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說過:“天下之道,不爭而善勝。”
爭的越多,失去越多,心越負累。
越是智慧的人,越“不爭”。
不爭意氣,謀大局
蘇軾曾說過一句話:“君子所取者遠,則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則必有所忍。”
一個人想要成大事,就不能衝動,更不能意氣用事,有時你去爭了眼前的對錯,反而會耽誤遠大的志向。
有一句話說:“小不忍,則亂大謀。”
在生活中,我們難免會遇到他人的為難和刁難,但你越是去爭辯,越是去較勁,最終越會害了自己。
但當你把時間和精力都花在最重要的事上時,才能真正長自己的實力和本事。
不爭強盛,少煩憂
人活在這個世上,什麼人都會遇到。
並不是所有人,你都可以去論高下。也並不是所有人,你都可以去講道理。
尤其,遇到蠻橫之人,你越去相持,越去爭執,越會陷入無止境的糾纏之中。
《倚天屠龍記》裡有一句話:“他強任他強,清風拂山崗。他橫任他橫,明月照大江。”
當一個人遮蔽了外界的干擾,諸多的是非煩惱也將會遠離他。
不爭功名,得自在
南懷瑾曾說過一句話:
“生命,只有在被慾望迷亂了的人心中,才一定要分出尊卑高下,不爭,是人生至境。”
作家劉震雲在菜市場買菜時,得知自己獲得了茅盾文學獎,而且出版人還告訴他,獎金比過去高。
但他卻沒有表現得多麼激動和亢奮,而是風輕雲淡地決定,買比茄子貴一點的西紅柿,回家做打滷麵。
在《道德經》裡有一句話:“少則多,多則惑。”
其實,人的慾望和貪心,是無止境的。當你不去爭所謂的名,所謂的利,該來的還是會來,屬於你的還是屬於你。
餘生漫漫,靜而不爭
和愛人,不爭對錯夫妻相伴一生,除去風花雪月,還有柴米油鹽,難免會發生摩擦和齟齬。要知道,家事無對錯,只有和不和。
和愛人爭對錯,正如用一團火撲滅另一團火,不光會得不償失,也會助長火勢,致使彌天大禍。
其實,對於夫妻而言,對錯哪有那麼重要?
別糾結對錯,往後退一步,一切自會海闊天空。
和親人,不爭輸贏生活中類似的情況很常見:
你希望他們不要總是屯東西,該扔的就要扔,他們則會說你浪費;你希望他們別老是關燈,一開一關會費電,他們都當成耳邊風;……
其實,人的想法並非一朝一夕就能改變,與其強求不來,不如順其自然。
孔子云:“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
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和父母的想法不同之時,要先和聲細語地規勸。如果實在說服不了父母,那就隨緣去吧,沒必要凡事都爭出個輸贏。
爭的是理,輸的是情。
試著從他們的角度想一想,方能家和萬事興。
和朋友,不爭得失聽說過六尺巷的故事麼?
康熙年間的文華殿大學士張英,和隔壁的鄰居吳家素來是好朋友。
兩家的院落之間,有條不寬不窄的巷子,平日供出入使用。
有一日,吳家要擴建新房,想佔用這條巷子。
剛巧張英出門在外,張家人便死活不樂意。
畢竟,這是兩家共用的地方,憑什麼讓給你呀?
雙方爭執不休,昔日的好朋友,差點兒斷了關係。
張英得知這件事後,特意修了一封信,從千里之外寄過來。
信裡只有一首詩:
“千里來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家人閱罷信件,方才恍然大悟。
他們主動讓出了三尺空地,而吳家也主動讓出三尺房基地
從此,便有了享譽桐城的“六尺巷”,留下了千古的佳話。
和友人相交,交的是氣度,交的是情分。
畢竟,千金易得,知己難求,莫讓一時的得失,疏遠彼此的情分。
把心放寬一點,得失少爭一點,你會發現,一切豁然開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