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自己的儲蓄
不論你在上學還是上班,每個月一定要在銀行卡里面存入一定的金額(量力而行)
二、做事不拖拉
生活中的確有很多有能力的人,他們可以準確快速的解決需要解決的問題,然後將更多的時間放在自己的興趣愛好上。
而我們與他們的區別是,同樣玩了一天之後,他們能在剩下的一小時內搞定工作,而我們卻發現現實與預期完全不同,最後只能通宵補救。
在你要做一件事但又不想做的時候。心裡倒數五個數然後立馬去做,什麼都不要想,做5分鐘之後再考慮要不要繼續做下去。
三、去以下地方看看
小吃街、醫院、寺廟、菜市場。嚐嚐人間煙火,也感受下世間清冷。
五、養成整理房間的好習慣
整潔乾淨的房間,能減少大腦精力的消耗。
在《掃除力》一書中提到:“你的人生其實就像你自己的房間。”
那些感到幸福的人,家中往往比較整潔。
六、接受自己
喜歡自己的第一步,從接受自己的外貌開始
內在的,一方面有意識地改進,學著凡事有主意,不人云亦云;學會擁有“被討厭的勇氣”,生而為人,我得自己先高興。
七、做事不糾結
這個鞋子今天降價了,買不買?可是萬一下次更便宜呢?
對於購物,過多的糾結可能還是因為暫時沒足夠的錢,那就退一步想:我在一週內需要它嗎?
對於人、事,過多的糾結可能因為太在意別人的心情、和別人對自己的看法。
八、做好自己
大多數人身邊都存在這種現象:你可以過得好,但不能比我好。
實際上,做好自己就好。那些你羨慕的人,說不定也在羨慕你。
九、不要太過追求完美
有些人做不成一件事是因為他能力不夠,或者思想有些怠惰。而更多的人做不成這件事是總想著要把它做得完美,做得天衣無縫。
這是個很簡單的道理,從小學時我們就開始接觸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但你無法否認,人類對於完美的執拗瘋狂相當,否則這世上也就不會有如此多的的神話流傳。
十、學會深度思考
凡事要多思考,人只有在什麼都不想的時候,才是最容易反省的時候。
主動思考帶來的結果大多是片面且易受引導的,我們要經常給自己一些放空的時間,這樣以前遺漏的一些細節才會慢慢浮現出來。
十一、時常反省自己
孔子講:“吾日三省吾身”
“省”的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要有這個概念,要隨時把控自己當下所處的階段。
每天休息之前,花十分鐘的時間回憶下今天做的事情,遇到了什麼變故,獲得了什麼資訊,得到了什麼教訓,然後把遺漏的地方以及第二天的安排寫到備忘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