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文>

時間好像被小偷偷走了似的,轉眼2020年早就結束了,而2021年的進度條已經走過十二分之一。

過去的一年裡,我過得怎麼樣呢?在腦海裡像看電影一樣回顧了一遍,好像因為疫情而過得幸運中又帶了意外的特別:第一次參加公司年會,時隔很久做起了北辰青年的訓練營助教……

當然,去年的我也慢慢得以更心平氣和、更理智地和去思考當下擁有的一切,去思考很多一直沒有太想清楚的工作和選擇問題。

平凡、普通的人啊,已經慢慢地被顛覆了認知和觀念,我越來越相信,每一份成功背後都有不為人知的努力和代價,有正確目標地努力和認真,終有一天會有回報。

在這半年裡,和前輩、朋友的交流,還有工作的過程中產生了一些想法,我整理了在備忘錄寫下的片段,想完整地寫出來,分享給接下來的自己和正在看這篇文章的你:

01

向要看齊的那個人學習

活成自己的太陽 不必藉助誰的光

2月份的時候,我和一位前輩聊天交流的時候,她曾問我一個問題:你身邊有沒有這樣的人,讓你覺得TA是你很想成為的那種模樣?

我仔細想了想,確實有。一個人的閃光點必定是由無數細小的光芒匯聚而成的,所以無論是身邊自己最敬佩最想學習的某個TA,還是自己最喜歡的哪個愛豆明星,TA就像是一面鏡子,照著哪個不完美的自己。就像撒貝南在一檔綜藝節目裡談”追星“這個話題說的那樣:

我們看到了TA身上的優點,因為我們自己覺得TA是完美的。實際上,每個人都是希望自己能夠從TA身上汲取到能量,讓自己也能和TA一樣優秀。

但我們也要記得:“這個世界上,最值得你去愛的人,除了父母,還有你自己。”

要記得好好愛自己啊,自己也要活成自己的太陽。

02

沒有人生來就該當配角

每個人都需要一點野心去活出自我

去年在看《乘風破浪的姐姐》,藍盈瑩和張含韻是我喜歡的幾個姐姐之一。

喜歡藍盈瑩在節目裡說過的”狠話“:“我要幹一行像一行。”

“我就是一個特別具有狼性的人,特別喜歡別人和我說你不行,他只要說我不行,就會燃起我熊熊的鬥志,我一定要行給你看。”

在百花爭豔的姐姐中,藍盈瑩和張含韻的優秀也許並不明顯。如今她們閃亮的站在舞臺上,也正是她們努力的結果啊。

藍盈瑩用自己的實力考上中戲和北京人藝,還經常在微博上分享自己讀書、健身、跳舞、彈尤克里裡。

張含韻用十年的實踐,讀書、進修、遊學,堅持健身,回到大眾視野當中的她,已經能說出一口流利的英語,配音和彈唱讓大家大吃一驚。

其實啊,就算普通到資質平平的我們,也可以在任何領域都有能力和目標,去追求自己熱愛的事物啊。

有野心(或者說有目標感)並不是一件壞事,每個人都渴望能夠成為更好的自己。更重要的是,我們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悄無聲息地改變眼前的一切。

當自己準備放棄一件事的時候,才是堅持的開始。當自己被狠狠誤解的時候,才是證明自己的開始。當自己被這個世界拋棄的時候,才是自我救贖的開始。那些弄不死你的,終將讓你更強大啊。

03

逃避問題

不是遇到挫折的最佳方式

感覺有困難出現的時候,我之前很多時候的第一反應都不是面對,而是迴避。乾點別的,想點別的。而因為這種習慣性的逃避,我似乎錯失了不少難得的機會,甚至害怕面對領導的期待,而在很多本可以做得更好的事情上刻意有所保留,但同時又並非是不在意職業上的發展。

不斷的逃避告訴我,逃避的效果是臨時的、短暫的,它很少能真正解決問題。絕大多數用迴避來應對的問題都不是可以一逃了之的。一時的迴避可能可以給自己帶來暫時的安樂,但它會像夢魘一般一次又一次地侵襲自己,干擾自己的快樂。

所以,“怎麼選都會痛苦,選擇你可以承擔的那一種。”學習忍受讓自己不舒服的想法和感受,學會鼓足勇氣,第一次面對一件始終被自己逃避的事,這樣的話,變好的過程才會被真正開始。

04

學會“輸出倒逼輸入“

不管是學習什麼東西,輸入之後就立馬去輸出,這是一種強迫自己成長的方法,也是我在北辰青年·覆盤訓練營做助教時實踐後的想法。

在訓練營的時候,我需要先學習覆盤的理論知識,到自己動手開始覆盤,再到後來給小夥伴反饋覆盤內容,從輸入到輸出,才會讓我更好get到覆盤技能。

後來發現,還在學生時代的自己,原來也試過輸出倒逼輸入的方法啊,學會了數學課本里的一條定律,就去做相應的習題練手,甚至還教朋友解題;閱讀完一本書,就去寫一篇讀書筆記……

在如今資訊爆炸的時代裡,包括我在內的很多人,都多多少少會感到焦慮,因為總覺得找不到自己能拿得出手的技能。對於個人成長來說,有學習的輸入的同時,還要有輸出,有輸出在倒逼自己輸入,這樣才能加速個人成長速度。

我總結了 輸出倒逼輸入五步法 ,和大家分享一下:

step1 :獲取知識,理解自己要學習的內容。

step2 :複述所獲得知識的主要內容

step3 :用自己的方式以潛意識的形式再次複述所學過的知識。

step4 :透過簡單精煉的語言概括,嘗試將這一知識教給身邊的人。

step5 :透過不斷的實踐來鞏固對知識點的理解。

05

不滿足於盲忙茫的狀態

那就不惜一切代價充電蓄力

不要放低對自己的要求

前幾天有個好朋友和我說,身邊的好多同事學歷比自己高,工作成果完成的比我好,優秀的人比自己還努力,自己好像在這裡一無是處……

因為疫情在家線上辦公,再加上適逢公司架構調整,我才發現,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裡,自己一直處於盲、忙、茫的工作和生活的狀態,盲目又毫無目的的工作,假裝自己很忙,但回過神來發現自己其實忙來忙去的事情,並沒有給自己帶來特別的好,對未來的工作和選擇問題,也苦於迷茫的狀態。

環境對一個人的影響實在是太大了。最怕的是,溫水煮青蛙般的環境,會悄無聲息、不溫不火地消磨自己的意志。

堅持行動和做出改變的決心,是在生活的壓抑裡覺得“我太難了”環境下做出的選擇,也是對抗”之前那個不完美的自己“的第一步。

所以,希望我在未來的每一天裡,在面對偷懶、面對不值得的事情面前,告訴自己:再堅持堅持/嘗試一下,不要因為一時的不值得,讓今天的自己,栽在這等事情上。用抱怨、自我懷疑的時間去改變現狀,制定可行的計劃後做出行動,而不要一直報怨。

還年輕的我們,更重要的是完成吃苦過程中、逼迫自己持續迭代成長的事情,而不是完成以吃苦為目的的事情。剛步入社會的人啊,總是沒有能證明自己優秀的籌碼,所以才會卑微地在崩潰的邊緣試探、徘徊。

如果工作和方向感上遇到瓶頸,那就透過讀書、旅行、上知乎、買課程學習、向同事尋求幫助等等的方式,自己立下一個未來的目標,提升自己,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你總得做個內心對自己有要求的人,才能找回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去改變現狀。”再堅持一下吧,每一次的成果,希望都能比上一次多完成1%,成果能更好一點,N年之後說不定就會感謝那個咬著牙吃苦過來的那個自己。

前幾天在我喜歡的一個博主小姐姐的推文裡看到一句我很喜歡的話:“如果你哪天不想努力了,請別忘了之前努力過的自己吧。”

希望我能繼續勇敢地探索自己的未知領域和這個世界,懷揣著希望去努力,靜待著美好的出現,去做值得做的事情,也要相信自己的未來會金光熠熠的!

10
最新評論
  • 於德慶:做人不要太張揚〈雜文)
  • 春天正悄悄地趕來,滿樹綠葉還會遠嗎?