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文>

這世上的人有很多種,有的人很懂得在乎別人的感受,始終能考慮到別人,於是他們總是為他人著想。

而有的人從不在乎別人的想法,只顧著自己,不得不說,和這兩種人相處,會是不同的感覺。

01 和懂得換位思考、不懂得換位思考的人相處是兩種境界

有人說:做人最高的境界,就是懂得為他人考慮。

而一個人為他人考慮的前提,就是懂的換位思考,也就是能站在別人的角度去考慮找問題,去思考為何別人這樣做,為何別人會做出這樣的決定。

一旦和這樣的人相處,我們不用去解釋太多,也不用去說什麼,更不用擔心會被誤解,因為他們懂得換位思考,懂的在乎別人的感受,也懂得去體諒別人的不易。

可是現實中,卻有這樣的一些人,她們從不在乎別人的感受,也不懂得別人的感受,不管做什麼,始終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想問題。

於是他們只顧著自己,從不考慮他人的感受,在他們的眼中,別人怎麼想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怎麼想。

不得不說,這樣的人都很自私,只顧著自己,而和這樣的人相處,真的太難了。

所以說,很多時候,我們和懂得換位思考的人,以及不懂的換位思考的人相處,都是兩種完全不同的境界。

02 不懂得換位思考的人,只會讓人感覺壓抑

那些不懂的換位思考的人,在他們的眼中,只有自己,只有自己的感受,於是他們從不在乎別人想什麼,別人做什麼,別人的不易和別人的為難。

在他們看來,不管是任何事,只要自己開心就好了,只要照顧好自己就好了,於是他們總是很自私地忽視別人的感受,不在乎別人的感受。

張萍的丈夫就是這樣一個自私的人。

他從不在乎張萍的感受,每一次不管幹什麼,都只顧著自己。比如兩人出去吃飯,她從不點張萍愛吃的東西,指點自己愛吃的,比如他去逛街,也從不給張萍買東西,只買自己需要的。

在他看來張萍可以照顧好自己,自己不需要去做。

特別是當兩個人思想不同的時候,他從不在乎張萍的感受。

有次張萍的媽媽生病住院了,張萍想去陪幾天,而陪幾天,就意味著張萍要請假,請假自然就會扣工資。

丈夫聽到後,就不願張萍去,他說:“你媽在醫院又不是沒人照顧,再說,不是還有醫生護士嗎?需要你專門去陪嗎?沒有那個必要。”

於是他拒絕張萍去,張萍說:“我媽生我養我,這麼多年,這次生病了,我陪幾天怎麼了?”

可是丈夫卻不在乎張萍的感受,就是不同意張萍去。

不得不說,和這樣自私的男人在一起生活,真的太痛苦了,他們只顧著自己,從不在乎妻子的感受,只看到自己的需要,只看到自己的想法,從不在乎妻子的感受。

倘若一個女人要和這樣的男人生活一輩子,不僅痛苦,還壓抑。

03 和懂得換位思考的人相處,真的太爽了

可是那些懂得在乎對方感受的人,卻是完全不同。

他們懂得在乎別人的感受,懂得去換位思考,懂得去體諒別人,在他們看來,每個人做任何事,都有自己的出發點,而自己只要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想,就夠了。

於是那些和他們在一起的人,會覺得舒服,會覺得幸福。

寧兒的丈夫就是一個很懂得換位思考的人,他從不會只顧著自己的想法,而是很在乎寧兒的想法。

比如有時候兩人的意見不合的時候,他從不會和寧兒去吵架,而是會告訴寧兒,自己的想法,希望寧兒也能說出自己想法的原因。

然後兩人坐下來,商量最終的解決辦法。

她從不會以為你自己如何想,就逼著寧兒非要這樣,而是始終在乎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在他看來,不是自己如何想就是對的,自己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而妻子也是站在妻子的角度,每個人都沒有錯。

而既然是夫妻,就要綜合去考慮,不能只顧著自己。

而寧兒和這樣的丈夫在一起,覺得幸福極了。

其實和一個懂得換位思考的人相處,真的太爽了,你不用去解釋什麼,也不用去爭論,對方就能明白和理解你,和這樣的人在一起不僅會讓個人覺得輕鬆,還讓人覺得舒服。

所以,若是可以,也學著做一個懂得換位思考的人吧!

畢竟這樣的人更好相處,這樣的人更懂得理解和體諒他人。

-END-

作者簡介:

晴風,用一書一筆,瞭解人生百態,唯願握書解人生,執筆暖人心。

6
  • 於德慶:做人不要太張揚〈雜文)
  • 寫給匆匆老去的80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