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文>

1.

點蠟燭、許心願、吹蠟燭、分蛋糕,這好像就是25歲生日這一天做的最恰如其分的一件事。

細細想來,開始讚許不知道是誰發明的“生日”。

賦予每個人每年出生的那一天獨特的儀式感,吃生日蛋糕、許下一年的生日願望、默許改變已經認知了一年的年齡、等待下一年的相同的日子。

聊聊25歲,這是20歲與30歲之間的中間地帶,除了年齡上的認知,除了這一年特別留意到笑起來的眼角紋,熬夜過十二點的廢柴腦、體重秤上不能怠慢的數字,心理上的變化也開始以某種漸變式的方式影響著一年又一日的生活。

想起,不久的放假前和專業同學以及任課老師聚餐,一位已過25歲的男同學在酒意闌珊之時,在飯桌上傾訴,以前覺得關於感情,好像沒有什麼可害怕的;但發現已過25歲這個坎,怕的東西越來越多。

至於怕什麼,想必酒意再濃也無法一下子倒出來。

他問已經過半百的老師,如何看待年齡。

得到回答,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順。

當他二十多歲時,也會像我們一樣,焦慮、緊張,不知道自己該做什麼;到了三十歲,就開始明白自己要做些什麼。

再到四十歲,就開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到了五十,心態就比二十多歲好很多,順其自然地做一些事情,不再像年輕時那樣總有種患得患失的感覺。

2.

其實,過往每年生日好像都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類似某種年齡的焦慮感也從來不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姍姍而至。

但不得不承認,25歲這年,我已然開始有些膽怯自己的年齡,彷彿它就是一紙具有法律以及道德雙重約束效應的文書,無形中暗示並框定著被籤中的人們,應該做些什麼,不應做些什麼。

25歲的我,其實挺害怕陷入這樣的狀態,但仔細想想,不知道是不是因為一直呈階梯式求學的原因,以及刻在骨子裡的執拗,讓我在大眾媒體營造的焦灼的年齡場域中以及實際生活中還不曾感到自己被外在約束住些什麼,或者道德捆綁些什麼。

這些天一直在想,用怎樣的一句話來給25歲這一年的自己做一個還算貼切的總結,心理上的、精神上的以及某種說不出的生活情愫。

“期許活在自己的世界裡”

這樣一句話來形容這一年的自己心理的變化以及情感上的感悟是再合適不過的語句。

3.

以前一直害怕總是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像一個井底之蛙一般,只看見自己視野中的些許天地,卻永遠見不了更廣闊的世界。

因為自己的這種心理,一度總覺得無論做什麼,與別人相比,都是很淺薄的一種存在。越是這樣想,越是像一個溺水的人,極度渴望掙脫這種自我暗示的狀態,結果越反而越陷越深。

那種自卑、怯懦,表面上好像看不出來;但只有自己知道,表面上看似正常的自己,其實內在的能量在一天天被自我蠶食。

已經想不起來,是從什麼時候開始,這種情緒開始徹底消散;以至於到現在,尤其在這一年,我開始堅定地、深信不疑地希望一直活在自我構築的世界裡。

不再期待用力成為誰的誰,也不再過度討好誰誰誰,更不願為了誰而改變自己。

接納自己的不完美,默許自己的任性與孩子氣,一點點耕耘、培育、建築屬於自己的方寸之地。

有志趣相投的朋友、可以相守的伴侶,由汗水、勤勉、信念所構築的理想生活,以及隨著年齡的增長,願意在年復一年的閱歷中,去探索、延伸、拓展方寸之地更大的邊界,但永遠也不放棄在大千世界中所應該保持的邊界感。

4.

腦海記憶猶新的一個電影場面,是《海上鋼琴師》中的男主想要結束二十幾年的海上生活,到更廣闊的陸地去。在從甲板上下來的那幾分鐘,他放棄了這樣的想法。

他說:“連綿不絕的城市,什麼都有,除了盡頭,沒有盡頭。我看不見城市的盡頭,我需要看見城市的盡頭。”

對於他而言,自己的世界就是從船頭到船尾,是可掌控的;即使是一直彈奏的鋼琴,也是由88個鍵盤組成的,在這有限的音符裡可以奏出無限美妙的音樂。

現在再想想,其實說的就是實實在在的生活。

這個世界的誘惑很多,數以千計的工作、數以億計的男男女女、數以萬種不止的生活。

因為沒有止境,或者說,因為無可計數,生活在這個世界的人們,在作為單一的個體時,總期待遇見下一個,下一個。

“下一個”不僅僅是“下一個”,而是代表更好,更優。

這樣對無限的追逐,使一些人失去了去沉思、去補救、去解決的能力,而不斷沉湎於無限未知的下一個。

工作如此、感情如此、人際如此。

很多人不再相信“破鏡重圓”可以造就的奇蹟,企望於一個又一個永遠不用收拾殘局的新的開始。

在這種過度快餐式的生活節奏中,播種、培育、等待、收穫這樣一個如四季物種般迴圈的人之生態被破壞、顛覆、解構、

不再相信什麼,很難堅守些什麼,甚至認認真真去承諾些什麼。

5.

25歲這一年,開始一點點解構曾經不加思索或者難得思索所接受、默許的一些價值觀。

不準備做某種無謂的質疑,而是批判地去看待、審視、判斷其在自我期許之地裡的採納值。

該捨棄的,毫不猶豫地捨棄;該留下的,倍加珍惜的對待。

知曉二十五的生命尺度,有太多太多東西已經潛隱為生命的基本底色。不可能真的如白紙一般,一一重塑,但也慶幸,25歲,還是一個不太遲晚的年紀

25歲,不再期許用力成為誰的誰。

作者介紹:芃芃,研二在讀。專科生起步,經歷過自卑、迷茫與無助。堅持、勤奮、信念,讓我一步步邁向從專科到本科再到研究生的的階梯。未來很長,拼命前行。

14
最新評論
  • 於德慶:做人不要太張揚〈雜文)
  • 凋謝的花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