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文>

曾經聽過一個故事,說的是古時候有這麼一位轎伕,他的工作就是每天為富貴人家抬轎子,一天他把穿了多年且早已破破爛爛的鞋子換了,穿上了新買的鞋子。

碰巧的是最近下雨,這天,地上還溼漉漉,有很多水坑,剛開始馬伕抬轎子還小心翼翼避開水,以免弄髒鞋子,然而走著走著的過程中,還是不小心踩到了水,到了後面轎伕乾脆就不再注意鞋子了,甚至還特意地往水坑裡踩。

現實生活中,我發現很多人都有這樣一種心態,包括我自己,也就是一開始很在意的東西,因為不小心地錯過了一點,然後就如同死豬不怕開水燙似的放任。

比如學習,在大學讀書時沒有好好去學習並磨鍊一門技能,等畢業真正開始工作後才發現有一門拿手的技能的重要性,然而看著身邊的人都那麼優秀,而自己卻一事無成,雖然想要從零開始學一門技能,直到這門技能達到可以變現的水平,但總覺得時間來不及,現在開始學習有點晚了。於是開始自怨自艾,任由這種絕望的情緒在心底發酵,卻遲遲不願行動。

最近讀了日野原重明的兩本書《活好:我這樣活到105歲》和《活好2:105歲國寶醫師的生命日誌》,對此有一些啟發,在此和大家分享。

這本書我將其列入2021年我閱讀書單中的好書之一,讀日野原重明老先生的書就如同將自己的心靈浸潤在地下深處的一汪清泉,閱讀的過程中,心也不自覺地靜了下來,去思考老先生所說過的話。

或許就如同書中推薦序所寫的那樣“百歲老人發自肺腑的每一句話,都是生命釀造出來的原漿。不需要講道理,乖乖聽著就好了。一句話觸動了心絃,就是我們的福分。未必每句都能讓你醍醐灌頂,但只要你願意接受一位百歲老人的祝福,就總有一句話會讓你怦然心動。”

100歲,或許在很多人看來已經是日暮西山,等待花朵凋謝的那一刻到來,如果我們設身處地,換位思考,相信很多人會在這個年齡段選擇放棄進取的心,靜靜感受餘下時光的溫暖,然而日野原重明卻一直在挑戰新事物,他在100歲時開始寫緋句,記錄日常生活的瞬間,102歲出版自己的詩集和童話繪本,103歲第一次挑戰騎馬,無論處於那個年齡段,先生都抱著開放和學習的心態,並且一旦宣佈了自己的夢想,就言出必行。

這是一種透過感受和思考死亡,來感悟當下的生的做法。當我們深刻意識到生死如影相隨,我們不知道意外哪天發生時,才會更加珍惜現在,才更明白活著的意義。

但無論如何,我們都不要忘記堅持不懈地探索有限的生命,這是一位活了一百多歲的老人告訴我們的道理。

對於我們很多人來說,20多歲或30多歲就開始抱怨自己一事無成,抱怨學習太晚,這難道不值得反思嗎?而日野原重明老先生在100多歲高齡時仍然在嘗試新事物,學習新東西,並且這個過程中,死亡是會隨時降臨的。甚至他也知道他的餘生只剩短短几年或者十幾年,這也是毋庸置疑的。

而對於我們絕大多數年輕人來說,大機率上我們的生命還有幾十年長。我們又何必去抱怨當下平庸的自己呢?

所以,什麼時候去嘗試新事物,學習一門新技能都不晚,拿出幾年時間去鑽研一門技藝,或許幾年後,你會發現其實什麼時候都來得及,前提是下定決心去行動。而意識到要真正行動的那一刻,也就意味著我們的人生已經由被動慢慢轉為主動了,也開始有意識地支配我們有限的時間了。

啟發2:生命存在於我們能夠支配的時間裡!

很多時候,我們總會覺得自己的生命還很長,所以常常把很多時間和精力放在非重要事項上,而一直把重要的事情延後,其實,這種覺得時間還充裕的錯覺也是導致我們拖延症的原因之一。

但日野原重明先生告訴我們“生命存在於我們能夠支配的時間裡。”事實上也的確如此,一個人真正的生命時長,並不能以世俗上所講的時間來衡量,而應該從我們有意識開始為自己而活算起。

這也是老先生所告誡我們的,要活出真實的自我,並且在有限生命之中,在充滿鬥志之外,還要學會順其自然。順其自然是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順其自然要求的是做到心靈不被特定的事物所困擾,不管是外界的評價也好,金錢也罷,如果把這些看得太重,就很容易迷失自我,無法向內審視,也就看不到那個真實的自己。

活出真實的自我和順其自然,這也是我們更好地利用自己可支配的時間的秘訣。

很多時候,我們都希望自己變得更加完美,不希望看到任何外界的不良評價,如果看到對自己有不好的評價的時候,往往很容易會陷入沮喪之中,又或者當我們無法實現某些目標時,我們會討厭自己,甚至自暴自棄。

其實,大可不必,結果雖然很重要,但過程對於我們來說更重要。正如老先生所說的要“珍惜那個為了理想而努力活下去的自己,珍惜那個為了夢想而不懈奮鬥的自己。”

當我們遇到逆境時,透過“正向思考”當下的自己以及把眼光放長遠,一邊接受逆境的考驗,接受現實的考驗。無論這些考驗是透過自己的努力可以改變的,還是即使努力了也不能改變的,日野原重明老先生告誡我們“也要懷著這樣的信念,在無法改變的現實中,活出真實的自己。”

回到本文開篇所說的故事上,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事情,很多時候,我們會覺得生活很難,會覺得自己很平庸,當下只是努力地生存著,甚至很多人開始抱怨說“xxx歲的人生到底有多絕望?”,難道在我們人生之路還長的時候,就已經放棄了嗎?相比日野原重明老先生的“以一顆柔韌的心來面對一切”“認為奮戰至生命的最後一刻依然能有‘新的發現’”。起碼我是深感慚愧的。

如果你深有同感,那我建議你一定要讀一讀《活好》這兩本書。

5
最新評論
  • 於德慶:做人不要太張揚〈雜文)
  • 慎重於邊界,做事才沒有危險和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