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哪路“神仙”,總會有兩個“無限”:“智慧”無限、“生命”無限。現實之中,人類似乎找到了一套方法“開啟科學之門”:透過對知識的領悟、分享、傳承,感受自身“智慧無限”的潛力。儘管如此,每個個體卻始終會被有限的生命所束縛,甚至因此去崇拜那些沒有生命的日月山河,羨慕於它們的“不朽”。有人嫌活得太短,卻也有人嫌活得太長。毫無疑問,每個人都是“喜新厭舊”,生活中必須依賴源源不斷的“新事物”來獲得滿足感。無論已經擁有了多麼尊貴的地位、財富,一旦“沒有新鮮感”了,那依然會“無聊”、“悶悶不樂”。所以,什麼才是“理想的生活狀態”?能用一個量化的指標比如 “人均收入XXX”“人均住房面積XXX”等等來定義麼?達到了這個數值就會“幸福”“快樂”,達不到這個數值就會“焦慮”“鬱悶”?絕不可能。能夠最終決定“生活質量”的“幸福”“快樂”還是“焦慮”“鬱悶”,這些全是“感”的範疇:“幸福感”“快樂感” “焦慮感”“鬱悶感”,如何去管理好“心情”才是生活的核心所在。
“事物”對於每個人來說,其存在的意義完全在於是否能夠影響心情。比如,“一個億的存款”這種“存在”,對你來說有意義麼?如果出現你自己的戶頭上,那就有意義;如果出現鄰居的戶頭上,那意義就不大。這就叫“心外無物”。“管理好自己心情”,這叫“修身”。“心”是“身”的內在動力,“身”是“心”的外在表現。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中國人摸索出了一套方法,包括四個步驟:先“格物”,再“致知”,再“誠意”,再“正心”。所以,為什麼非要做事不可?因為“喜新厭舊”,哪怕再好的物質條件、衣食無憂,如果“天天吃一樣的東西,穿一樣的衣服,迴圈播放同樣的音樂或是電影,呆在同一個地方,重複同樣的勞動……”,動物園裡的動物大概可以一直安於這樣的生活,但一定會把人給逼瘋的:這大概還不如一個蹲監獄的犯人。“治療抑鬱”,看似比癌症還頑固,其實只要懂得了這個道理之後就沒什麼難治的:去找點事唄,只要一動手,就自然有了體驗。越是做事全神貫注地投入,越能達到“改善心情”的效果。再好的東西放在那裡,自己不去琢磨,就跟“鄰居賬戶上一個億的存款”的效果一樣。
“貪”“嗔”“痴”能夠帶來“滿足感”,“戒”“定”“慧”也能夠帶來“滿足感”。為什麼要把“貪”“嗔”“痴”定義為“罪”呢?因為這種方式的“滿足感”,是以巨大的代價來換取的。就像“吸毒”一樣,如果對身體、家庭、社會沒有任何危害,那毒品就不叫毒品了。“貪”“嗔”“痴”的“滿足感”,是以犧牲掉自己的未來為代價的。什麼是“未來”?狹隘一點說,就是自己所處的人脈圈子。人脈圈子越好,越有可能得到更多更好的收穫。如果不顧及這些,逞一時之快隨隨便便把自己的名聲敗壞掉,周圍的人都離得遠遠的,甚至還惦記著因為過去的樑子而找機會報復,那這個人的未來可想而知。就算之前如願得手了,但想要再次“複製成功”、再次得手,難上加難。“貪”“嗔”“痴”若是“求而不得”,那不但不會獲得滿足感,反而加劇了煩惱。中國人歷來不信什麼“神”,而是信“哲理”、信“道”。這些流傳下來的道理,越品越有內涵。“年少不知詞中意,讀懂已是詞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