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文>

最近看了NHK的《無緣社會》,感到深深的壓抑,原為血緣至親的親人漸行漸遠,成年後選擇奮鬥離開長大的故鄉,退休或失業遠離了工作的職場,這些本是普通人和社會取得聯絡的紐帶,可是不經意間,許多人就把這些弄丟了,再也回不去,孤獨中度過餘生。極其單調的生活,能夠使人喪失生存下去的興趣與勇氣。節目中描述的是日本社會的現狀,卻也引人深思,中國是否也有著類似的情況?

日益脆弱的家庭紐帶,子女疲於工作和自己的家庭,無暇顧及老人;沒有親戚,或很少來往,好友分散各處不再聯絡。大部分人選擇孤獨生活的原因都是“怕麻煩別人”。在我國,子女離開家鄉去一二線城市打拼,留下老人,還有那數量龐大的留守兒童群體。這個時代讓獨自生活理所當然,網際網路也讓獨自生活更加便利。年輕人平日刷手機,到了飯點叫外賣,需要日用品APP下單送貨上門,這些場景是否熟悉?如今很少像曾經的大家族生活在一起,現在更多的是小家庭模式。我們中國人向來在乎親情血緣。過節時的問候和祝福,都代表著我們心中的情誼。

職場是每個人避不開的話題,大部分人要生存總要進入職場,儘管職業千差萬別,可是選擇了一種職業,就選擇了一種生活方式,也就有了這種職業所對應的圈子。《無緣社會》中採訪這樣一些人,由於年輕時醉心於工作,忽視了家庭,和妻子兒女的關係也逐漸疏遠,最後選擇離婚。因為沉迷工作,卻失去了至親的人,這是多麼可悲。因為企業業績差或年齡大被裁員,還有些因為育兒,身體健康,退休等等原因離開職場,與之前的同事漸漸失去聯絡,如果不幸又遇到家庭的變故,妻離子散,只能淒涼的獨自生活。這些場景在中國也不罕見。很多人為工作忙得焦頭爛額,有人描述普通的打工人為“格子間一張張模糊的臉“,在職場充當一顆螺絲釘,無需創意,不要個性,日復一日重複的工作抹殺了多少人的靈氣和激情。被KPI, 九九六逼迫的打工族,又有多少機會和同事們深入交流?本來便不夠深入的職場緣在辭職失業退休後,取而代之的是斷送了與外界聯絡的紐帶。

日本已步入單身化時代,終身未婚的人數也驟然增加。男性為何未婚,多是因為婚齡時工作不穩定,收入不穩定,比如總是一些臨時崗,自己認為沒有能力結婚或養家,工作頻繁變換,遠離家鄉,長期處於漂泊的狀態。女性呢?片中採訪了一位原是醫院的護士,工作努力,也曾有醫生向她求婚,可是她長期要支撐母親和弟弟的生活,父親去世得早,她是家中頂樑柱,這位女士覺得結婚是拖累了別人,所以拒絕了,後來一直單身到老。在我國女性單身還有一種是高學歷高收入的精英女士,各方面都比較優秀的,適婚年齡要求自然也不低,或者說很挑剔,一直未遇到“有感覺“的那位白馬王子,就在不知不覺中步入中年。極為優秀的女性和最為貧窮的男性成為最易單身的群體。而一旦過了40歲還沒有結婚,對於經濟思想獨立,且自己生活有滋有味的單身來說,婚姻就不是一種必需品了,愛情也成為生活的裝飾品。但不論男女以何種原因單身,沒有配偶子女,很多又在外打拼遠離家鄉。孤獨的人們在生活的道路上如同盲人瞎馬,互相常見的只是摩擦、碰撞,而很少聽到互相體貼、互相鼓舞的片言隻語;終身不婚一族不可避免地迎接孤獨的餘生。

年輕群體中居然也蔓延著“無緣死亡”恐懼,與外界溝通疏解不了內心的孤獨,只能從網路尋求慰藉。現在微信,抖音,知乎,快手等各種社交軟體,吸引年輕人在網路上檢視各種新聞熱點,或是找圈子,在網上可以更加直白的表達心聲觀點,而現實中卻不大知道如何開啟心扉結交朋友戀人。還有年富力強的“家裡蹲”,在25到40歲應當打拼的年齡,卻找不到合意的工作,或是受不了工作的壓力,委屈,一直呆在家中靠父母。他們發揮不了作用,找不到和社會連結的紐帶,內心是壓抑孤寂的,痛苦敏感的。明明對人生有著期許,現實卻不給他們找回信心和希望的契機。之前CCTV的“心理訪談”節目報道了一位畢業後宅家10年不工作、不成家的“家裡蹲”女子,畢業後她換了很多份工作,但每一份都很短暫。跟家人的交流以吵架為主。這類人群,要家庭,本人,社會各方面共同努力,才能有所改變。這也是任重而道遠的事。

《無緣社會》讓人感到壓抑悲哀。那麼如何努力,才能從無緣社會走向有緣社會,NHK的報道絕不僅僅是日本社會面對的問題,世界是地球村,老齡化,少子化,不婚族,無緣死,在每個國家都有著不同程度的發生。中國的傳統文化注重血緣關係,隨著城市化的加快,農村人口逐步往大城市遷移,老年人越來越接近“無緣”,他們是社會中的弱勢群體,年輕人要多關心孝敬父母。對待父母要盡孝,親戚之間也要時常往來。因為忙於工作和奮鬥忽視了家庭的人,要尋求工作生活的平衡,給家庭多些關心與溫暖,拒絕“喪偶式育兒”。關心體諒他人,尊重他人的生活方式。雖然不是所有的相遇都恰到好處,也不是所有的緣分都能善始善終,但是有緣相聚,有緣相識。高爾基在時鐘裡說,只有兩種生活方式:腐爛或燃燒。腐爛或燃燒,全在於我們自己,敞開心扉,才能去擁抱一個嶄新的世界。

16
最新評論
  • 於德慶:做人不要太張揚〈雜文)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喜歡獨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