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這玩意兒,真是個奇怪的東西。在思念心上人的時候,是“一日不見,如隔三秋。”可莊子卻言: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
看來它是隨人的心境而變。
如此這般,每個人對時間的用途不同,所呈現出來的結果也不盡相同。
這讓我想起了讀書期間,最大的傷害莫過於被學霸碾壓。為什麼同樣的老師傳授,甚至作業比他們還要多寫,一到考試成績出來的時候,只剩下荒涼和無奈。
直到讀了劉未鵬的《暗時間》,我才明白,要想學得好,考得高,需要的不止是努力,還講究方法。
究其原因,是由於自己不懂得使用暗時間。反之,如果學會利用好暗時間,其結果一定會事半功倍。
何謂暗時間就如前文所說,學過,卻不一定和學得會畫等號。我也只是在囫圇吞棗,類似於強行自己記住。從未想到深究幾個為什麼,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然而知識從來都不是單一存在的,各個知識點之間存在著一條隱形的線,只有揣摩透徹它們之間的關係,把各個濃縮的“珍珠”穿串的過程,就是你的思維時間。
在這個思考的過程中,把那些模糊的,疑惑的問題,在腦海裡檢索已知,嘗試用不同的方法來抽絲剝繭,搭建自己的知識框架。
有時候,學習不免會進入“死衚衕”,當我們在吃飯、走路、以至睡覺前反芻和消化學過的知識。此時,破了“當局者迷”的死穴,難題也會迎刃而解。
而在這些碎片化的思維時間就都是你的暗時間。
可以說善於利用暗時間的人,就相當於比別人多出許多時間。
魯迅先生就是一個把暗時間用到極致的人。他曾說過一句話:時間就像海綿裡的水,會越擠越多。 別人在工作的時間,他在工作,別人在休息的時間,他還在工作。雖然先生的生命短暫,卻是在有限的時間內為人類創造了無價的精神財富。
由此看出,善於利用暗時間的人,才是真正惜時的人。當我們對所關注的事物念念不忘時,一定會是必有迴響。
怎樣提高暗時間的“功力”從上文得知,暗時間在我們的生命中佔了很大比例,如果加以利用,一定會讓我們我們惡學習力增倍。那麼我們該怎樣做,來提高它的利用率呢。作者在書中總結出三點:
1 培養專注力。
”人之才,成於專而毀於雜。”古時候,有兩位學生學下棋,一位專心致志用心聽講,另一位心不在焉,“一心以為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最終一無所獲。
下棋的兩人雖然投入了相同的時間,完全沉浸其中的這位學生,提到專注狀態,就是心理學家提到的心流。在進入心流的人是不知道時間的流逝,而且還是樂享其中。
由此可見,專注力是把時間利用率創造出最大化。
2 思維體力的長久。
要想充分利用暗時間,不僅要能夠迅速進入狀態,還要看能保持狀態多久。
舉個生活中的例子,當我們跑完步時,需要先來個熱身運動,來調節身體的協調性。同理,大腦進入思考中也是需要做熱身準備。
如果在思考的過程中起身去做別的事情,再回來繼續時,不可能馬上連線上原來的思路。我們還需靜下心來調整,這來回切換的過程,無形中也增加了時間成本。
3 抗干擾力。既然是在碎片化的時間段裡思考,周圍的環境就不一定適合。而對於愛思考的人們來講,這卻是鍛鍊他們抗干擾力的鍛鍊。
比如,毛澤東年輕的時候,就選擇在嘈雜的市集上看書。
寫在最後
非常喜歡楊絳先生關於人生和讀書的啟示:年輕的時候以為不讀書不足以瞭解人生,直到後來才發現如果不瞭解人生,是讀不懂書的。讀書的意義大概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讀書,用讀書所得去生活吧。
對於我們也是如此,只有學習和思考結合起來才能相得益彰。而暗時間的利用,一定能讓我們時間創造出更多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