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譚#中這樣說道:
好醜心太明,則物不契,賢愚心太明,則人不親。
士君子須是內精明而外渾厚,使好醜兩得其平,賢愚共受其益,才是生的德量。
對必須要做的事情,不要去計較它是容易做還是很難做,反正都是該做的事,就好好做它,若是心裡總想著別人都做容易的事,我卻在做困難的事,這樣做事就不會盡心徹底了。
人生,就是來做事的,做事中度過了一生,而不是擺爛消磨中度過一生,把事情做好了,有能力、有信心、心情愉快、身體健康,這是人生光明的樣態。
「好醜心太明,則物不契」,就是對眼前事物的個人好惡太強烈,計較得失,計較利害,沒有好處就不想去做,這樣就不會把所有該做的事情無論如何都做好,而是反而在個人的喜怒上用力,錯失了把事情做好的時機。
以上是待事,以下是待人。
「賢愚心太明,則人不親」,人有智愚賢否、靈巧笨拙之別,聰明的人好共事,愚拙之人難役使,但是,人是來做事的,做事時要待人的,做事是人生前進的目標,待人卻是人生豐富的指標。
就是如何待人,才看出如何做事的,做事固然是人生的目標,但做事是為了人們而做的,做事做的都是人的事,人的事就是要人來做的,做了就是為了人好。
所以,要善待你帶領的團隊裡的人,不論賢愚,都要人盡其才,就是去用他能用的特質部分就好了,做事要讓你的幹部成長,讓你的客戶受益,這才是待人的目的,也是做事的目的。
然後,一旦你做了事情,創造了資源之後,兼善天下人之時,天下人更是智愚賢否、參差不齊,甚至不見得會感激你,但他們所有的人都是你要給予的物件。
因此,對於他人的賢愚之別,也不必在表情上顯示出來,更不要在嘴巴上說了出去,就是給了就好,你有智愚賢不肖的分別之心,人家也會有不肯受祿的傲氣,你的給就出不去了。
所以,「士君子須是內精明而外渾厚,使好醜兩得其平,賢愚共受其益,才是生的德量。」
對事對人看得清清楚楚,不管做什麼事,沒有分別心,不好逸惡勞,不貪功求快,不非一本萬利不可,不求必能事半功倍,事情該怎麼做就怎麼做,但一定辦成事,讓與自己合作的夥伴心安。
不管用什麼人做事,都知道他的能與不能,他能的讓他做,他不能的自己補位,總之事情一定辦好,從而利益所有的人,這樣,人事也就自然處理好了。
什麼是君子?希望社會進步,貢獻自己力量的人。
如果做事挑事、待人挑人,這樣的人做事怎麼稱得上圓滿呢?而又怎能讓社會進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