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因愛而好,不能因“好”而謀
熊仕喜
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有一些個人愛好,健康的愛好自然擁有滿滿的正能量,能催人上進,怡人性情;不良的愛好則是漸漸腐蝕機器的鐵鏽,或是煮死青蛙的那鍋熱水。
所謂愛好,是因愛而好。喜歡了自然就會有興趣去堅持,但不能因“好”而愛。我們有沒有健康的業餘愛好呢?我們的業餘愛好能否提升自己的職業素養,能否提升自己的“精氣神”呢?能否讓自己的生活更充實,家庭更幸福呢?這些都是我們應該經常自問的東西。
因為能長時間地給自己提供內在動力,可見愛好並非一時的衝動,它反映出的是一個人的素養。
有些人把自己犯的事,栽得跟頭全部歸罪於“愛好”兩個字,愛好肯定會說:這個鍋我不背!
比喻說,有人犯罪,說因為自己八小時外沒有健康的愛好,常與朋友喝酒、唱歌、自駕遊、打撲克……
乍一看,他的愛好也不是上不了檯面,那問題在哪兒呢?如果喝自己的小酒,如果陪家人唱歌,如果週末自駕出遊……挺健康的啊!關鍵是你喝了誰的酒?誰請你唱了歌?在紙牌中完成了多少權錢交易?還是貪腐思想,享樂主義作怪,自以為高明能掩人耳目,卻忘了“多少不義,必自斃”的道理。因此說,那不是愛好問題,不是一時衝動的禍端,而是長期非為的結果。
為人,要有所好,更要守其道。
春秋時期魯國有個丞相叫公儀休,他特別喜歡吃魚。一次,有個政客給他送來兩條上好的鯉魚,但被公儀休巧言拒絕。他的弟子不解地問:“喜歡吃魚卻不收,為什麼呢?”公儀休回答道:“就是由於特別喜歡吃魚,才不收。收魚的話就會當不成丞相,以後就不能自己買魚吃;不收就不會被免去丞相,可以長久地自己買魚吃啊。”
多麼質樸卻可貴的想法啊!有相位就有俸祿,吃魚完全可以自己去買,何必靠“吃、拿、卡、要”這些手段呢?兩條魚原本算不上什麼大賄賂,再說又無須擔心什麼“影片”曝光,公儀休為啥不收魚?類似於公儀休不因“好”而“愛”的故事很多,“金”我所好也,但楊時四知卻金;“端硯”人之所好,然而一方端硯包拯也婉拒了……
心無貪念立天地,人有海量納四方。不知諸君以為然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