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文>

這幾天我們一直跟隨著山下老師,在學習斷舍離。在學習斷舍離的路上,不能僅僅是紙上談兵,要落實到實踐和行動上,才能更好的領悟到斷舍離的真諦。

斷舍離並非是提倡丟棄物品,而是應該學會以自我軸來面對物品。因為這一切都是自己曾經選擇的,也是自己曾經接受的。假如實施斷舍離,就不會隨隨便便地接受了。無論是物還是人,都是值得用心憐惜的。

一、物質氾濫的環境,是反應內心的明鏡

前面我們一直在學習斷舍離,估計有很多人都認為,斷舍離就是扔東西,東西少了就好整理了。

但其實,斷舍離是一個審視自己與物品關係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必須仔仔細細地觀察自己的內在與內心。必須以自我軸來俯瞰物、事、人。

很多時候,從表面上看來,是我們擁有物品,實際上卻是物品綁架了我們,所以結果只能令我們哀嘆明明想扔,卻扔不掉。

我們很多時候,都只是抱著多餘之物,任由它們侵蝕自己的時間、空間與精力,卻只能哀嘆無力整理。採用這種以物質為軸心的思考方式,而不懂得俯瞰空間,會導致我們無法認清現狀,最終把自己貶低到不如物品的境地。

長時間生活在繁雜的世界,繁雜的空間,會讓人生出很多毛病。而現代人身體稍有不適就直奔醫院去服藥,或者嘗試各種所謂的健康療法。可是,關鍵的是病狀的含義,人們卻不會解讀。在大資料調查接觸,很多患者,與各種疾病、病症報告顯示,幾乎所有的現代疾病都源自過剩。暴飲暴食、過度呼吸,甚至包括資訊爆炸引發的心理壓力。

所以,我們要時刻以自我軸為原則,俯瞰圍繞在我們身邊的物、事、人,學會注意如何釋出、捨棄,如何簡單地生活。只要我們的心境變得簡單,我們就會減少很多疾病,才能更好的去享受生活。

既然學習斷舍離,那麼我們都應該好好地思考,物質的本質到底是什麼?其實本書就給了很好的答案:物,是時間、空間與人的集合。

斷舍離,是審視物與人本身的關係。斷舍離,是自己創造空間。隨著時間的流逝,物品與自己的關係也會發生改變。

過去必不可少的物品也許現在已經變得可有可無、無關痛癢,甚至成了累贅,被當作空間雜亂的元兇。因此,斷舍離是基於這種瞬息萬變的關係,週而復始地對空間進行破壞和創造的過程。換句話說,是一段與時間、空間互動的旅程。

對於物品所在的空間,如果從更高維度的空間來看,它就會變成物品。從生活空間中的物品一直到整個宇宙都適用這個道理。反過來,無論什麼物品,如果從微觀維度進行觀察,它就會變成一個空間,這可以延伸到生活空間中的物品。而且,這種關係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不斷改變。

萬物唯一,同源同相。因此,身心一如與物心一如是毋庸置疑的。正因如此,透過觀察一個人的物品、居住的空間就可以推測出他現在的思想、感覺和感性,甚至還可以猜到過去的與未來的。不僅我可以做到,斷舍離是任何人都能實踐的自我探索之旅。

為何無法捨棄物品?原因大多不在於物品,而在我們自己的內在與內心當中。一個物質氾濫的環境,其實就是一面反映我們內心的明鏡。在斷舍離中有這樣一句話:環境調和則內心調和,內心調和則環境調和。雖然我們無法給出一個邏輯嚴密的答案,可以從過往的經驗來看,如果一個人住在物質氾濫的房間裡,原因一定潛藏在他的心裡。

若能堅定地實踐斷舍離,下定決心捨棄物品,把房間打掃得一塵不染,那麼,過去心裡的疙瘩、芥蒂就會煙消雲散。如果心裡不再有芥蒂,始終保持調和的狀態,從此以後就不會再積存物品了。若每天都能時刻體會到環境與心境互為表裡,也許就是斷舍離吧。

二、心與環境是一個整體

空海大師是日本佛教的一代宗師,也稱弘法大師,僧名空海,俗名左伯真魚。他出身名門,卻放棄官宦之途,獨自涉足山林,為尋找真正的佛法而潛心修行。

空海大師15歲學習儒學,18歲進大學,19歲苦修佛法。804年入唐學法,遍訪名寺,曾到洛陽白馬寺參訪學習,又在西安青龍寺拜中國密宗大德慧果大師為師,盡得漢傳佛教密宗真傳。兩年後,空海大師返回日本,在日本奈良東大寺弘傳密宗,世稱東密,其在國際佛教傳播中有大貢獻。

空海大師在《性靈集》中寫道:夫境隨心轉,心垢則境濁;心逐境移,境閒則心朗。心境冥會,道德玄存。翻譯成現代語是:環境隨心而變,如果心存汙穢,環境亦會混濁;反過來,心也為環境所左右(身處混濁的環境,心也會變混濁),若環境閒適,心也會明朗。

心與環境渾然一體,世間真理及其影響就存在於其深處。這與斷舍離所提倡的境界確有相通之處。斷舍離透過調和周邊的環境,從而達到內心的調和。雜亂無章的房間、物品氾濫的家都是人心狀態的投影。因此,透過整理房間或置身於一個井井有條的房間中,即可實現內心的調和。

梳理內心的環境還有一點,梳理內心的環境也很重要。我們每天都要做出各種各樣判斷,然後在決定要採取的行動。很多人認為,每天竭盡所能做出更多的判斷,然後雷厲風行地完成工作,這就是精明能幹的表現。

實際上,一個人對面的選項越多就越難選擇,而選擇這個行為本身就非常消耗精力,容易使人陷入決策疲勞的狀態,最終導致無法做出正確的判斷。因此,必須減少判斷的次數。例如,如果我們擁有過多的衣服,忙碌的早晨就會為穿哪一件而猶豫不決。一日之計在於晨,在原本朝氣蓬勃的時光卻把精力消耗在選衣服上了。

世上很多的成功人士每天都穿著相同的衣服,其目的就是為了減少,判斷的次數以節省每日思考和選擇穿什麼?吃什麼?

這些其實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我們在上面浪費時間,更無須過多思考。所以應當極力減少做決定的次數,在決策次數上實施斷舍離,以便發生重要事情時可以做出正確的判斷。空海認為內心與周遭環境互為表裡,而斷舍離主張環境調和則內心井然。從這一點來看,說這兩種思想同根同源也不為過。

三、斷舍離與求不得苦之間的意義

人類在很長一段時間,是非常缺乏物質的,所以我們在漫長的時間裡都是以物質軸來思考。但是在獲得豐富的物品之後,我們不僅沒有感到滿足,反而奢望得到更多,慾望無限膨脹,甚至連那些不知道是否需要的東西也想收入囊中。身邊的無用之物已經氾濫成災,卻仍在強烈慾望的驅使之下不斷索取。

佛教中有四苦八苦一詞,在現代文中被當作熟語使用。意思是,人生本來有生老病死四種苦,再加上「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和「五蘊盛苦」,總共有八種苦(苦意為無法逃脫的痛苦)。但凡活在世上,就無法逃脫這些苦。

生老病死相信大家都能理解,其餘四種苦需要稍加說明一下。「愛別離苦」指的是與所愛之人離別之苦;「怨憎會苦」指的是與怨恨之人相見之苦;「求不得苦」指的是想得而得不到之苦;「五蘊盛苦」指的是執著於身心、不如所願之苦。五蘊包括色、受、想、行、識,翻譯成現代語就是物質、感覺、記憶、意志、知識。

其中,與斷舍離關係最大的就是求不得苦。求不得苦指的是,因得不到所求之物而感到痛苦,其實並不是單純因得不到而痛苦,而是得到之後還想得到更多,苦於這種無窮無盡的慾望。

在這個物質氾濫的大消費時代,相比那些因得不到必需品而感到痛苦的人,更多人是雖然已經擁有了必需品,但是心裡的物慾仍然不斷湧出,導致自己深陷在這種求不得苦當中。為求不得苦照進一絲光明的就是山下老師所提倡的斷舍離。

斷舍離提倡精心挑選,同時直面自己,以自己為標準精選物品。透過斷舍離,就可以放下對物品的執著。求不得苦是因為對物品的執著而痛苦,那麼,斷舍離就是為了從求不得苦中解脫出來。

空海的座右銘是濟世利民。意為挽救天下,拯濟百姓。而斷舍離正是為了拯救物質氾濫的現代社會,為世人帶來豐盈的心靈,而非豐富的物質而存在的。

好了,山下老師的斷舍離我們到這裡就分享完了,願我們每個人都可以以自我軸為中心,俯瞰身邊的物、事、人,重拾輕盈的人生。

6
最新評論
  • 於德慶:做人不要太張揚〈雜文)
  • 你知道嗎?你就是我的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