只有透過自律,我們才能逐漸克服現實的痛苦,及時修改自己的地圖,逐步成長。我們必須忠於事實,儘管這會帶來暫時的痛苦,但遠比沉湎於虛假的舒適中要好。我們必須忍受暫時的不適感,追求事實而不是假象,並承受這一過程的痛苦。要讓心靈獲得成長,心智走向成熟,就要竭盡全力,不惜一切代價,完全忠於事實。

完全忠於事實的生活到底意味著什麼呢?首先,它意味著我們要用一生的時間進行不間斷地嚴格地自我反省。我們透過自身與外界的接觸來認識世界。我們不僅要觀察世界本身,也要對觀察世界的主體(我們自身)進行反省。

忠於事實的生活還意味著我們要敢於接受外界的質疑和挑戰。這也是唯一能確定我們的地圖是否與事實符合的方法。

故步自封,逃避挑戰,可以說是人性的基本特徵之一。但事實是明擺著的:我們必須超越這樣的自然本性。人之為人,或許就在於我們可以改變本性,超越本性。

心理醫生最重要的任務,就是讓患者說出真話。長時間自欺欺人,使人的愧疚積聚,就會導致心理疾病。在誠實的氣氛下,病態的心理才能慢慢恢復。

l 保持平衡

自律是一項艱苦而複雜的任務,需要足夠的勇氣和判斷力。你要以追求誠實為己任,也需要隱瞞部分事實和真相。你既要承擔責任,也要拒絕不該承擔的責任。你既要學會推遲滿足感,先苦後甜,把眼光放遠,同時又要儘可能過好當前的生活,讓人生的快樂多於痛苦。換句話說,自律本身需要把持得當,我稱之為“保持平衡”,這也是自律的第四條原則。

大腦的高階中樞——判斷力,必須約束低階中樞——情緒。在這個複雜多變的世界裡,要想人生順遂,我們不但要有生氣的能力,還要具備剋制脾氣的能力。我們要善於以不同的方式,恰當地表達生氣的情緒:有時需要委婉,有時需要直接;有時需要心平氣和,有時不妨火冒三丈。表達生氣,還需要注意時機和場合。我們必須建立一整套靈活的情緒系統,提高自己的“情商”。

我必須超越現有的一切,超越以自我為中心的觀念。消除由個人經驗產生的成見之後,才會獲得成熟的認識。這一過程包括兩個步驟:消除熟悉的過去,追求新鮮的未來。面對陌生的人、事、物,我需要讓昔日的經驗、當前的需求和未來的期待一併出席,共同對我的需求和現實狀況進行評估,做出恰當的判斷和決定。為了體驗新鮮事物的獨特性,我必須以包容一切的姿態,說服既有的成見和觀念暫時退位,讓陌生、新奇的事物進入感官世界。在此過程中,我必須竭盡全力,儘可能呈現出成熟的自我、誠實的姿態和巨大的勇氣,不然的話,人生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將是過去經驗的一再重複。為了體驗所有人、事、物的獨特和新鮮之處,我必須讓它們進入我的靈魂,並且駐足紮根。我必須完全釋放自我,甚至不惜把過去的自我完全打破。

2
  • 於德慶:做人不要太張揚〈雜文)
  • 世界燦爛盛大,過好餘生的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