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文>

人活著是為了什麼?這也許是最古老而又常新的話題

站在生命的宏觀角度來講。一個人的一生對於宏大的宇宙,世間萬物的生存執行,自有其週期定律,這也註定了生命會是一個從誕生走向寂滅的過程。

無論一個人生前經歷的是繁華還是落魄,喜樂抑或哀怨,他們的人生都將歸於一個終點,雖說個人際遇不同,最後卻亦是殊途同歸。

這些生命哲學都昭示了一個道理:人生是一個從無到有,最後又歸零的一個過程。這是所有人類都躲不過、逃不掉的命運。

從微觀角度來講。活著的人就需要滿足生理需要、物質需要、精神需要和自我價值實現的需要,不同需要可能會有不同的緊急程度和重要性,但自己對自己生命的掌控感和對社會的價值歸屬已經寫進了基因裡,換句話說:自己生命的意義的探求,是人刻入骨子裡的使命。所以,從微觀上看,那是一個沒有意義的問題,不要把有限的精力花在一個沒意義的問題上。

一方面,人對於目標的愉悅感知,驅動著人繼續尋求生命的意義。另一方面,對於挫折的困惑(無論是哪一個階段哪一方面的困惑)都會促進人關於意義的思考——這也正是困惑的意義。兩方面都鎖定了,人生應該追求的是什麼。

思考起於困惑。而思考的突破,就像肉體的出生一樣,人的第二次出生——將引領你來到一個新的世界,一個比物質層面更大的世界,人類因此而戰勝所有動物,站上生態鏈的頂端。所以,你對問題的思考,本身就是一個好兆頭。

馬克吐溫說:上帝對猴子失望了,於是創造了人類。人類與其他動物,尤其是靈長類動物的區別在於大腦。這種區別,學校課本里應該講得很清楚,不必多言。值得提及的是腦科學領域已經達成一些基本共識:比如大腦是可塑的,而且可塑性極強。一部分人,就是靠這個超越了其他大部分人,站上了社會的頂端的。這使得我們每天都在吃飯、鍛鍊、學習和休息多了一層意義——打造更好的屬於自己的大腦。

上帝雖然創造了人類,但自己的人生卻是自己創造的。正因為是自己創造的,才獨一無二。

世界有你無你,沒有關係,地球照樣轉。但你的世界呢?你的世界以你為中心,沒有你,那個世界就不存在了。

作為你的世界的中心,你和每一個人都要想明白三個問題:這是一個怎樣的世界;你將何去何從;你將與誰同行。

一、這是一個怎樣的世界

除了魔鬼,每個人都不是來挑戰上帝的。認識世界的目的,是更好地適應它。所謂“人生之計,將計就計”。

從上帝說:要有光...(這完全是人類專案管理的思路)到單細胞動物,到高等級動物的演化。教科書講得比我清楚。我想強度的是自然選擇本身是一個取捨,要飛翔頭腦就得減輕重量,要聰明,四肢就沒機會發達。對於取捨,知道自己要什麼比做什麼更重要。

在學校的物理化學和生物課就是講自然世界的,這是一個規律把控一切的世界,我們只能遵守,沒有其他可能。記住這些常識,至少可以少走彎路,少受騙;掌握這些規律,可以改變社會。

這是一個人類世界——社會。社會是一個不那麼精確的世界,有很多必然,也有很多偶然,但大體上遵循一定的趨勢,在趨勢裡,就像一場海選,時時刻刻進行著淘汰賽。以前還可以慢慢來,人類掌握了科學的工具,趨勢的變化加快了,最強大腦,也只能領先那麼一小會兒。

自然世界和人類社會都有一個共同的東西,因果關係。這也是人類認知世界的方式。

在因果的世界,只需要觀察和學習,尋找相關性,積累經驗;預判行為結果,處理可被預測的新世界;想象,假設一個不一樣的可能,處理這個不能被觀測的想象。

事情都是兩遍做成的,把頭腦中行得通的事情——通常是資源是否足夠+方式是否可行+能力是否足夠,在現實中再來一遍。大腦中走得遠,現實中走得穩。

科學改變生活,也使得老死不相往來的世界變成了一個大同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裡,大家都追求財富。本質上是:在利用身體可塑性和心靈可連線性,追求有物質基礎的精神自由。這一目標的實現靠的是交換。你只要努力建立自己的比較優勢就可以了。

二、你將何去何從

愛德華.威爾遜《論人的本質》裡說:人類行為受遺傳和文化雙重影響,遺傳決定人能做哪些事,比如生存、生育、利己利他;環境影響人做事的方式,比如生活、愛情、事業。科學研究也已表明:人的大腦對環境的判讀、解讀、歸因能力決定人的行為、社會選擇決定最終結果。

趕不上變化怎麼辦?還好,有很多不變的東西,足以應對變化。一個是良知,一個是信念。良知克服短期的衝動,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識,讓情緒發揮有利的作用。信念培養成功的內驅力,鎖定重要都是,給你目標、方向和持久的動力。

大腦的可塑性必然導致人生更多的可能,那也不是無限的可能。背後還有自然規律、社群趨勢和群體選擇在約束。自然規律是硬淘汰,不可逆的;社會趨勢講機率,有一定的波動性;群體選擇有偶然性,但對個體約束很大。每個人都在自我掌控和社會一致性之間選擇。

正如心理學大師弗蘭克爾在《生命的意義》說的那樣,任何情況下,你都有選擇態度與行為的自由。

自我掌控感是一種自己的事自己說了算的快感。他來自小時候“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習慣培養。靠本能的好奇心推動,好奇心不是興趣班,任何強迫都有損好奇心,要保護自己的好奇心。

社會一致性是被群體認同的安全感。他來自小時候(其實任何時候)“自己為自己的行為負責”的價值感的推動。

決定掌控感和安全感的,是積極、樂觀和成長心態。核心就在於:過去發生的事情,是想教會我什麼,而不是為什麼發生,現在做點什麼才有更好的未來。從生到死,發生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現在做點什麼。

大腦的發育成長過程幾乎複製了一遍生物進化過程。是想教會我們什麼?每一次對成功或者失敗的思考,都在塑造大腦。

遺傳變異教會我們繼承和創新。單細胞到多細胞教會我們單點突破,從一個成功複製到另一個成功。生態系統教會我們適應的最佳策略是:把興趣培養成能力,讓能力兌現價值,讓價值強化興趣。興趣探索需要積極主動;能力培養需要專注;社會價值兌現需要知己知彼、求同存異的雙贏策略。

長此以往,比較優勢就形成了。

三、你將與誰同行

俗話說,一個好漢三個幫;一個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遠,人是社會性動物,你也是環境的一部分。

社會心理學家喬納森·海特說,種群競爭是以群體為單位展開的。它選出的不是更適合的個體,而是更適合的群體。站在群體選擇的角度,生物的很多功能,不是為了自己好,而是為了大家好。——只有大家好,你才能真的好。人是高階種群,擁有更多高階種群的本能。比如,身在群體中,才會會享受到群體的紅利,更充分的資訊,更多的機會,更多的幫助等等。

如何決定與誰同行呢?

1.營造積極氛圍。《秘密》裡講:你擁有的和你周圍的一切,都是你吸引來的。吸引力法則是宇宙中最強有力的法則。每個想發財的人都希望與巴菲特共進午餐,但決定你與誰共進午餐的卻是你的心態和行為吸引來的。從孟母三遷,到現代人儘可能住大城市,買高檔社群房屋,進好學校,都是希望被積極因素包圍,擁有更好的圈層。

2.關注目標。目標的意義在於,不要做一個什麼都知道的人,更不要總是證明自己是對的,而是關注你想成為什麼人。想成為什麼人,你就是什麼人。目標讓你看清方向,知道該做什麼,不做什麼,還知道如何去做。真正的目標,可以讓我們關注正確的事,以終為始,永遠把重要的事情放在第一位。可以讓你保持別人看不見而你看得見的驕傲。

3.賦能他人。互利互惠是交往的黃金法則。能量是相互關聯的迴圈系統。付出越多,得到的反饋就越多。同時,要過濾負面資訊,抵禦負能量,過度的壓抑會讓自己的大腦越來越笨,人們對事物的負面看法,是提醒我們尋找建設性的角度。

你和目標之間沒有直線,所以即便是同樣的目標,也有千百種路徑。要善於利用環境反饋,修正自己的認知和行為。利用錯誤促進成長,發揮優勢實現目標,而錯誤和優勢是賦能他人,並對反饋進行判斷選擇的結果。

四.成為更好的自己

世界是客觀的,人生是主觀的。任何事物都是中性的,而事物的意義是你自己賦予它的。利用事物的關聯性,把握因果變化的規律,成為更好的自己,才是你的終身大事。

為社會創造物質或精神財富是一種必然選擇或者責任。幫助別獲得財富是一種大愛。

期間,成功和失敗都是必須的,財富就是你對它的看法,繼而解決問題產生的。

成功有機率,但小機率不會連續發生,有能力的人,會根據規律把偶然的機會(運氣)轉化為財富。

模仿是本能,也是捷徑。但過去的態度和思考方式可能是對的,但只有新的思考和新的行動,才會帶來新的結果。

7
最新評論
  • 於德慶:做人不要太張揚〈雜文)
  • 你是否也思念曾經那塊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